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唯一沒有中斷過的國家,歷史是非常悠久的,這其中的歷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關(guān)于竇太后為什么要廢劉徹?這一內(nèi)容。
在歷史上竇太后渴望她的小兒子劉武成為漢朝的皇帝。然而,事情的發(fā)展并沒有按照竇太后的意愿進行,最終劉徹成為了皇帝。盡管如此,竇太后對此并不完全滿意。不過,竇太后也是一個聰明的人,她清楚自己的底線在哪里,因此事情就以這樣的情況發(fā)展下去了。
電視劇《大漢天子》中描述了竇太后阻止劉徹繼位的故事,她試圖讓自己的家族成為皇帝。而《美人心計》則描繪了竇太后偷偷幫助劉徹成為漢武帝的情節(jié)。然而,真實的歷史并非如此。
在史書中記載漢景帝冊立了栗姬的兒子劉榮為太子。然而,由于栗姬政治上的幼稚,她拒絕了長公主為她的女兒提親的請求。這激起了長公主和皇十子劉彘的母親王美人心中的怨恨。于是,她們聯(lián)手在漢景帝面前不斷誹毀栗姬和栗太子。她們的目的是希望漢景帝廢黜太子劉榮,改立劉彘為太子。
然而歷史的發(fā)展并未如她們所愿。劉徹最終成功登上皇位,成為了漢武帝。雖然竇太后對于劉徹的繼位并不完全滿意,但她明白在政治舞臺上的限制和底線。因此,她接受了這個事實,并未繼續(xù)反抗。畢竟,在斗爭與權(quán)謀的政治舞臺上,能適應(yīng)變局,接受現(xiàn)實的人才是勝利者。
漢景帝冊立了栗姬的兒子劉榮為太子,但栗姬因為政治幼稚,拒絕了長公主為女兒求婚的請求,這使懷恨在心的長公主和皇十子劉彘的母親王美人聯(lián)手,在漢景帝面前不斷詆毀栗姬和栗太子,她們的目的,是想讓漢景帝廢掉太子劉榮,改立劉彘為太子。
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在皇位的繼承權(quán)上,也是一個很有發(fā)言權(quán)的人,她因為喜歡小兒子梁王劉武,所以不顧漢朝的帝位父子相傳的祖制,希望漢景帝百年之后,由梁王劉武來繼承帝位。
但漢景帝心目中的儲君人選并不是梁王,為了封堵梁王,漢景帝迅速把栗姬的兒子劉榮立為太子,但栗姬卻因為一次不理智的行為,在漢景帝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這樣,栗姬就因為政治幼稚,在漢景帝重病托孤的事件中,表現(xiàn)出不理智的一面,埋下了漢景帝對她不滿的隱患。再加上王夫人的煽風(fēng)點火,這最終促使?jié)h景帝做出決定,貶斥栗姬,廢掉太子。
竇太后再次為梁王爭奪儲君之位,是在漢景帝廢掉舊太子之后,尚未立新太子之時,可以說時間上恰到好處,但漢景帝并不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粱王劉武,所以他利用朝議的機會,讓大臣們?nèi)プ柚垢]太后的提議。梁王劉武爭奪儲君之位又一次失敗了。
梁王非常生氣,他派刺客刺殺了阻止他被立為儲君的大臣,這是景帝朝的一件大事,這件事追查的結(jié)果,最終牽出了幕后指使人梁王劉武,使他受到了嚴(yán)重打擊,這樣,有能力競爭儲君的人,就只剩下了王夫人的兒子、皇十子劉彘。
但這里面也有了一個疑問,劉徹四歲被封為膠東王,七歲就被立為太子,這么小的孩子,他不能左右他的命運,那么,在景帝朝的儲君之爭中,他為什么最終會勝出呢?
