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唯一沒有中斷過的國家,歷史是非常悠久的,這其中的歷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關于三國張仲生平解讀這一內(nèi)容。
歷史記錄中關于張仲的資料非常有限,我們只能從零散的幾處記載中了解到一些信息。他來自豫州潁川郡,這個地方當時是潁川氏族的發(fā)祥地。如今,潁川郡所在地是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區(qū),因此張仲的命運也與官場密不可分。
張仲成年后擔任了潁川郡的五官掾,主要負責管理當?shù)氐拇呵锛漓牖顒?。如果其他職位出現(xiàn)空缺,他就必須頂上去充任,這意味著他沒有一個固定的職位,有些像備胎的角色。直到后來太守陰修推薦他,他才正式得到一個穩(wěn)定的職位,經(jīng)歷了相當坎坷的命運。
盡管張仲在史書中的記載有限,但我們可以從他的職位變遷中窺見他身世的起伏。這或許也反映了當時官場競爭激烈,個人才干和機遇缺一不可的現(xiàn)實。
不過盡管張仲在歷史上的資料有限,但他卻能引發(fā)我們對那個時代的思考。當時的東漢末年正值動蕩不安,社會動蕩、戰(zhàn)亂頻繁發(fā)生,人們的命運多少都受到了波及。張仲在這個時代掙扎求生存,也許正是那個時代變遷的一個縮影。
無論是身處歷史的某位張仲,還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命運。這些故事和命運或許不能被完全記錄,但它們是構成歷史和現(xiàn)實的一部分,值得我們?nèi)ニ伎己吞綄ぁ?/p>
在張仲成年之后就做了潁川郡的五官掾,主要管當?shù)氐拇呵锛漓牖顒?,如果其他職位空缺的話,他就得上位補,所以并無固定的職位,有點備胎的意思,再到后來因為太守陰修舉薦他才正式轉正的,所以他的命運也算很坎坷了。
其實張仲雖然不怎么出名吧,但是這個人真的不簡單,他從小就展現(xiàn)出了非常驚人的文學實力,但是就是出生在亂世,當是有人讓人他跟隨袁紹,但是他拒絕了,他也不想做官,只想好好的為老百姓做點實事,所以就有點仕途坎坷啊,所以這樣的人是值得敬佩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的關于三國張仲生平解讀全部內(nèi)容了,如果您是歷史愛好者,并且渴望更多了解歷史相關的內(nèi)容,我們強烈建議您加入我們這個名為的社區(qū)。在這里,您將會得到海量歷史知識參考,深度解讀歷史事件,以及更加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探索。
辛棄疾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
漢中開漢業(yè),問此地,是耶非?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zhàn)東歸。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
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更草草離筵,匆匆去路,愁滿旌旗。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
【譯文及注釋】
漢中是漢朝開創(chuàng)帝業(yè)的地方,問:這個地方是否就是當時的漢中?想當年攻占三秦土地,高祖劉邦乘勝東進,去爭奪天下與項羽一決雌雄。追回逃跑的韓信拜他為大將這樣尊重人才的事,現(xiàn)在難以見到,只有那滿眼破碎的山河令人淚下沾衣。落日中,任憑西方金人侵擾不止,秋天朝廷邊塞的戰(zhàn)馬白白地體壯膘肥。
您就像那得了書的張良可以成為帝王的老師,如今去西方興元不過是小試身手。我備下這簡單的餞行酒,你就要匆忙上路,儀仗隊里的旌旗飄滿了離愁。你想念我的時候,回頭看,秋江上天光水影征雁啁啾次第飛。怎么能夠讓車輪長出四只角把行人強留,禁不起相思別恨衣帶漸寬人漸瘦。
1、漢中開漢業(yè):指劉邦以漢中為基礎,開創(chuàng)了漢王朝的帝業(yè)。
2、劍指三秦:指劉邦占領關中事三秦I即雍、塞、翟三國地?!稘h書高帝紀》:(韓信)因陳羽可圖、三秦易并之計,漢王大悅,遂聽信策,部署諸將。五月,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雍王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漢王遂定雍地。秋八月,塞王欣、翟王翳皆降漢。
