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叔孫通的故事,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秦末漢初的時候,有一位叫叔孫通的儒生博士,一生侍奉7位君主!他深諳帝王之心,阿諛奉承,能討得各個君主歡心,擅長見風使舵、溜須拍馬,絕不是一個剛正不阿的臣子,卻被太史公司馬遷稱贊為“漢家儒宗”!
叔孫通精通儒術,應該在秦始皇末期的時候,被召為待詔博士,也就是個備用的顧問,一直也沒什么施展才華的機會。到了秦二世的時候,陳勝吳廣大澤鄉(xiāng)起義,消息傳入朝廷,秦二世就召各位待詔博士發(fā)表一下看法。其他博士們紛紛建議,這是聚眾造反,皇帝您趕緊發(fā)兵鎮(zhèn)壓??蓺埍┗栌沟那囟栏揪褪且粋€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主,只喜歡聽天下太平的好話,說造反的事他壓根不信!一聽博士們的回答,臉色馬上就變了。
叔孫通一看皇帝的臉色,趕緊上前說:“各位博士說的都不對!現(xiàn)在天下一統(tǒng),城池都毀了,兵器都上繳熔化了。當今的皇帝又這么圣明,天下都歸附,哪里有人敢造反?這不過只是一伙小偷強盜,郡縣的官兵處理一下就是了,沒什么好擔心的?!鼻囟谰拖矚g聽這話,馬上就封賞賜了給叔孫通,那些說是造反的儒生博士卻被統(tǒng)統(tǒng)治罪!
叔孫通多精明一個人,估計也看出來大秦危險了,為了保全自己,拍拍秦二世的馬屁,然后就卷鋪蓋跑回老家薛縣,后來先后投靠跟隨項梁、楚懷王、項羽。
公元前205年,劉邦趁項羽外出平亂,率五路諸侯攻下項羽的大本營彭城,叔孫通就投降了劉邦。劉邦生平不喜歡儒生,所以剛開始叔孫通穿著儒生的服裝,去拜見劉邦的時候,很不受待見。這叔孫通是多機靈的人,于是腦瓜子一轉,馬上按楚地的習俗穿上短襖什么的,反正就是換掉了儒生的服裝,再去見劉邦,劉邦就很高興。
叔孫通知道漢王劉邦現(xiàn)在正是打天下需要人手的時候,雖然自己的儒生弟子有一百多號人,但他從不推薦他們,就推薦一些鬧事斗毆、偷雞摸狗的能打架的人。他察言觀色、深諳局勢,對帝王之心又摸的很透,所以很快被劉邦任命為博士,并封為稷嗣君。
漢高祖劉邦統(tǒng)一天下以后,取消了之前秦朝的那些嚴苛繁瑣的儀禮規(guī)矩。但當時打天下的功臣之前都是一些屠狗賣肉的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懂禮儀規(guī)矩,群臣在朝廷宴席喝酒后,有大呼小叫的,喝醉了的甚至拔劍砍庭中的立柱,劉邦一個小人物能當上皇帝,剛開始到?jīng)]覺得什么,可后來也越來越頭疼。
叔孫通又看透了漢高祖劉邦的心思,就趁機勸諫漢高祖招募儒生,制定朝廷禮儀。漢高祖當然同意了,只提了一個要求,就是制定的禮儀規(guī)矩要簡單容易,讓大家都能做得到就可以了。
于是叔孫通奉命征召魯?shù)厝迳嗳耍渲杏袃蓚€儒生看不上叔孫通,說:“您侍奉過好幾個君主,都是靠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獲取重用的。如今天下剛定,又要制定禮樂法規(guī)。從禮樂興辦的根由來看,只有積累功德百年以后,才能時興起來。我們才不愿意違心替您辦事,不要玷污了我們!”
叔孫通也不生氣,只是譏諷他們說:“你們真是鄙陋的儒生,一點也不懂時世的變化?!?/p>
公元前200年,長樂宮建成,各諸侯王及朝廷群臣都來朝拜皇帝參加歲首大典,全程按照叔孫通制定的禮儀行事。全程由監(jiān)察官員執(zhí)行禮儀法規(guī),不符合禮儀規(guī)定的人就直接被帶走。
從朝見到宴會的全部過程,沒有一個敢大聲說話和行動失當?shù)娜?。大典之后,漢高祖劉邦非常高興,得意的說:“我今天才知道當皇帝原來能這么尊貴啊?!?/p>
于是漢高祖封叔孫通為太常,這可是漢朝九卿之首!并賞賜黃金五百斤。叔孫通順便進言,跟隨自己的弟子儒生制定朝廷禮儀都有功,漢高祖劉邦也都一一給他們都封了官。
出宮后,叔孫通又把五百斤黃金全部分給了各位儒生,各位儒生很高興,都盛贊叔孫通是大圣人。這一招最高明,自己當了九卿之首,再花500斤黃金,買得大圣人的美名,值!
公元前198年,叔孫通當了太子太傅,也就是后來的漢惠帝劉盈的老師。劉邦后來起了廢劉盈立劉如意的心,叔孫通以晉國驪姬之亂、秦朝胡亥扶蘇的案例進行勸諫,并表示,如果劉邦要廢嫡長立幼,自己寧愿受死。
這是史籍資料上記載的,唯一一次叔孫通血性勸諫的案例。當然,這更多的也應該是他基于自身政治層面的考慮,漢高祖劉邦已到晚年,呂后權勢滔天,自己又是太子劉盈的老師,這個時候如果不死諫,真的換了太子,他這個太傅能有好果子吃?
漢惠帝繼位以后,叔孫通又調任太常官職,制定宗廟的儀禮法規(guī),漢朝諸多儀禮制度都是由他制定的。那時,漢惠帝經(jīng)常要去長樂宮朝拜呂太后,每次清道開路都很麻煩,于是就直接修了一座天橋直達長樂宮。
叔孫通匯報工作的時候看到了,這天橋正好修在送衣冠到高廟的通道上,等于說是后代都在宗廟通道上面行走,這在古代是不孝的。漢惠帝一聽,嚇的想要毀掉這座天橋。
叔孫通就說:“做皇帝的不能有錯誤的舉動,現(xiàn)在既然都已建成了,再毀掉讓百姓知道了,就說明您做錯了事。臣建議在北面再修一座一樣的祠廟,要修的更大更廣,每月把高祖的衣冠送到這個祠廟就可以了。這樣才能根本解決問題,天下百姓也會稱贊您大孝!”于是,另外一座祠廟就建造起來了。本來錯誤的不孝,經(jīng)叔孫通一折騰,立馬也變成好的大孝的事情!
叔孫通一生,跳槽七次,基本上都能討得各位老板的歡心,最終自己也是功成名就,留下了“漢家儒宗”的美名!但他處事方式,始終給人為保全自己,而阿諛奉承的感覺,這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因時而變、為大義而不拘小節(jié)的大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0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徐達的夫人是誰為何朱元璋要給徐達賜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