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唯一沒有中斷過的國家,歷史是非常悠久的,這其中的歷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關于建安七子都有哪些人物這一內容。
建安七子是指漢末年間(196—220年)七位杰出的文學家,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他們的文學才能和貢獻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外的文學成就,在后世得到廣泛認可。這個稱呼最早出現(xiàn)在曹丕所著《典論·論文》中:“現(xiàn)在的文人,有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干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玚德璉,東平劉楨公干。這七人在學術方面沒有什么遺失,辭章中也沒有什么夸張,都以千里馬的姿態(tài)自我超越,追求卓越?!?/p>
盡管孔融與曹操在政見上存在分歧外,其他六位建安七子都曾親身經(jīng)歷過漢末的動亂,后來投奔曹操,地位也發(fā)生了變化,享受了穩(wěn)定和富貴的生活。他們視曹操為知己,希望依靠他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事業(yè)夢想。
建安七子中最為人知的是孔融,他是魯國的貴族子弟,擁有卓越的文才和口才。他以申論風格著稱,能夠以言辭犀利而有力地表達自己的意見。然而,由于與曹操政治觀點上的沖突,曹操處死了他。其他六位建安七子歷經(jīng)戰(zhàn)亂,深受其害,最終選擇了投靠曹操。曹操賞識他們的才華,給予了他們重要的職位和財富,使他們能夠過上安定和富裕的生活。
陳琳是其中一位建安七子,在曹操的朝廷中擔任要職。他以歌頌曹操為主題的作品著稱,曹操對他的忠誠感到非常滿意。阮瑀和劉楨是以辭章和賦詩創(chuàng)作著稱,他們經(jīng)常以曹操為對象寫作,謳歌曹操的英勇和智慧。王粲是建安七子當中最早投靠曹操的人之一,他的作品多以詠史和抒情為主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徐干和應玚也投效曹操,他們用辭章表達對曹操的忠誠和贊美。
建安七子不僅是文學家,還是當時社會的政治家和文化先知。他們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混亂,以及人民對穩(wěn)定和繁榮的渴望。他們通過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作,表達了自己對社會現(xiàn)實的理解和思考,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七子中除了孔融與曹操政見不合外,其余六家雖然各自經(jīng)歷不同,但都親身受過漢末離亂之苦,后來投奔曹操,地位發(fā)生了變化,獲得了安定、富貴的生活。他們多視曹操為知己,想依賴他干一番事業(yè)。
故而他們的詩與曹氏父子有許多共同之處。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中,又號“鄴中七子”。
王粲(177~217),字仲宣。東漢末文學家。山陽高平(今微山縣兩城)人,“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漢獻帝初平元年(190),董卓劫持漢獻帝遷長安,其父時任大將軍何進長史,王粲隨父西遷,在長安見當時著名學者蔡邕,深為蔡邕所賞識。
初平二年(192),因關中騷亂,王粲往荊州依劉表,客居荊州十余年,有志不伸,心懷頗郁郁。建安十三(208),曹操大軍南下,劉表病卒,子劉琮投降,王粲遂歸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賴,賜爵關內侯。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晉爵魏公,魏國建,王粲官任侍中。二十二年(217),從曹操南征孫權,北還途中病卒,終年四十一歲。
王粲善屬文,其詩賦為建安七子之冠?!段褐尽繁緜饔浲豸又姟①x、論、議近60篇。有明人輯錄遺文《王侍中集》,今存詩23首。劉勰認為他是“七子之冠冕”。
漢靈帝末,世族子弟結黨權門,競相追逐榮名,徐干閉門自守,窮處陋巷,不隨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軍師祭酒掾屬,又轉五官將文學。數(shù)年后,因病辭職,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長,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亦染疾而亡。
主要著作是《中論》,曹丕稱贊此書"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于后。"(《與吳質書》)其情詩《室思詩》也是一往情深。
阮瑀(約165-212),字元瑜,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書記很出色,名作有《為曹公作書與孫權》。年輕時曾受學于蔡邕,蔡邕稱他為“奇才”。
所作章表書記很出色,當時軍國書檄文字,多為阮瑀與陳琳所擬。后徙為丞相倉曹掾屬。詩歌語言樸素,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會問題。詩有《駕出北郭門行》,描寫孤兒受后母虐待的苦難遭遇,比較生動形象。阮瑀的音樂修養(yǎng)頗高,他的兒子阮籍,孫子阮咸皆是當時名人,位列“竹林七賢”,妙于音律。明人輯有《阮元瑜集》。
初被魏王曹操任命為丞相掾屬,后轉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將時,玚為將軍府文學(掌校典籍、侍奉文章),著文賦數(shù)十篇。詩歌亦見長。
孔融(153-208),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并稱俊秀。
漢獻帝即位后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經(jīng)劉備表薦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zhàn)數(shù)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征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后因觸怒曹操而為其所殺。
孔融能詩善文,曹丕稱其文“揚(揚雄)、班(班固)儔也?!鄙⑽匿h利簡潔,代表作是《薦禰衡表》,其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xiàn)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孔北海集》。
陳琳(?-217年),字孔璋,廣陵射陽(今江蘇寶應,一說鹽城鹽都區(qū)大縱湖)人。漢末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漢靈帝末年,任大將軍何進主簿。
何進為誅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城洛陽,陳琳曾諫阻,但何進不納,終于事敗被殺。董卓肆惡洛陽,陳琳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幕府。袁紹失敗后,陳琳為曹軍俘獲。曹操愛其才而不咎,署為司空軍師祭酒,使與阮瑀同管記室。后又徙為丞相門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與劉楨、應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陳琳著作,據(jù)《隋書·經(jīng)籍志》載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有《陳記室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劉楨(?-217),東漢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東平寧陽(今寧陽縣泗店鎮(zhèn)古城村)人。博學有才,與魏文帝友善。
建安二十二年(217),與陳琳、徐干、應玚等同染疾疫而亡。他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xiàn)于詩歌、特別是五言詩創(chuàng)作方面。
本文總結了關于建安七子都有哪些人物的全部內容。如果你對歷史人物感興趣,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有關歷史的相關內容,我們強烈推薦您關注我們的。我們提供豐富的歷史資源,包括歷史人物的傳記、歷史事件的詳細描述以及歷史文化的探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01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九子奪嫡中能力最強的是誰,
下一篇: 泰山封禪的皇帝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