3、追亡事:指蕭何追韓信?!妒酚浕搓幒盍袀鳌罚盒艛?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shù)十人,信度何等已數(shù)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上復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shù),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
4、今不見:諷刺南宋統(tǒng)治者不重用抗金愛國人才。
5、山川滿目淚沾衣:初唐詩人李嶠《汾陰行》詩: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祗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
6、胡塵:金人的軍馬揚起的塵土。
7、西風:秋風。塞馬:邊馬。
8、一編書:《史記留候世家》: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后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9、小試:略試才能。征西:指西去帥興元。
10、草草離筵(yn):杯盤草草,表示酒席不豐盛。
11、旌(jīng)旗:指張仲固的隨行儀仗。
12、江涵秋影雁初飛:語出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涵:沉浸。
13、車輪四角:陸龜蒙《古意》: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棲托。愿得雙車輪,一夜生四角。盼望車子開不動把行人留下來的意思。
14、帶減腰圍:因為思念友人,身體逐漸消瘦,腰圍漸細,衣帶日寬?!豆旁姟废嗳ト找赃h,衣帶日以緩之意。
【賞析】
張仲固名堅,鎮(zhèn)江人,于公元1180年(宋孝宗淳熙七年)秋受命知興元府(治所在今陜西漢中)兼利州東路安撫使,當時作者任知潭州(今湖南長沙)兼荊湖南路安撫使,雖已接受改任知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兼江南西路安撫使之命,但尚未赴任。此詞是在張仲固卸江西轉運判官任后,取道湖南赴任時,作者設宴相送席間作的。
作者一生致力于光復故土,洗血民族恥辱。因他餞送的人要去漢中,而從漢中到關中的地區(qū),正是李綱等人主張建立行都,出擊金軍之地,作者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漢朝基業(yè)的建立,正是從這里開始的,就以漢中開漢業(yè),問此地,是耶非?為此詞的起筆。接著追憶了劉邦當年從漢中率軍出發(fā),直指關中,把踞守關中的秦的三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相繼擊潰的往事。那是多么高明的戰(zhàn)略決策,多么令人羨慕的戰(zhàn)果,而那又全都是多謀善戰(zhàn)的漢初三杰的貢獻。無奈追亡事,今不見即便有韓信那樣的戰(zhàn)將,也不可能為時所用,以致出現(xiàn)了文恬武嬉、萎靡不振的局面。綠水青山,枉自如故;壯志難酬,宏才不展。南宋政府養(yǎng)那么多兵馬,卻經(jīng)常使敵騎猶如入無人之境,恣意馳騁,那怎能不長使英雄淚滿襟呢!
因被餞送者為張姓,故下闋用張良受書為帝王師的故事,贊頌張仲固這次出帥興元,只是小試其才。此下全部轉入抒發(fā)離別之情。其中需要稍加解釋的是:當作者餞別張仲固時,他本人也已奉調(diào)江西并即將赴任。當張仲固抵達任所,回首思念餞送者時,他已到了襟三江而帶五湖的南昌故郡了,所以有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之句。車輪四角是化用了陸龜蒙《古意》詩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棲托。愿得雙車輪,一夜生四角的句意,表明作者也幻想車輪在一夜之間能生出四角,使張仲固無法即刻乘車離去,而再住幾時,但這又怎么可能呢!滿懷離愁,無法消解,離別之后又因為想念而致使身體消瘦,帶減腰圍了。
木蘭花慢·中秋
洪皓 木蘭花慢中秋
屬三秋正半,暮云斂、月舒圓。誤警鶴鳴皋,棲烏繞樹,魑魅驚旋。尋常對三五夜,縱清光、皎潔未精妍。須是風高氣爽,一輪絕后光前。
無偏。故國迢迢,千萬里、共嬋娟。但陟屺瞻馳,高樓念遠,寧不凄然。天涯更新雁過,□哀嗷、出塞影聯(lián)翩??召买}人嘆羨,向隅耿耿無眠。
辛棄疾 木蘭花慢
《木蘭花慢》
作者:辛棄疾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