這就要考慮到景帝朝中的幾個女人:王夫人、薄皇后、栗姬、長公主、竇太后等人,她們在皇十子劉彘繼位的問題上,不管有意還是無意,都起到了有利的作用。
栗姬是因為政治幼稚,使自己失去了當(dāng)皇后的機會、兒子失去了繼續(xù)做太子的機會,薄皇后是因為占著皇后的位置,客觀上也阻止了栗姬被冊立為皇后,而竇太后只把注意力放在栗姬和栗太子身上,忽視了王夫人的作用。她們主觀上雖然并不是想幫助王夫人和她的兒子劉彘,但客觀上起到了幫助的作用。王夫人和長公主因為從角度考慮,當(dāng)然從主觀和客觀上都是促使劉彘繼位太子。這樣,在共同的合力下,劉彘最終成為景帝朝真正的太子。
公元前150年,皇十子劉徹成為繼位太子,這表面上雖然是五個女人爭斗四年的結(jié)果,實質(zhì)上是漢景帝精于權(quán)術(shù)的表現(xiàn)。但是劉徹這一年才有7歲,他從太子到登基還是任重而道遠(yuǎn),竇太后是輔佐了漢武帝。
但是其中,竇太后掌握實際權(quán)力,與劉徹觀點相悖時,劉徹都要屈服于她,劉徹的皇位歸根結(jié)底是掌握在她手中的,如果她不支持劉徹,早可以把他廢了;但要是說她出于對孫子的愛而支持輔佐他,又太過簡單,因為她也有幕后掌權(quán)操縱劉徹的意思。
關(guān)于竇太后為什么要廢劉徹?的內(nèi)容就是這些了,致力于為讀者提供高質(zhì)量、全面的歷史資訊和故事。我們的內(nèi)容不限于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文化等多個方面,喜歡的話就請關(guān)注我們吧。
竇太后和漢武帝的想法相差太大,竇太后就像個富豪之家的老祖母,而漢武帝則是懷揣著新思想,想用豐厚家底做為基礎(chǔ)更上一層樓,而竇太后就怕孫子敗家。竇太后把持朝政七年,從她的角度來說,是不認(rèn)可這個孫子劉徹的。
竇太后曾經(jīng)偏愛劉武,對劉徹并沒有太多關(guān)注。在劉徹這個娃沒有登上歷史舞臺以前,竇太后最寵愛的是劉武。甚至劉武被封為了代王,就是他爹以前的封號。意思已經(jīng)很明顯了,恨不得就叫小兒子劉武繼承大業(yè)。甚至竇太后還叫劉啟讓位給劉武,不過這件事于禮法不合。自古立儲君是嫡長子繼承制,因此劉武這事也沒有成。但是至始至終,這都不關(guān)劉徹什么事。劉徹只是個不受寵的小透明。
竇太后曾經(jīng)廢掉了漢武帝的改革,對漢武帝和他的主張不認(rèn)可。竇太后還沉浸在黃老思想里,倡導(dǎo)?無為而治?,而且文景之治也說明了這種方法沒有錯。而劉徹年輕氣盛,希望去改革去大展拳腳。竇太后當(dāng)然不會讓劉徹這么干了。
竇太后和外戚專權(quán),劉徹實力衰微。竇太后當(dāng)政多年,大力提拔外戚,朝廷中劉氏的宗親都很少了,更不要說有劉氏能夠支持劉徹了,因此兩者實力不對等,竇太后自然不會讓權(quán)。
竇太后遲遲不肯交出大權(quán),倒不像是為了一己之私,畢竟竇太后的舉措還是為了江山社稷。在我看來,竇太后就像是個不信任自己孫子能行的老祖母,非得看著孫子成長,讓他鬧騰,等他羽翼豐滿了再交去權(quán)力的接力棒。以上就是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個人見解,望采納。
竇太皇太后害怕衛(wèi)子夫的得寵之后,漢武帝就會冷落阿嬌。衛(wèi)子夫得寵的時候,竇太皇太后的身體已經(jīng)一天不如一天,竇太皇太后知道漢武帝之所以沒有廢除阿嬌是因為忌憚自己手中的權(quán)力。阿嬌這個人從小就別寵壞了,沒有一點一國之母的樣子,他能夠嫁給漢武帝,當(dāng)上這個皇后,全是竇太皇太后一手安排,其實漢武帝對他一點感情都沒有。而且阿嬌這個人平時蠻橫慣了,一國之君的漢武帝哪能忍受的了他的無理取鬧。
阿嬌和漢武帝結(jié)婚很長時間,但是阿嬌沒有給漢武帝剩下子嗣。這個對于古代的女人來說是非??膳碌囊患虑?,在古代女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傳宗接代,尤其是在皇族,這一點更加的重要,如果哪個妃子為君主生下來了兒子,可以母以子貴,身份得到很大的提升。如果哪個妃子沒有為君主生下兒子,那么她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漢武帝之所以忍受著阿嬌,就是因為自己的位子還沒有坐穩(wěn),還需要依仗竇太皇太后的勢力。如果竇太皇太后去世了,漢武帝可以徹底的處理國家大事,那么阿嬌肯定不會有好的下場。
竇太皇太后交出兵權(quán)之后,手中的權(quán)力大大的下降。為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她自己都不得不巴結(jié)衛(wèi)子夫,竇太主和阿嬌心里都不痛快,但是真的沒有辦法,誰讓衛(wèi)子夫是漢武帝身邊的大紅人。到了竇太皇太后晚年生活,不管竇太皇太后如何顧全大局,也不能挽回局面了,自己已經(jīng)是一個孤家寡人,唯一能夠為阿嬌做的就是留下自己的財產(chǎn)。 ?
