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唯一沒有中斷過的國家,歷史是非常悠久的,這其中的歷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關(guān)于劉邦少子劉長是一位什么樣的人這一內(nèi)容。
劉長沛豐邑人,出生于公元前198年,是漢高祖劉邦的幼子,同時也是漢惠帝劉盈和漢文帝劉恒的異母弟,他的母親是趙姬。他作為一個諸侯王,在西漢初年崛起并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實力,因此被封為淮南王,體現(xiàn)了其扛鼎之能力。
然而由于個人的驕縱跋扈,劉長與漢朝的文帝常常一同出獵并縱情跋扈,在自己的封地上不遵守漢朝的法律,私自頒布法令。這種行徑引起了朝臣的不滿,文帝也對他進行了勸諭和規(guī)勸。然而,劉長并未收斂自己的行為,反而與匈奴和閩越的首領(lǐng)聯(lián)絡(luò),企圖圖謀叛亂。然而這一陰謀最終泄露,劉長被拘禁。
當(dāng)時朝臣們紛紛討論是否應(yīng)該處以死罪,文帝卻選擇了寬恕,但廢除了劉長的王號,將他流放到了遙遠的蜀郡嚴道邛郵(即今天的四川雅安)。在流放途中,劉長拒絕進食直至死亡。他以厲王的謚號被追授。
劉長的一生是充滿悲劇的。他作為皇帝的親弟弟,享受了無比的榮華富貴,卻因為自身的驕縱跋扈和圖謀叛亂的行徑,最終導(dǎo)致了自己的悲慘命運。他的故事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警示,即使是權(quán)勢滔天的諸侯王,也不能違背正道和法律。只有遵守規(guī)矩,謙遜自持,才能有真正的榮光和尊嚴。
前174年,與匈奴、閩越首領(lǐng)聯(lián)絡(luò),圖謀叛亂,事泄被拘。朝臣議以死罪,文帝赦之,廢王號,謫徙蜀郡嚴道邛郵(嚴道縣,今四川雅安),途中不食而死,謚號厲王。
高祖八年(前199年),劉邦從東垣縣經(jīng)過趙國,張敖把趙姬獻給劉邦。趙姬受到劉邦的寵幸,懷下身孕。從此張敖不敢讓她住在宮內(nèi),為她另建外宮居住。
高祖九年(前198年),趙相貫高等人在柏人縣謀弒劉邦的事情被朝廷發(fā)覺,張敖也一并被捕獲罪,他的母親、兄弟和妃嬪悉遭拘捕,囚入河內(nèi)郡官府。趙姬在囚禁中對獄吏說:“我曾受到陛下寵幸,已有身孕?!?/p>
獄吏如實稟報,劉邦正因張敖的事氣惱,沒有理會趙姬申訴。趙姬的弟弟趙兼拜托辟陽侯審食其告知呂后,呂后妒嫉,不肯向劉邦進言求情,審食其便不再盡力相勸。趙姬生下劉長后,心中怨恨而自殺。獄吏抱著劉長送到劉邦面前,劉邦后悔莫及,下令呂后收養(yǎng)他,并在真定縣安葬了趙姬。真定是趙姬的故鄉(xiāng),她的祖輩就居住在那里。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謀反,劉邦遂立劉長為淮南王,讓他掌管昔日英布領(lǐng)屬的四郡封地。劉邦親自率軍出征,剿滅了黥布,于是劉長即淮南王位。
劉長自幼喪母,一直由呂后撫養(yǎng)長大,因此劉盈和呂后當(dāng)政時期他有幸免遭政治禍患。但是,他心中一直怨恨審食其而不敢發(fā)作。
等到漢文帝即位,劉長自視與漢文帝關(guān)系最親,驕橫不遜,一再違法亂紀。漢文帝念及手足親情,時常寬容赦免他的過失。