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jīng)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br> 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注釋:
1、將旦:天色將曉?!短靻枴罚撼~篇名,屈原所作。作者向天提出種種奇問,作品由一百七十多個問題組成,或自然,或社會,涉及面極廣,表現(xiàn)出作者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唐,更有柳宗元作《天對》,對《天問》之問逐一作答。辛詞仿《天問》體,在詞中一氣提出九問。此詞詠月,卓有創(chuàng)新:一,前此有待月詩,而無送月詩。二,引《天問》體入詞。三,《天問》問月僅二,辛詞不僅九問,且詞人想象,直悟月輪繞地球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王國維《人間詞話》)。四,善想象,富描繪,豐美瑰麗,把對天宇的探索和神話傳說熔為一爐,而又自出新境。此亦前之未有,故彌足珍貴。
2、可憐兩句:一問。天色將曉,月亮悠悠西行,將行向何處?可憐:可愛。言中秋之月團圓皎潔,惹人生愛。
3、是別有三句:二問。難道西天極處別有人間,月從這邊冉冉西落,又從那邊人間緩緩東升?光影:指月亮。
4、是天外三句:三問。太空浩渺,月亮運行是否憑借浩蕩秋風?空汗漫:空虛莫測,廣大無際。
5、飛鏡句:四問。月亮如飛鏡無根,是誰用繩索將它懸系太空?李白《擬古》:長繩難系日。
6、?娥句:五問。月中嫦娥千秋不嫁,又是誰殷勤將她留下??(hng橫)娥:即月里嫦娥。據(jù)神話傳說,她偷食丈夫后羿的仙藥,乘風奔月,從此永居月宮。
7、謂經(jīng)兩句:六問。聽說月亮西經(jīng)海底而重返于人間東方,究竟是真是假。問無由:無從查詢。恍惚:謂此說迷離恍惚,不可捉摸。
8、怕萬里三句:七問。謂上說如真,則月亮行經(jīng)海底時,月中的玉殿瓊樓怎不為恣意縱橫的萬里長鯨沖破撞壞?玉殿瓊樓:神話傳說謂月中自有瓊樓玉宇爛然(《拾遺記》),故俗稱月宮。
9、蝦蟆兩句:八問。倘言月中蝦蟆自會游水,則玉兔何以能在水中自由沉???按:神話傳說謂月中宮中有金蟾戲水,白兔搗藥。故堪:固然能夠。
10、若道兩句:九問。如說月亮一切安然無恙,則何以一輪圓月漸漸變作一彎銀鉤?按:此指月亮的盈虧圓缺變化。無恙(yng樣):完好無損。
賞析: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詠月詩不可勝計,詠月詞也多得不可勝數(shù)。但是,真正能千古流傳,膾炙人口的,卻并不很多,如蘇東坡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而辛棄疾的這首仿屈原《天問》體的《木蘭花慢》詞,由于它打破了歷來詠月的成規(guī),發(fā)前人之所未發(fā),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的創(chuàng)新精神,而別具一格,成為千古絕唱。
戰(zhàn)國時代,楚國大詩人屈原曾寫過一篇《天問》,全篇是對天質(zhì)問,一連問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辛棄疾使用《天問》體,而創(chuàng)作的這首《木蘭花慢》,構思新穎,想象奇瑰,與一般寫悲歡離合的詞人不同,他不思鄉(xiāng),不懷人,不吊古,而是緊緊抓住黎明前的剎那時間,象偉大詩人屈原那樣,馳騁想象的翅膀,連珠炮似的對月發(fā)出一個個疑問,把有關月亮的一些優(yōu)美神話傳說和生動比喻交織成一幅形象完美的絢麗圖畫,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請看他那妙趣橫生的發(fā)問是:今晚的月亮是多么可愛,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里去呢?接著又問:是另外還有一個人間,那邊剛好看到你升起在東頭呢?還是在那天外廣闊的宇宙,空無所有,只有浩浩長風把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它象一面飛入天空的寶鏡,卻不會掉下來,難道是誰用一根無形的長繩把它系住了嗎?這些問題,問得異想天開,而又饒有興味。傳說后羿請不死藥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以奔月,離開人間而獨居于廣寒宮。于是,作者又發(fā)問:月宮里的嫦娥直到如今沒有出嫁,不知又是誰把她留住了呢?聽說月亮游過海底,可又無從查問根由,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發(fā)愁。我怕大海中萬里長鯨橫沖直撞,會觸破月宮的玉殿瓊樓。月從海底經(jīng)過,會水的蝦蟆不用擔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學會游泳呢?如果這一切都安然無恙,那么,又為何逐漸變成彎鉤模樣?詞人這一連串的發(fā)問,把我們帶入了富于浪漫色彩的神話世界,想象新奇,幽默而又嫵媚,問得奇,問得妙。