漢武帝能當(dāng)上皇帝全憑陳阿嬌的母親竇太主,漢武帝的母親王娡能當(dāng)上皇后,也是憑借陳阿嬌的母親竇太主的幫助。陳阿嬌的母親竇太主是漢景帝的姐姐,她對漢景帝的影響很大。漢武帝的母親王娡是一個非常精明的女人,她明白這一點,就百般巴結(jié)竇太主。在漢武帝出生時,他的母親王娡只是一名普通的妃子,封號不過是美人,當(dāng)時的皇后是薄皇后,第一寵妃是栗姫,太子是栗姫的兒子劉榮。漢武帝只不過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排名太靠后了。
竇太主是一個野心很大的女人,她一心想讓自己的女兒陳阿嬌當(dāng)皇后,于是她就找栗姫提親,想讓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嫁給太子劉榮。栗姫是一個愚蠢的女人,她一向討厭竇太主,因為竇太主總是向漢景帝推薦美女,于是她一口回絕了竇太主的提親。竇太主很生氣,后果很嚴(yán)重。這是漢武帝的母親王娡看到了機會,她提議提議讓自己的兒子膠東王劉徹和陳阿嬌定親。竇太主欣然同意,一心想掀倒太子劉榮,讓自己的女婿膠東王劉徹當(dāng)太子。
聯(lián)姻是最好的聯(lián)盟,竇太主和王娡這兩個女人就達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共同斗爭栗姬,于是栗姬被斗敗了,沒當(dāng)上皇后還抑郁而終。薄皇后被廢掉,王娡被漢景帝立為皇后,然后太子劉榮被廢,膠東王劉徹成為太子。漢景帝駕崩后,太子劉徹繼位,是為漢武帝,太子妃陳阿嬌成為皇后。沒有陳阿嬌的母親竇太主,漢武帝是無法成為太子,更無法成為皇帝。所以面對陳阿嬌時,漢武帝就低了一頭,好像面對一個債主。
沒有人愿意面對債主,漢武帝這個當(dāng)皇帝的人更是不愿意。他內(nèi)心漸漸排斥陳阿嬌,所以他才會愛上出身低下的奴婢歌女衛(wèi)子夫,于是他廢掉陳阿嬌,立衛(wèi)子夫為皇后,因為在衛(wèi)子夫面前,他有自尊,而在陳阿嬌面前,他沒有。漢武帝的這種思想跟現(xiàn)在某些拋棄發(fā)妻的富翁的思想一樣。富翁從窮小子奮斗成功,離不開發(fā)妻的幫助,所以他看發(fā)妻就是債主,所以他要離開債主,才能顯現(xiàn)自己的自尊。
其一,手心手背都是肉,母親都偏愛小兒子,竇太后也不例外。他看到大兒子在皇位上威風(fēng)八面,也希望小兒子能夠執(zhí)掌江山。這是典型的把國事當(dāng)成家事來辦,公私不分呦。
其二,竇太后害怕一旦自己去世之后,皇帝對自己的兒子會采取極端手段,畢竟皇位上無父子,看看呂后如何剪除異己的,就算是劉啟能容自己弟弟,劉啟的妻子、劉啟的兒子是否能夠容得下劉武,還是個未知數(shù)。
其三,自己已經(jīng)把兒子劉武給樹立起來了,她知道這叫眾矢之的,要么就做成,要么劉武的下場會很遭,歷來和皇子爭太子的人物,都沒有好下場,竇太后想扶兒子上馬,再送一程。
可惜天不遂人愿,畢竟在當(dāng)時大家都不希望再有個呂后轉(zhuǎn)世,因此還是希望父子相替,注定劉武只能以悲劇告終,不過皇帝待他還好,讓他做梁王,梁國很富饒,宮殿也很華麗。劉武以睢陽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個很大的花園,稱東苑,也叫菟園,后人稱為梁園?!稘h書》載:“梁孝王筑東苑,方三百余里”。梁園中的房舍雕龍畫鳳,金碧輝煌,幾乎可和皇宮媲美。睢水兩岸,竹林連綿十余里,各種花木應(yīng)有盡有,飛禽走獸品類繁多,梁王經(jīng)常在這里獰獵、宴飲,大會賓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嚴(yán)忌、司馬相如等云集梁園,成了梁孝王的座上賓。成語“梁園雖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是來自這個典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399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唐太宗嫡長女長樂公主人物介紹
下一篇: 唐睿宗二女安興昭懷公主人物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