孝文帝三年(前177年),劉長自封國入朝,態(tài)度甚為傲慢。他跟隨漢文帝到御苑打獵,和漢文帝同乘一輛車駕,還常常稱呼漢文帝為“大哥”。劉長有才智和勇力,能奮力舉起重鼎,于是前往審食其府上求見。審食其出來見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鐵椎捶擊辟陽侯,又命隨從魏敬殺死了他。
事后劉長馳馬奔至宮中,向漢文帝袒身謝罪道:“我母親本不該因趙國謀反事獲罪,那時辟陽侯若肯竭力相救就能得到呂后的幫助,但他不力爭,這是第一樁罪;趙王如意母子無罪,呂后蓄意殺害他們,而辟陽侯不盡力勸阻,這是第二樁罪;呂后封呂家親戚為王,意欲危奪劉氏天下,辟陽侯不挺身抗?fàn)?,這是第三樁罪。我為天下人殺死危害社稷的賊臣辟陽侯,為母親報了仇,特來朝中跪伏請罪?!?/p>
漢文帝哀憫劉長的心愿,出于手足親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這一時期,薄太后和太子以及列位大臣都懼怕劉長,因此劉長返國后越發(fā)驕縱肆志,不依朝廷法令行事,出入宮中皆號令警戒清道,還稱自己發(fā)布的命令為“制”,另搞一套文法,一切模仿天子的聲威。
孝文帝六年(前174年),劉長讓男子但等七十人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商議,策劃用四十輛大貨車在谷口縣謀反起事,并派出使者前往閩越、匈奴各處聯(lián)絡(luò)。朝廷發(fā)覺此事,治罪謀反者,派使臣召劉長入京,他來到長安。
丞相臣張蒼、典客臣馮敬、行御史大夫事宗正臣逸、廷尉臣賀、備盜賊中尉臣福冒等上書啟奏:“淮南王劉長廢棄先帝文法,不服從天子詔令,起居從事不遵法度,自制天子所乘張黃緞傘蓋的車駕,出入模仿天子聲威,擅為法令,不實行漢家王法。
他擅自委任官吏,讓手下的郎中春任國相,網(wǎng)羅收納各郡縣和諸侯國的人以及負罪逃亡者,把他們藏匿起來安置住處,安頓家人,賜給錢財、物資、爵位、俸祿和田宅,有的人爵位竟封至關(guān)內(nèi)侯,享受二千石的優(yōu)寵。
淮南王給予他們不應(yīng)得到的這一切,是想圖謀不軌。大夫但與有罪失官的開章等七十人,伙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謀反,意欲危害宗廟社稷。
在本文中,我們已經(jīng)介紹了劉邦少子劉長是一位什么樣的人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如果你想要鉆研更多的歷史相關(guān)內(nèi)容,我們推薦你關(guān)注。在上面你可以找到詳盡的歷史知識和有趣的歷史故事,讓你更好地理解過去,開闊視野,以及深化你對歷史的理解和認識。
劉長的母親原來是趙王張敖的妾。漢八年,劉邦從東垣縣經(jīng)趙國,張敖為討好劉邦,將妾趙姬進貢劉邦睡覺。趙姬受到劉邦的寵愛,懷孕了。得知此事,張敖繼續(xù)讓趙姬住在宮殿里,不敢為趙姬另設(shè)宮殿居住。漢九年,趙相貫高等人聚集柏人縣,欲殺劉邦,陰謀敗露,張敖及其親屬也被牽連被捕。劉安的父親,也就是先輩淮南王,被稱為劉長。
當(dāng)時劉邦攻打漢王信時,路過趙地,趙王張耳表現(xiàn)忠誠、殷勤,讓美女趙姬與劉邦共度良宵。結(jié)果,一夜之間產(chǎn)生了風(fēng)流,種下了?龍種?。一年后,趙姬卷入趙王謀反,劉邦翻臉不認她。趙姬自殺了,把私生子劉長扔給了劉邦。但是,私生子也是劉家的血脈啊。劉邦心中,?非劉為王?的想法一天比一天大,終于狠毒地打敗了第一代淮南王、開國功臣英布,把淮南王這個爵位授予自己的小兒子劉長。