當然,稼軒寫這首詞不只是馳騁藝術才思而已,其中也有著作者對客觀自然現(xiàn)象的深入觀察,作出了大膽的猜測。在詩詞中,向月亮發(fā)問,前已有之,不算什么發(fā)明創(chuàng)造。如李白的青天有月幾時來,我今停杯一問之,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等,然而,這首詞中所提出的一些疑問,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現(xiàn)象的大膽猜測,卻是前人所不及的。月亮繞地球旋轉這個科學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曾引起天文學界的革命。而在哥白尼前三、四百年,宋代詞人辛棄疾在觀察月升月落的天象時,已經(jīng)隱約猜測到這種自然現(xiàn)象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稼軒中秋飲酒達旦,用《天問》體作《木蘭花慢》以送月曰: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詞人想象,直悟月輪繞地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在宋代詞人中,辛棄疾一向被推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所謂豪,就是豪縱跌宕,橫絕古今;所謂放,就是雄放恣肆,別開天地。辛棄疾的詞,的確達了這種境界。他這首用《天問》體寫詞,通篇設問,一問到底,這在宋詞中是一創(chuàng)格,表現(xiàn)出作者大膽創(chuàng)新、不拘一格的藝術氣魄。它打破了詞的上下片的界限,一口氣對月發(fā)出一連串的疑問。詞的用韻也完全適應豪縱激宕的感情,讀起來一氣貫注,勢如破竹。并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詞,使詞這種形式更能揮灑自如地表現(xiàn)思想感情,給作品帶來不可羈勒的磅礴氣勢。并且,這首詞還有其另外一層含義,即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思。在這首詞中,作者以皎潔的圓月象征大宋江山,而對它的命運憂心忡忡,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強烈地透露出作者對誤國誤民的奸邪勢力的憎惡之情,表達了他對南宋朝廷命運和前途的深深憂慮,寓意深刻。
辛棄疾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作者:辛棄疾
老來情味減,
對別酒,
怯流年。
況屈指中秋,
十分好月,
不照人圓。
無情水都不管,
共西風只管送歸船。
秋晚莼鱸江上,
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
便好去朝天,
玉殿正思賢。
想夜半承明,
留教視草,
卻遣籌邊。
長安,
故人問我,
道愁腸殢酒只依然。
目斷秋霄落雁,
醉來時響空弦。
注釋:
1、范倅:即范昂,滁州(今安徽滁縣)通判。倅,副職。
2、莼:指莼菜羹。
3、鱸:指鱸魚膾。
4、兒女:有二義,一指青年男女。一指兒子和女兒。此處當指作者。
5、朝天:指朝見天子。
6、玉殿:皇宮寶殿。
7、夜半承明:漢有承明廬,為朝官值宿之處。源自李商隱《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8、視草:為皇帝起草制詔。
9、籌邊:籌劃邊防軍務。
10、殢酒:困酒。
翻譯:
我感到人生衰老,早年的情懷、趣味全減,
面對著送別酒,怯懼年華流變。
何況屈指指計算中秋佳節(jié)將至,
那一輪美好的圓月,偏不照人的團圓。
無情的流水全不管離人的眷戀,
與西風推波助瀾,只管將歸舟送歸。
祝愿你在這晚秋的江面,
能將莼菜羹、鱸魚膾品嘗,
回家后懷兒女團取在夜深的燈前。
趁旅途的征衫未換,正好去朝見天子,
而今朝廷正思賢訪賢。
料想在深夜的承明廬,
正留下來教你檢視翰林院草擬的文件,
還派遣籌劃邊防軍備。
說都故友倘若問到我,
只說我依然是愁腸滿腹借酒澆愁愁難遣。
遙望秋天的云霄里一只落雁消逝不見,
我沉醉中聽到有誰奏響了空弦!
