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上下5000年歷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學時期只能在課本中獲得有限的歷史知識,實際上,歷史是一個廣闊無邊的海洋,里面蘊含著無限的故事和奇聞異事。今天,我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關于唐朝才女薛濤孤獨終老原因有哪些的歷史內容,來探索這個海洋中的一部分歷史。
當薛濤于768年出生于長安時,當時的"詩圣"杜甫已經接近去世(杜甫于770年病逝),這也標志著唐朝的興盛走向了下坡路,唐詩也由盛唐逐漸進入中唐階段。然而,正當薛濤家族想要過上平靜的生活時,"安史之亂"的爆發(fā)打破了他們的平靜。薛鄖被調往成都擔任官職后不久,便患上了重病,無論醫(yī)治如何,最終在薛濤14歲的那年去世。薛濤頓時從家庭明珠變成了孤兒寡母,無依無靠。
14歲的天才少女本應享受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花季時光,然而命運玩弄人,薛濤被迫承擔起沉重的生活責任。面對家境的突變,她必須勤勞地謀生。然而,她并未放棄對文學的熱愛。她借助自己的才華,以詩詞熠熠閃耀的方式表達內心的哀愁和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薛濤的才華很快引起了文壇的關注,她以其獨特的詩風和感人的詩句成為當時的知名女詩人。她的詩作多涉及家國河山、親情友情和人生哲理,表達了她對生活的痛苦與對理想的追求。薛濤的作品充滿了獨特的韻律和深邃的意境,引人入勝。
然而薛濤的情感世界同樣也充滿了傳奇。她與相愛多年的情人李陵閣長期分隔兩地,但他們的愛情如一汪清澈的泉水,在歲月的流轉中始終未曾消散。薛濤在詩中傾吐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她用文字訴說著自己的心聲,與李陵閣形成了一段佳話,流傳至今。
然而薛濤的人生軌跡并不順遂。雖然在文學上享有盛名,但她遭遇了諸多磨難和悲劇。除了失去了親人和情人外,她在世間承受了許多痛苦和挫折。最終,她于832年去世,結束了她短暫而不平凡的一生。
薛濤的一生宛如那明媚的曇花,短暫而絢熱,又黯然凋落。她的文學成就和不幸的人生遭遇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她的詩詞仍然在人們心中流傳。薛濤的存在,讓人們深感惋惜,她的才情和堅韌不拔的生活態(tài)度將在歷史長河中永遠閃耀。
“安史之亂”打破了薛家的生活平靜,薛鄖被調到成都做官后不久,生了一場大病,醫(yī)治無效,在薛濤14歲那年去世了,薛濤一下子從掌上明珠成為無依無靠的孤兒寡母。14歲的天才少女,本該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花季,但命運作弄人,從此,薛濤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擔。
豆蔻年華的她,在公元785年,加入了載著官方編制的樂籍,成為一名政府批準有營業(yè)執(zhí)照的樂伎。在男人的世界里,薛濤憑借自己的姿色和才藝討生活,逐漸積累了名氣和人脈關系,成為了一名四川上流社會的交際花。
唐德宗貞元(785年)間,薛濤17歲,己出落得婷婷玉立,美貌如仙。這年,她遇上了生命中的"貴人"韋皋(公元746~805)。韋皋是中唐時的一代名臣、詩人、中書令,一生充滿傳奇。
韋皋年紀輕輕就執(zhí)掌帥印,戰(zhàn)功赫赫,現(xiàn)又到四川任封疆大吏,威武又多情,喜歡附庸風雅,慕薛濤的名氣和才氣,很快就把薛濤召到府上"包養(yǎng)"起來,令其賦詩陪酒,成為其府上的交際花。在第一次酒宴中,韋皋想面試一下她,讓薛濤即席賦詩,薛濤拿過紙筆,提筆而就著名的詩作《謁巫山廟》.
