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和珅和嘉慶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和珅他是在乾隆年間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貪官,在許多影視劇中,他這一形象非常的深入人心,同時他也是非常受乾隆所喜愛的一位大臣,所以可以常??匆娝惆樵谇∩磉呑笥?,這明顯就是為了討好皇帝,也就是因為他懂得如何討好皇帝,所以后來,他才會擁有除了皇帝之外權(quán)力最大的一個人。我們都非常了解,在清朝乾隆在位的時候,除了乾隆擁有權(quán)力之外,和珅也掌控著非常大的權(quán)利,但這一切都伴隨著嘉慶皇帝的繼位,漸漸的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轉(zhuǎn)變,最終和珅的結(jié)局就是嘉慶皇帝賜給了他三尺白綾,和珅就這樣結(jié)束了他的命運。
因此就有許多人心中都會產(chǎn)生這樣一個疑問,和珅在當(dāng)時有這么大的權(quán)利,他為什么不早一點來討好嘉慶皇帝呢?如果他要是早點討好嘉慶皇帝,說不定他最終也不會有這樣的悲慘結(jié)局,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解析一下,為什么和珅不討好嘉慶皇帝?
首先,和珅并不知道嘉慶會繼位
在康熙晚年時,因為遲遲沒有立太子,所以就發(fā)生了九子奪嫡的事件,在雍正繼承了皇位之后,他親眼見證了九子奪嫡的場景,也就是因為這樣,他非常害怕自己的兒子,也會因為皇位而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所以雍正就想到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就是把下一位皇位繼承者寫下來,然后放到正大光明這一牌匾的后邊,等他離開人世時,眾人們拿出這個圣旨就會非常明白,誰是下一任的皇帝了。
但這一做法只有雍正所使用過,乾隆在位的時候就不同了,乾隆在位的前幾年一切都是非常正常的,乾隆他也按照自己父親的辦法,沒有很早就立下太子,但是隨著乾隆在位的時間漸漸變長,漸漸的在朝廷中就出現(xiàn)了許多要立太子的呼聲,這一呼聲,特別是到了乾隆40年左右的時候,特別的強烈,乾隆一看這件事情不能這樣,放任不管了,于是便下旨說道:皇祖康熙在位61年,我不敢與他做比較,如果是上天眷戀我的話,那么到乾隆60年時,我也就85歲了,到那時我就會親自立太子,并且把皇位傳給他,我開始退位賦閑。
雖然他說的這番話并沒有什么意義,但是眾人都不能說什么,先看乾隆說的這番話,他自己是否活到85歲還不確定,雖然在位的時間不會超過康熙,但康熙繼位的時候才8歲,而乾隆繼位的時候都已經(jīng)25歲了,兩個人能相比嗎?但是大臣們都不敢反駁,如果誰要敢反駁,這不是相當(dāng)于詛咒皇帝死嗎?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說不定會惹來殺身之禍,所以說在乾隆85歲之前,誰都不知道,下一任皇帝究竟是誰,就連和珅也不知道,此時的和珅已經(jīng)有著非常大的權(quán)力,也有著非常多的財富,他盡心盡力的為乾隆賣力,怎么也不會想到要去討好并不出眾的嘉慶。
其次,和珅想討好也討好不上了
讓乾隆自己和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事情竟然發(fā)生了,他居然真的活到了85歲,而且身體還非常的硬朗,這可怎么辦?自己當(dāng)年曾經(jīng)許下的承諾,作為一國之君,是不可能違背的,所以他便立嘉慶為皇帝,雖說嘉慶成為了皇帝,但是乾隆并沒有把所有的權(quán)利都交給他,所有的大事都必須還是要經(jīng)過乾隆來做決定的,而且在乾隆面前還有一個和珅在擋著。
那就有人會這樣說,當(dāng)時的和珅權(quán)利到底有多大呢?在上早朝時,乾隆坐在朝堂中間,嘉慶坐在乾隆的身旁,而和珅是站在其旁邊,因為當(dāng)時乾隆已經(jīng)年老,他吐字發(fā)音已經(jīng)有些不清楚了,所以有和珅把耳朵放到乾隆嘴邊,才能聽明白他說的是什么,然后再傳達圣旨,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位年近90歲的老人,吐字都已經(jīng)不清楚了,那么他的思維還能夠清晰嗎?換句話來說,和珅所傳達的,到底是乾隆的旨意還是自己的意思呢?
這讓坐在一旁的嘉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嘉慶想歸想,但他也只能傻笑,并且還不能反駁和珅,因為和珅所代表的是自己的皇阿瑪,但是嘉慶并不著急,因為他知道最終大權(quán)都會是屬于他的,何必要現(xiàn)在爭呢?這個時候的和珅已經(jīng)年老,就算他真心想要討好嘉慶,嘉慶也只是哈哈一笑,會是真心的嗎?