賞析:
作者是懷著深重的憂慮和一腔悲憤寫這首詞的。上片即景懷古,借古人寄懷。千古江山依舊,卻無處覓求像孫仲謀一流英雄豪杰,昔日繁華的歌舞臺榭,英雄的業(yè)績風流,總被歷史的風雨吹得化為烏有,一抹斜陽映著叢密的草樹,平常的街巷,人們說劉裕曾在這里寄住。雨打風吹、斜陽草樹,滄桑感喟,吊古幽思,貫注行間。想當年三句,鏡頭由歷史陳跡轉向蓋世英雄。健筆勾勒,生氣虎虎,與南宋萎靡怯懦,反差極大。呼喚英才,正為濟世而圖功。下片以古鑒今,折轉到現(xiàn)實,表達自己獻身恢復雄心。元嘉年間劉義隆草草出兵北伐中原,夢想在狼居胥山封壇祭天,作為全勝的紀念,卻不料只落得驚慌敗北狼狽逃竄。先引述劉宋北伐教訓,提醒當局審慎籌劃。次追憶當年抗金往事,揚州路上烽火殺敵的情景歷歷在目,以此激勵人們挽時艱,再顧望淮北平靜氣象,而今侵略中原的拓跋燾祠廟香火盛燒,一片神鴉鳴噪,社鼓喧鬧,暗示倡導恢復勢在必行。最后借廉頗自況,抒發(fā)未能實現(xiàn)抱負的感慨,當時作者已66歲高齡了,南歸也已四十三年,可朝廷昏庸,王佐無人,不是和議投降,就是輕敵誤國,國事糜爛,金甌殘缺,自己壯志難酬而老無為,怎不令人悲憤。詞由懷古到議今,所有史事無不扣緊京口,關聯(lián)現(xiàn)實,用事雖多,熔裁有方,渾然一體。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原文:漢中開漢業(yè),問此地、是耶非。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zhàn)東歸。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 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更草草離筵,匆匆去路,愁滿旌旗。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翻譯及注釋 翻譯 漢中是漢朝開創(chuàng)帝業(yè)的地方,問:這個地方是否就是當時的漢中?想當年攻占三秦土地,高祖劉邦乘勝東進,去爭奪天下與項羽一決雌雄。追回逃跑的韓信拜他為大將這樣尊重人才的事,現(xiàn)在難以見到,只有那滿眼破碎的山河令人淚下沾衣。落日中,任憑西方金人侵擾不止,秋天朝廷邊塞的戰(zhàn)馬白白地體壯膘肥。您就像那得了書的張良可以成為帝王的老師,如今去西方興元不過是小試身手。我備下這簡單的餞行酒,你就要匆忙上路,儀仗隊里的旌旗飄滿了離愁。你想念我的時候,回頭看,秋江上天光水影征雁啁啾次第飛。怎么能夠讓車輪長出四只角把行人強留,禁不起相思別恨衣帶漸寬人漸瘦。
注釋 1漢中開漢業(yè):指劉邦以漢中為基礎,開創(chuàng)了漢王朝的帝業(yè)。2劍指三秦:指劉邦占領關中事三秦I即雍、塞、翟三國地?!稘h書·高帝紀》:(韓信)因陳羽可圖、三秦易并之計,漢王大悅,遂聽信策,部署諸將。……五月,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雍王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漢王遂定雍地?!锇嗽?,……塞王欣、翟王翳皆降漢。3追亡事:指蕭何追韓信。《史記·淮陰侯列傳》:信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shù)十人,信度何等已數(shù)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股显唬骸溉羲氛哒l?」何曰:「韓信也?!股蠌土R曰:「諸將亡者以十數(shù),公無所追;追信,詐也?!购卧唬骸钢T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4今不見:諷刺 南宋 統(tǒng)治者不重用抗金愛國人才。5山川滿目淚沾衣:初 唐詩 人李嶠《汾陰行》詩:「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祗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胡塵:金人的軍馬揚起的塵土。7西風:秋風。塞馬:邊馬。8一編書:《史記·留候世家》: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钩鲆痪帟?,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后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顾烊?,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9小試:略試才能。征西:指西去帥興元。十草草離筵(yan):杯盤草草,表示酒席不豐盛。⑾旌(jīng)旗:指張仲固的隨行儀仗。⑿江涵秋影雁初飛:語出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购撼两"衍囕喫慕牵宏扆斆伞豆乓狻罚骸妇哪?,妾意正棲托。