薜濤母女倆靠著父親遺留下來的一點財產,艱難度日,在那樣的封建社會,男人讀了書可以入仕做官,可女人就沒有這個機會了。雖然薜濤做得一手好詩,只能在達官顯貴家中,在大官顯貴飲酒時,就給人家賦幾首詩,供人家享受。
十五六歲的薜濤被生活所迫成為韋皋幕下最年輕的樂伎,登記于樂籍。她的詩才很受當時的一些文人學士的喜愛,雖然走非常艱苦樂籍生活,實際就是要培主人吃喝玩樂,幾經波折,后來韋皋取消了她的樂籍,恢復了自由之身。節(jié)度使看中了她的詩才,就請薜濤當校書郎,過上好日子了。
據(jù)史料記載,薜濤與二十多位詩人有唱酬贈答詩歌。其中有白居易、元稹、劉禹錫、王建、杜牧等人與薜濤的唱和詩流傳下來。元稹曾同薜濤有過一段時間的戀情,是姐弟戀,元稹十分傾慕薜濤,她們短暫結合三,四個月,元稹調到洛陽,他們就分手了,以后就再也沒有相聚了。元稹是花花公子,后來跟多名年輕貌美的女子鬼混,薜濤徹底失望了,與其它的人也是露水夫妻,最后也沒有結婚了。悲傷的過完一生。
這場姐弟戀如夏日的風,來勢兇猛。薛濤雖比元稹大11歲,那又怎么樣?她不再是那個很颯的女神,像個小女子,柔情似水,第二天滿懷真情寫了首《池上雙鳥》。元稹點燃了她,給了她不同以往的體驗。
但元稹不一樣。他讓她怦然心動,他們心有靈犀。所以,薛濤如老房子著火一樣,熱烈而執(zhí)著。在那個甜蜜的季節(jié)里,她和元稹在月下飲酒作詩;兩人泛舟江上,微風吹拂面頰;漫步于田間,元稹拿了一朵花插在她鬢間;他們還結伴登上青川之頂,腳下是一馬平川。
這年7月,元稹調動去洛陽。分手時,元稹說:“以后多聯(lián)系!”他沒有食言,很快給她寄來情書。熟悉的字跡,熱辣辣的情話,薛濤喜極而泣。
她無意中發(fā)明了一種“薛濤箋”。浣花溪人精通造紙,但紙張多數(shù)比較大,不方便作小詩。薛濤自學造紙,把木芙蓉的皮拿來做原料,加入芙蓉花汁液,制成紅色小彩箋。這種信箋用于表達愛慕相思之情,真是極妙的。
可惜再多的心思喚不回元郎。元稹或許想過來看看薛濤或者娶她回家,但都沒能兌現(xiàn)。有一次,元稹去看薛濤的路上偶遇才女劉采春,就迫不及待開始另一段感情。
當塵埃落定,薛濤沒有“失戀33天”,沒有尋死覓活,反而很淡定地接受了。只是她不再穿心愛的紅裙,換一襲灰色的道袍。佇立在錦江邊上,往事像一幕幕電影,在眼前浮現(xiàn)。
盛夏,家中梧桐樹綠意濃濃,父親薛鄖雅興大發(fā),吟道:“庭除一古桐,聳干入云中?!蹦盍祟^兩句卻接不下去,薛濤隨口道:“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薄?/p>
看著女兒一襲紅紗裙,活潑可愛,薛鄖又喜又憂,女兒的天分高,日后一定前途無量??伤幸唤z不安,女兒的詩里有風塵的味道,你看看,“南北鳥”、“往來風”,不是好兆頭啊。薛鄖沒有料到,自己竟一語成讖,女兒真的成為藝妓,落入風塵。
有時候,開始就是結局。后來,薛濤離開繁華的浣花溪,用“薛濤箋”賺來的錢,在碧雞坊筑起一座樓,終身未嫁。
但是對于薛濤這位清奇的女子來說,這個選擇,不一定就不是最好的,什么樣的結果終究是最合適自己的才是真的。
在本文中,我們已經介紹了唐朝才女薛濤孤獨終老原因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如果你想要鉆研更多的歷史相關內容,我們推薦你關注。在上面你可以找到詳盡的歷史知識和有趣的歷史故事,讓你更好地理解過去,開闊視野,以及深化你對歷史的理解和認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366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