最后,乾隆也不允許和珅和嘉慶走的太近
嘉慶雖然是乾隆的親生兒子,而且已經(jīng)確定了,他就是下一位皇帝,但是乾隆他有著自己心里的想法,一個朝廷中怎么會容得下兩位皇帝呢?他自己想要掌握著大權(quán)說了算,那么就不能讓嘉慶掌握大權(quán),但是這個時候的乾隆已經(jīng)力不從心了,許多事情他都沒有辦法自己親自去辦,那應(yīng)該怎么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人代替他來辦,那么誰最合適呢?當(dāng)之無愧的就是和珅了。如果和珅敢和家慶走近一點點,那么乾隆會高興嗎?顯而易見,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說和珅并不敢與嘉慶走得太近,雖然年老的乾隆已經(jīng)不能把嘉慶怎么樣了,但是想除掉和珅還是非常容易的,如果一旦乾隆有了想要除掉自己的這個想法,那么嘉興就會毫不猶豫的立馬執(zhí)行,所以說在這個時候,和珅自己已經(jīng)說了不算了,就算是想要討好,那乾隆也會問:你敢嗎?
由此看來,嘉慶要殺掉和珅,已經(jīng)是必然的結(jié)果,或許這可能是他們父子倆早就謀劃好的事情也說不定呢,可以說和珅也是有著非常悲慘的命運的,但是像他這樣一位大貪官,被處決掉也是非常正確的。
參考文獻:《乾隆起居注》、《清史列傳·卷三十五·和珅傳》
01、早在嘉慶登基之前,其實和珅和嘉慶之間的矛盾就已經(jīng)非常大了。實際上和珅由于和乾隆的關(guān)系比較的近,所以很早就已經(jīng)知道了將來繼承皇位的人應(yīng)該是嘉慶,而且和聲也是很早就把這個消息透露給了嘉慶,原本合身,以為自己把這個消息透露給了嘉慶,那么嘉慶肯定也是要重用自己的,將來就和老爺子一樣離不開自己,但是讓和珅沒有想到的是嘉慶根本就沒有看得上和珅。
而且此時的和珅站著有乾隆的庇護,所以處處也都是顯得有些囂張跋扈,有時候竟然當(dāng)著很多的人面公然的指責(zé)嘉慶,而這些行為都是讓嘉慶覺得特別的不爽。所以在乾隆死后,就算和珅主動的去討好嘉慶,相信嘉慶肯定也不會買他的賬。
02、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嘉慶上位之后肯定是要對整個朝廷重新洗牌。自古以來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算得上是乾隆的心腹,也是乾隆的寵臣,但是嘉慶上位之后,他肯定是要換掉這些人,因為先玩的這些寵臣就像是一雙雙眼睛在盯著他自己,有的時候甚至?xí)屗约焊杏X喘不過氣,只有徹底的解決了這些先皇的寵臣,嘉慶才能夠徹底的掌握整個朝政,所以在此時此刻拿和珅來開刀是最合適不過的。
當(dāng)然如果拋去和珅貪污的事情來看,和珅確實是一個比較勵志的例子,和珅能夠獲得后來的地位,其實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在最初的時候,和珅也是想要做一個好官。但是當(dāng)和珅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他卻覺得原來現(xiàn)在的地位和權(quán)利能夠給自己帶來這么多的好處,此時的和珅早就已經(jīng)忘了初衷,并且還一發(fā)而不可收拾了。
在初看《鐵齒銅牙紀(jì)曉嵐》時想當(dāng)紀(jì)曉嵐,長大后再看,卻在學(xué)習(xí)和珅了,不因為別的,只是覺得和珅為人處世圓滑世故,而且有超強的政治決斷能力。
在乾隆皇帝駕崩兩三日后,嘉慶帝將和珅抄家,十天后處死。一切都是那么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可見嘉慶帝對和珅早就是欲除之而后快了。和珅死前曾寫下一首詩: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年水泛含龍日,認取香煙是后身。
在官場上混的如此風(fēng)生水起的和珅又為什么沒有提前巴結(jié)好嘉慶帝,反而落得個賜死的結(jié)局呢?