愿得雙車輪,一夜生四角?!古瓮囎娱_不動把行人留下來的意思。⒁?guī)p腰圍:因為思念友人,身體逐漸消瘦,腰圍漸細,衣帶日寬?!豆旁姟贰赶嗳ト找赃h,衣帶日以緩」之意。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賞析開篇詞人即提到「漢中」,除了因為漢中是張仲固要去的地方之外,還因宋高宗即位之初,李綱等人就主張在此地建立行都,出擊金軍。作者滿懷一腔報國之志,一生都渴望光復故土,洗去被金軍侵略的恥辱,所以一提到漢中,他便自然地聯(lián)想到漢朝基業(yè)的建立?!赶雱χ溉兀醯靡?,一戰(zhàn)東歸。」追憶了劉邦當年從漢中率軍出發(fā),直指關中,把踞守關中的秦的三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相繼擊潰的往事。那是多么高明的戰(zhàn)略決策,多么令人羨慕的戰(zhàn)果,而那又全都是多謀善戰(zhàn)的漢初三杰的貢獻?!缸吠鍪?,今不見」詞人的筆鋒由歷史的回顧轉向眼下的現(xiàn)實。這段歷史趣事和劉邦帝業(yè)聯(lián)系在一起,盡管時移世變,也沒有沖淡人們美好的記憶。然而如今的雄豪意氣何在?這里詞人借用 唐代 李嶠《汾陰行》的詩句:「世事回還不可測。昔時青樓對歌舞,今日黃埃聚荊棘。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借古是為了喻今,當時偏安的朝廷,屈辱求和,國勢日衰,沒有一點振奮作戰(zhàn)的氣象。詞人面對著眼前的剩山殘水,怎能不使他感傷落淚呢!「胡塵未斷」和「塞馬空肥」,既寫出嚴重的民族危機,又抒發(fā)報國無路的悲憤。詞人追憶劉邦充滿榮光的戰(zhàn)斗歷程,無奈如今的朝堂卻是一派文恬武嬉,國勢衰微,萎靡不振。大好河山看似依舊,其實早已被金軍的鐵騎踏遍??粗鴶瞅T在 南宋 的疆土上肆意馳騁,像詞人這般懷有一腔報國之志的血性男兒,又豈能無動于衷。
下闋開頭「一編書是帝王師」,用張良佐漢的故事,與篇首回應。下句「小試」二字微諷。既是「帝王師」,為什么不大用,而只「小試」呢?但又是雙解。小試之后,必有大用?!父莶蓦x筵,匆匆去路,愁滿旌旗」,詞人心中對友人的不舍隨著分別時刻的臨近而越來越深。以「更」字領起,縱筆直抒,沉恨離愁,盡吐紙上,充分揭示出別離時的愁苦心境。「愁滿旌旗」一句,言無知的旌旗也會染上他倆的別愁,寫離情最獨到?!妇嘉?,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作者當時也已經(jīng)接受改任知隆興府,兼江南西路安撫使之命,很快就要去江西赴任。當張仲固抵達漢中,回首思念今日為他踐行的人時,辛棄疾早已離開此地,到達南昌了。「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離別在即,詞人滿腹離愁無法化解,真希望車輪能在一夜之間生出四角,使張仲固因無法離開而多停留幾日,可是這又怎么可能呢?分別之后,思念定會讓作者變得更加消瘦。以上兩句,一句從對方思念自己著筆,以「江涵秋影雁初飛」的成句,寫孤獨的友人望雁寄情之貌,寓情于景;一句從自己思念友人出發(fā),以「車輪四角」寫留別苦情,「帶減腰圍」寫別后相思。
本篇結構頗為緊湊。例如上片只有兩層意思,其問以「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過渡,既感慨再也見不到漢初風云際會,君臣相得的盛況,又痛惜眼前山河分裂、神州陸沉的現(xiàn)狀。這樣,就使懷古與傷今渾然聯(lián)成一體,可以全面地表達詞人熾烈的愛國之情。下片在結構安排上也有相似之處,即從張仲同寫起,以「回首處」二句過渡,接寫作者的愁懷。其次,本篇語言也頗為精練(這包括運用古人的現(xiàn)成詩句)。例如「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原是 唐代 李嶠的詩句,但詞人卻能翻出新意,一掃原詩物是人非、富貴易失的消極情緒,用來描繪愛國志士目睹故國山川、熱淚縱橫的情景,恰到好處,足見作者駕馭語言的高度能力。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創(chuàng)作背景這首詞是孝宗淳熙八年(1181)秋天,作者在江西安撫使任上,為原江西路轉運判官張仲固奉調(diào)興元知府設宴餞行,有感而作此詞。張仲固:張堅字仲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曾官御史中丞、戶部郎中。 詩詞作品: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詩詞作者:【 宋代 】 辛棄疾詩詞歸類: 【豪放】、【宴飲】、【送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367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趙云打敗了哪些三國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