當(dāng)時劉長才兩歲。漢帝時,劉長驕蠻橫,經(jīng)常和皇帝一起開車打獵。封地不用漢法,是自作自受的法令。前174年,與匈奴、閩越首領(lǐng)取得聯(lián)系,企圖叛亂,案件被逮捕。廷臣誣告死罪、赦免文帝、廢除王號、中傷蜀郡嚴道邛郵(嚴道縣,今四川雅安),中途不吃而死,嚴令王。趙姬在獄中生下劉長后,怨恨加深,因憤怒而自殺。獄警抱著劉長送到劉邦面前時,劉邦后悔不已,將劉長收養(yǎng)給呂某,將趙姬厚葬在家鄉(xiāng)真定縣。
漢十一年七月,淮南王英布叛變,劉邦立劉長為淮南王,接管原屬英布的四郡封地。劉邦率軍出征,滅英布,劉長順利登上淮南王位。劉長從小失去了母親,劉邦覺得虧欠他,在皇后呂后親自撫養(yǎng)他長大。劉先生長大后,因為呂先生在后面撐腰,所以性格有點傲慢。漢帝時期,倚仗文帝從小親近,更是有些浮躁膨脹,太后、太子、許多朝廷大臣看著他,一片混亂。一票大臣告反,漢文帝不忍治理他的罪行,大臣卻不原諒。文帝束手無策,只好讓劉長坐上囚車送到蜀郡。我不知道劉先生脾氣暴烈,受不了囚車的侮辱,自殺了。
漢文帝在位期間皇室勢弱,沒有對宮內(nèi)權(quán)貴和各諸侯王大幅削弱的實力,也就沒有如景帝時期一般大張旗鼓削藩的舉動。在絕大多數(shù)諸侯國都四平八穩(wěn)的情況下,淮南國卻被一分為三,淮南王劉長被宣稱有「 ”謀反”之罪,在被發(fā)配的途中死亡,文帝思念他,于是將淮南國分成三份,讓他的三個兒子得以封王。 如此看來,肢解淮南國似乎是一件名正言順的事情,畢竟「 ”謀反”這樣的重罪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開脫的?;茨贤醯摹?”謀反”之罪不僅沒有牽連到他的家人,他的三個兒子還被封王,文帝對于淮南王確實稱得上是「 ”厚愛”了。但實際上,淮南王「 ”謀反”一案很可能是文帝對劉長下手的借口,在《史記》和《漢書》的只言片語中透露著這次「 ”謀反”事件的些許真相。 從「 ”欲以有為”到「 ”定性謀反” 司馬遷在《史記》中稱劉長有謀反的舉動,班固在《漢書》中對此表示深信不疑。從《史記》到《漢書》,關(guān)于劉長「 ”謀反”一案的細節(jié)被逐漸淡化,劉長也從「 ”欲以有為”的幫兇,變成了「 ”謀反”的主力。但好在司馬遷轉(zhuǎn)述的大臣張倉等人對劉長的罪名控訴還算完整,這些來自于第三方的評價讓司馬遷、班固等人確信無疑的劉長「 ”謀反之實”也變得不可靠起來。 編撰《史記》的司馬遷 一、劉長被「 ”控訴”事件的細節(jié) 司馬遷在《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中對劉長謀反案的記載非常簡略,在沒有更多細節(jié)的情況下直言劉長是謀反案的主力,「 ”令男子但等......反谷口”的記載直接將劉長的身份確立為謀反團隊的決策者。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與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謀,以輂車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閩越、匈奴。 但同樣是在《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中,負責(zé)確立淮南王罪行,并向文帝匯報的張倉等人的表達與司馬遷的說法有所不同。兩份說法對于此次謀反事件的經(jīng)過大致相同,但對于誰是主謀這個問題卻產(chǎn)生了分歧。