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項顝V后人,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結局這種東西,常常是要么悲要么喜,鮮有例外。然而這世間又難有一個"絕對",所以有些結局,即便說不上是"悲喜交加",但從不同群體的角度去看,卻還是能夠讀出不一樣的味道。隋朝的結局,便是如此。
熟讀唐詩三百首的我們,對什么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可謂是心馳神往,恨不得親自穿越過去體驗一下。所以對很多后人而言,隋朝滅亡了,昏庸的隋煬帝下臺了,這個結局自然是來得及時,來得順心。
可是,隋煬帝不再為帝,確實也是另一些人噩夢的開端。從楊廣失勢到天下正式更名姓"李"的兩年間,三位隋朝皇族子弟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晚年的隋煬帝,是完完全全配得上自己"昏君"的稱號的。而他得到的不僅是民間的怨聲載道的,還有群臣的不滿,甚至對立。隋大業(yè)十二年(616),隋煬帝不管眾人愿不愿意,皆一紙令下,讓他們跟隨自己前往丹陽(今江蘇南京),以為正式遷都于此做準備。
結果連隋煬帝自己都沒想到,在局勢的推動之下,丹陽竟然成了自己的葬身之所。就在楊廣動身從洛陽前往丹陽幾個月后,洛陽便被起兵的瓦崗軍圍了個嚴實。
次年年底,"后起之秀"李淵直接殺進了都城大興城,并擁立了隋煬帝的孫子楊侑為新帝,是為隋恭帝。而還在南方沉醉于聲色犬馬的隋煬帝呢,則被大興城內的眾人單方面"尊為"太上皇。
北方得勢的李家有了這么個大不敬的大動作,還圍繞在隋煬帝身邊的有心人便按捺不住了。大業(yè)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在一群武將的策動下絞殺了隋煬帝,擁立隋煬帝的侄子楊浩即位。
而隋煬帝的另一位孫子楊侗,在隋煬帝遇害之后,在東都洛陽被元文都、皇甫無逸等人推舉為帝,即皇泰主(又稱"皇泰帝")。所以一時之間,天下沒了個隋煬帝,卻有了三個隋煬帝的血親在各地做起了皇帝。
只是,這三位皇帝遠沒有隋煬帝當初的威風。他們都是被各地的群雄推上皇位的。于天下而言,他們三人不過是傀儡,只有乖乖聽話的份。楊浩本是隋朝秦孝王的嫡子,身份高貴。但在他幼年時,他的母親崔氏卻毒殺了自己的丈夫秦孝王,被隋文帝下詔處死,楊浩也受到牽連。而在隋煬帝當政期間,他又因"以諸侯交通內臣(即宇文家)"被彈劾,以致被罷官。
大業(yè)十四年(618),宇文化及在弒君之初準備扶持隋朝宗室蜀王楊秀為新帝,但沒能得到眾人的支持,反倒逼得他們將蜀王楊秀、齊王楊暕、燕王楊倓和他們的親屬殺了個干凈。而楊浩,因為與宇文家有交情,不但保住了一命,還成了最終的傀儡皇帝人選。只可惜最后宇文化及失勢,楊浩這顆棋子還是做了亡隋的陪葬。
而在洛陽與楊浩"叫板"的楊侗,雖然有不少舊臣的支持,也招降了李密,但還是成了王世充的提線木偶?;侍┒?619)四月,王世充的朋黨開始勸楊侗禪位給王世充,但向來待人寬厚的楊侗卻堅決地拒絕了這個提議??筛觳矓Q不過大腿,王世充終究還是拿走了皇位。
而楊侗,從傀儡皇帝徹底成了王世充的囚徒,在兩個月后被王世充殺害。
而剩下的楊侑,在李淵手里也不好過。楊侑自幼便聰慧,氣度非凡,所以當李淵將他當做傀儡皇帝之后,他也不愿楊家的天下真的就此名換姓。但李淵還擺出一副尊重他的模樣,不是因為李淵真的不想奪得天下,而是他覺得時機還不夠成熟罷了。所以當時十三歲的楊侑,其實也沒有等到多久,在為帝177天之后就被信心滿滿地李淵拉下了皇位,成了都城之內一個頂著"酅國公"名號的無所事事的"閑人"。
不過和楊浩和、侗相比,楊侑最后的結局要更體面一些。武德二年(619),也就是楊侑禪讓一年后,都城傳出楊侑病逝的消息,其族子楊行基繼承了爵位。雖然也有傳聞說楊侑是被李淵殺害的,但與楊浩和楊侗相比,楊侑這個傀儡皇帝終究還是更像個"末代皇帝"。
在我們很多人的眼中,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都是隋煬帝,楊侗、楊浩和楊侑的名字鮮少被提及。確實,他們與其他的隋朝宗室一樣,被卷入隋末的動蕩,作了時代交替的"潤滑劑"。"無名",是他們的結局,是他們的悲哀,也是隋朝凋零的一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33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