和珅巴結(jié)乾隆,阻礙嘉慶帝掌握政權(quán)
大家都知道乾隆是中國上最長壽的皇帝,活到了88歲,其實乾隆曾想過提前退位,將皇位讓給兒子,可和珅怕新皇登基,自己辛辛苦苦巴結(jié)乾隆得來的權(quán)勢就沒了,于是大拍乾隆馬屁,說什么乾隆會長命百歲,不必提前退位,而乾隆已當(dāng)皇帝多年,自然舍不到就這樣放權(quán),因此原本能當(dāng)皇帝的嘉慶被迫再做了幾年皇子。而且在確立新皇之前,百官是不知道誰是儲君的,在和珅眼中,嘉慶并不突出,哪里料想的到他會是儲君呢,就更不要說提前巴結(jié)嘉慶了。
在乾隆好不容易退位后,和珅又作為乾隆的秘書,幫乾隆書寫奏折,處理朝政 ,甚至兼領(lǐng)軍機大臣,首席內(nèi)閣大學(xué)士等,掌握文武百官的生殺大權(quán),嘉慶帝完全成了一個傀儡皇帝,這無疑是在挑戰(zhàn)嘉慶的權(quán)威,嘉慶心里肯定憋著一口氣不敢出,這口氣自然是不敢對著老爹乾隆撒,等乾隆一死,就立刻拿和珅開刀。將他萬貫家財充了國庫了。
嘉慶當(dāng)傀儡皇帝期間二人就有過節(jié)
乾隆有一次想招大學(xué)生朱珪回京,嘉慶就寫詩祝賀,這就被和珅抓住把柄,說他籠絡(luò)人心,還得嘉慶差點被降罪,自那以后,嘉慶夾起尾巴做人,對和珅算得上是言聽計從,但心里肯定是暗暗記恨上了。
和珅在巴結(jié)乾隆時就注定會傷害嘉慶的利益,想要同時巴結(jié)好乾隆和嘉慶,除非他自己下臺。也許和珅也想過討好嘉慶,只是乾隆在時不敢表露,等乾隆一死,還沒來得及討好嘉慶,嘉慶就下手了,這恐怕也是出乎和珅預(yù)料了。
所以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嘉慶一正式掌權(quán)后,這個乾隆年間的最大貪官自然是要被除掉的,畢竟和珅的存在已經(jīng)威脅到嘉慶的皇位,更不要說二人間的私人恩怨了。
和珅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個奸臣小人,但在乾隆眼里,和珅是個很合心意的貼心大臣。聰明機智,辦事利索,最難得的是忠心耿耿。
乾隆又不傻,不可能一點都不知道和珅私底下做的那些事兒,也知道和珅貪婪,但他選擇了容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個“忠”字,和珅有缺點,和珅甚至有點壞,但和珅全心全意忠于他。
電視劇里的和坤
作為帝王,最看重的不就是這一點嗎?反正和珅再壞也壞不到他頭上,那他有什么好在意的。
天下臣民都希望帝王身邊圍繞著的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清官忠臣,只有皇帝自己知道,和清官忠臣相處可不是愉快的事兒,要是做了什么錯事立刻就會被勸諫;而跟和珅這樣的臣子相處就舒服多了,無論自己說什么做什么,他都只有捧場的份。
(電視劇中的乾隆與和珅)
可以說乾隆的大腿和珅抱得緊緊的,但就是因為抱得太緊了,想放開的時候就沒那么容易。
如果是無權(quán)無勢的普通之家,巴結(jié)兒子和巴結(jié)父親是一回事兒,當(dāng)父親的不會為此而不高興。
皇家(或者任何一個權(quán)勢之家)可不同,父子關(guān)系很微妙。父親是父親,兒子是兒子,父子之情是有的,但絕對越不過權(quán)勢。為了皇位,父子兄弟相殘的事情還少嗎?
和坤
對于一個皇帝來說,繼承人即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大的勁敵。但凡自己有能力,都要把繼承人牢牢控制住,到死那天再交接權(quán)力。
當(dāng)然,乾隆身上出了點意外,他太長壽了,為了不超過祖父康熙的在位年份,依依不舍的傳位于嘉慶,當(dāng)了太上皇。傳位前還特別說明,雖然他不坐龍椅了,但大事還是他管著,那時他都85歲了。
由此可見乾隆對權(quán)力的執(zhí)著。
在這種情況下,和珅要是敢巴結(jié)嘉慶,就等于腳踏兩只船,蔑視乾隆皇帝的威嚴,不用嘉慶動手,乾隆先就把他給砍了。
這其中的道理和珅自然是很明白的,所以從沒有動過那種念頭,只能一條道走到黑,明知乾隆總有一天要駕崩,也只能硬著頭皮跟從。
其實不只是和珅,在皇帝沒死的時候就去巴結(jié)下任帝王,在任何朝代都是犯忌諱、有風(fēng)險的事情,只有那些膽子特別大的投機者才敢去。大部分臣子都是誰在龍椅上坐著就效忠誰,這叫純臣。
不過,估計和珅也沒想到嘉慶會這么狠吧。
乾隆死后,嘉慶命和珅主理喪事。喪事辦完就抄家,得白銀八億兩。要知道乾隆年間清廷每年的稅收,不過七千萬兩。所以當(dāng)時的人們都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說來說去,和珅死于一個字:貪。
巴結(jié)誰都沒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38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