在司馬遷的觀點中,劉長「 ”令男子但等”,也就是說,「 ”但”等七十余人是在淮南王的安排下進行謀反,按這種說法,淮南王應(yīng)當(dāng)是「 ”謀反”罪。 但在張倉等一干大臣給文帝的上書中可以看出,劉長并非主謀。「 ”大夫但、士開章等”的描述和「 ”令男子但”的描述相比少了一個「 ”令”,這就直接表明劉長并非主動策劃謀反,而是被動的被拉入了此次謀反事件中。此外,張倉等人的描述中還多了一個喚作「 ”開章”的人,此人被張倉列為主謀,但在司馬遷的記載中卻消失不見。 大夫但、士五開章等七十人與棘蒲侯太子奇謀反,欲以危宗廟社稷。 關(guān)于此次事件的具體細節(jié)記載于《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中張倉等大臣關(guān)于劉長審訊結(jié)果的上報情況之后,由于原文太長,這里做一下簡要概括。大夫但、士開章和棘蒲侯太子奇是最明確的主犯,而劉長之罪在于明知開章有謀反之實,卻包庇不報。關(guān)于開章拜訪淮南王之事,司馬遷選擇了略過,這種細節(jié)的淡化逐漸讓后人將劉長放到了主謀的位置上。 「 ”欲以有為”是張倉等人為劉長定下的罪名,意思就是說懷疑劉長有謀反的可能,但是又拿不出足夠的證據(jù)佐證自己的觀點。到了班固的記載中,對于細節(jié)的淡化更加嚴重,司馬遷忽略了主犯「 ”開章”,但至少提到了主犯「 ”但”,在《漢書 文帝紀》的記載中,班固將「 ”但”的形象也進行淡化,用一句話概括了劉長「 ”謀反”事件,直接將劉長定性為「 ”謀反”。從《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到《漢書 文帝紀》,只言片語的缺失帶來完全不同的語義,使得劉長從「 ”欲以有為”的從犯,變成了「 ”謀反”的主犯。 十一月,淮南王長謀反,廢遷蜀嚴重,死雍。 二、從第三方對此事的態(tài)度看劉長「 ”主從犯”之爭 淮南王劉長 袁盎是西漢歷史上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有人贊他是君子,有人視他為小人,但無論君子或是小人,袁盎始終保持的一個特質(zhì)便是「 ”直言進諫”。在劉長「 ”謀反”事件中,袁盎曾經(jīng)勸說文帝不要將劉長發(fā)配,如果出了意外將會背負「 ”殺弟”之名。試想,如果淮南王「 ”謀反”罪名真的被確認,袁盎還會為他說話嗎?還敢為他說話嗎?如果劉長真的被確認謀反,即便是判處死刑也不為過,又何至于發(fā)配蜀地都被認為是重大處罰,更遑論淮南王出現(xiàn)意外文帝會背負「 ”殺弟”之名了。 也就是說,袁盎的勸諫、文帝的猶豫都是建立在無法證明劉長謀反罪成立的基礎(chǔ)之上。那么很顯然了,劉長并不是「 ”反谷口”的策劃者,至多就是包庇罪犯,犯了「 ”包庇罪”而不是「 ”謀反罪”。 淮南王為人剛,如有遇霧露行道死,陛下竟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殺弟之名,柰何?” 如果說袁盎的進諫顯得不那么直接,那么大臣賈山關(guān)于淮南王無大罪的言論就直接的印證了淮南王無「 ”謀反之實”,在《漢書 賈鄒枚路傳》中,賈山「 ”又訟淮南王無大罪,宜急令反國”,也就是說,賈山覺得淮南王所做的事情根本就稱不上大罪,如此來看,「 ”謀反”的黑鍋還真不應(yīng)該讓淮南王來背。 除去大臣對此事的觀點之外,百姓也對此有著自己的看法,據(jù)《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記載,有百姓編撰民謠,歌唱的就是文帝和淮南王之間的斗爭,對于淮南王「 ”謀反”之事的態(tài)度也在「 ”兄弟二人不能相容”這句話中表現(xiàn)出來。百姓都不認為淮南王謀反了,而是認為這是文帝對淮南王的打壓。 民有作歌歌淮南厲王曰:「 ”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史書》中有關(guān)淮南王劉長的記載挺多,但到謀反這一段就變得突兀起來,之前一直記載淮南王仗著和文帝關(guān)系好,恃寵而驕,突然就到了很難找到動機支撐的「 ”謀反”事件。經(jīng)過對細節(jié)的考察,對第三方人態(tài)度的辨析,其實淮南王的罪名已經(jīng)很明顯了,他并非「 ”謀反案”的主謀,而是由于包庇「 ”開章”等人變成了從犯。 可是,黑鍋怎么就讓劉長背上了? 文帝和劉長關(guān)于權(quán)力的分配是根本原因 淮南王劉長「 ”謀反”事件可以說是被文帝的「 ”猜忌心”所逼出,甚至可能是無中生有的事件。文帝為何要針對劉長,劉長又為何在司馬遷、班固等人的記載中被一步步「 ”黑化”,從「 ”欲以有為”的從犯變成了主謀呢?這和封建皇族內(nèi)部的權(quán)力分配不均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劉長特殊的身份地位使得文帝對他始終不敢信任,這才導(dǎo)致了劉長的悲劇。 漢文帝 一、劉長高貴的出生和強大的實力 劉長是漢高帝劉邦的少子,他被封王的時間在劉邦長子劉肥、劉邦受寵愛的兒子趙如意之后,在代王劉恒之前。同時,劉長曾經(jīng)被呂后收養(yǎng),這使得劉邦死后,呂后大肆迫害劉氏之時,劉長逃脫了劉友、劉恢的悲慘結(jié)局,和默默無聞基本沒有什么存在感的代王劉恒比起來,劉長簡直是一顆燦爛的明日之星。 但正是由于劉恒的默默無聞,才使得他最終被宮內(nèi)權(quán)貴選中,成為了下一位西漢帝王。據(jù)《史記 呂太后本紀》記載,宮內(nèi)權(quán)貴在選擇皇位繼承人的時候,劉長排位在劉恒之前,劉長最終落選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年少,一個是「 ”母家惡”,而劉恒被選上實在是由于「 ”幸運”二字。 欲立淮南王,以為少,母家又惡。乃曰:「 ”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 即便劉恒已經(jīng)成為了漢文帝,他也仍然不能忽視劉長高貴的出生。諸呂叛亂之后,各地的諸侯王幾乎都是劉邦的孫子輩,劉邦的兒子輩僅剩下了代王劉恒和淮南王劉長。這樣獨特的身份讓劉長極具競爭力,也讓他成為了劉恒眼中一顆難以拔除的鐵釘子。 除去高貴的出生之外,劉長還擁有著強大的實力,淮南國地勢險要又物產(chǎn)豐富。呂后時期提倡「 ”重農(nóng)不抑商”政策,各諸侯國受益于此,發(fā)展得非常迅速,淮南國就是一個大國。強大的經(jīng)濟能力使得西漢中央沒辦法忽視掉淮南國可能帶來的潛在威脅。 同時淮南國的地勢也非常險要,賈誼上書文帝的《治安策》就提到了據(jù)淮南防吳楚的方針?;茨蠂牡貏輷?dān)當(dāng)了中央和吳楚之間的緩沖帶作用,如果淮南國向著中央,那么自然可以防御吳、楚等國,但一旦淮南國和其他諸侯國聯(lián)盟,西漢中央就將面臨極大的威脅。景帝時期,吳楚帶頭發(fā)起七國之亂時就曾經(jīng)寫信拉攏淮南王,即使當(dāng)時淮南已經(jīng)被一分為三,但仍然不能忽視其戰(zhàn)略作用。 淮南王殺辟陽侯 劉長出生高貴,淮南國又是諸侯國中的強者,無論他是否有爭奪之心,他在客觀事實上都成為了漢文帝政權(quán)的一大不穩(wěn)定因素。 二、淮南王「 ”驕”的性格害慘了他 高貴的出生意味著受人喜愛,劉長的一生大概就是如此,從劉邦封王的順序來看,作為高帝的少子,劉長顯然不似劉恒那般不受待見。由于有過被呂后收養(yǎng)的經(jīng)歷,即便是讓劉氏諸王感到心驚膽顫的呂后時代,劉長也依然過得順風(fēng)順水。等到文帝即位,身為文帝唯一在世的弟弟,劉長備受文帝的「 ”寵愛”,可以說,劉長這個人就沒有低調(diào)過,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高調(diào)會讓文帝如芒在背,難以安心。 史書中記載劉長「 ”驕”的事件有很多,比如《史記 袁盎晁錯列傳》記載「 ”淮南厲王朝,殺辟陽侯,居處驕甚”,辟陽侯是呂后的寵臣,諸呂叛亂之后他找關(guān)系保得了性命,但劉長卻絲毫不顧及宮內(nèi)權(quán)貴,強殺辟陽侯,給人留下了「 ”驕縱不法”的印象。 當(dāng)是時,薄太后及太子諸大臣皆憚厲王,厲王以此歸國益驕恣,不用漢法,出入稱警蹕,稱制,自為法令,擬于天子。 真正促使他悲劇的「 ”驕”被記載在《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中,薄太后是文帝的母親,在劉恒繼位之后,她的身份自然是高貴無比,但劉長卻不將她放在眼中,這份張狂讓文帝如何安心?而「 ”自為法令,擬于天子”無疑就觸碰到了文帝的底線,劉邦建立漢朝后,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xùn),沒有大力推行郡縣制,而是郡縣制與封國制并存,為了控制諸侯國,諸侯國的國相大多由中央指派。 這種舉動無疑是為了監(jiān)視諸侯王,但劉長卻自己選人擔(dān)任淮南國國相,這就動了文帝的大忌。實際上,「 ”驕”的人結(jié)局往往都不會太好,景帝的胞弟梁孝王由于「 ”驕”而結(jié)局凄涼,武帝的兒子燕王旦因為「 ”驕”而錯失皇位。劉長也是一樣,他的「 ”驕”使得文帝必須要采取相應(yīng)的措施來排除不穩(wěn)定因素,這才導(dǎo)致他最終背上了「 ”謀反”的黑鍋,明明是個「 ”從犯”,寫著寫著就被記載成了「 ”主犯”。 小結(jié) 關(guān)于淮南王是否有「 ”謀反之實”,已經(jīng)做了還算詳細的論證,便不再多言?;茨贤醣成稀?”黑鍋”,肩負罵名,實在是由于文帝的猜忌所致。從「 ”欲以有為”到被定性為「 ”謀反”,劉長的高貴出生和強大實力使得他成為了文帝無法忽視的存在,他的「 ”驕”則讓文帝沒辦法不猜忌他,最終才讓他「 ”背黑鍋”。 封建皇權(quán)下權(quán)力分配的不均導(dǎo)致了淮南王「 ”謀反”事件的產(chǎn)生,皇權(quán)分配的矛盾使得「 ”猜忌心理”成為皇帝做出決策的一大影響因素,這是淮南王事件的根本原因,在歷史上的很多事件中,這一道理同樣適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398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李清照為什么沒有生育,
下一篇: 李清照為什么討厭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