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上下5000年歷史悠久
,大部分人在上學時期只能在課本中獲得有限的歷史知識,實際上,歷史是一個廣闊無邊的海洋,里面蘊含著無限的故事和奇聞異事。今天,我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關于李顯當皇帝后被廢的原因的歷史內(nèi)容李顯先后被軟禁于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
、房州(今湖北省房縣)十四年不久,宗室瑯玡王李沖
相反
武則天稱帝后
,由誰來繼承帝位,一直困擾著她。她在立子還是立侄上猶豫不決當日,武則天對狄仁杰說:“朕夢見鸚鵡兩翼折斷
,是何征兆?”狄仁杰借題發(fā)揮:“武者,陛下之姓。兩翼,二子也。陛下起用二子,即可振翅高飛?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李顯結(jié)束了流放的生活回到洛陽
。九月,武則天重新立李顯為皇太子就這樣
,他的女兒永泰公主嫁給了武則天的侄孫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兒媳;幼女安樂公主嫁給了武則天的另一位侄孫武崇訓,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兒媳。中宗與武家結(jié)親,無疑是想通過裙帶關系穩(wěn)固確立自己的地位。長安元年(701年)九月
,兒子李重潤和永泰公主夫婦少年氣盛,對祖母寵信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深表不滿,被張易之添油加醋地報告給武則天,說他們誹謗朝廷以上是本文關于李顯當皇帝后被廢的原因的所有內(nèi)容了
李顯 是唐朝的第四位皇帝
,他是 唐高宗李治 和 武則天 的兒子,按理說李顯應該是一位很幸福的孩子,但是結(jié)果卻不是。在古代的封建王朝 社會 中,一般女子不會想著自己掌權
李顯本是李治的第三位兒子 弘道元年 李顯知道自己的母親善于處理政事 李顯被貶出長安后 武則天稱帝之后,對于誰來繼承皇位她很困惑 由于李顯是武則天廢除的 長安四年的時候,武則天生病 神龍元年的時候 李顯一生二度為帝 李顯是她的兒子,并且她也拋不了世俗,她聽了狄仁杰的話,所以說她也是知道自己即便再怎樣喜歡權勢,但是不能違背祖先的意愿,而且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武則天再這么說也是李治的,而李顯是李治選擇的繼承人 中宗李顯在位時間:公元683年~公元684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01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歷史上的四位妖姬身份揭秘
中宗李顯的故事:一朝被廢兩次為帝皇后干政被毒身死
公元680年,繼長兄李弘被殺之后,李賢又被廢為庶人,李顯因而被立為太子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死,李顯即位
公元684年,李顯被母親武則天廢黜,改封為廬陵王
公元698年,李顯被武則天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重被立為太子
公元705年,大臣們聯(lián)合起來發(fā)動政變,武則天被迫讓位,李顯二次即位,恢復大唐國號
公元707年,太子李重俊發(fā)動政變,殺死武三思等人,但隨后被反戈一擊的士兵殺死
公元706年,突厥大舉進攻內(nèi)地,吐蕃也跟著作亂,李顯不得不把養(yǎng)女金城公主下嫁吐蕃贊普,平息了這次少數(shù)民族的作亂
公元710年,李顯被皇后韋氏和女兒安樂公主毒殺,終年54歲
如果按照正常的皇位繼承次序,作為李治第三個兒子的李顯是根本不可能成為太子的,況且李顯在各方面都與他的兩位兄長李弘、李賢相差甚遠,既無治國的膽略,亦無理政的才能
一朝被廢兩次為帝公元683年,壓抑了將近20年的李治終于閉上了眼睛,太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
28歲的李顯即位后,武則天還要在簾子后面聽政,將朝政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精力旺盛的李顯只能坐在前面,聽從武則天對朝政的安排
李顯自己也太不爭氣,雖沒有實權,但還想為自己的外戚撈點官當
這18年中,武則天又廢掉四子李旦,終于走上前臺,自己做起了皇帝,而自己百年之后帝位傳給李姓還是武姓,也成了武則天的問題
在宰相
公元698年,廬陵王李顯終于結(jié)束了18年的幽禁生活,回到母親身邊,重被立為太子
公元706年,武則天病情惡化,大臣們終于敢站出來,迫使女皇退位,擁立太子為天子,復興唐室
皇后干政被毒身死武則天以女性異軍突起,一躍登上一直由男性把持的政治權力的頂峰,為后來具有野心的女性作了一個表率,凡是有些野心的皇后嬪妃,都想成為武則天第二,尤其是武則天死后不久的后宮女人們,更是想繼承武則天遺志,登上皇帝的寶座。而李顯的昏昧懦弱,給了韋皇后及其他一些女性干政的機會
掌握大權后,韋后便千方百計地擴大韋氏家族的勢力,企圖造成韋氏家天下的形勢,外戚韋氏一族的勢力開始膨脹起來
但是,韋后并不因此滿足
盡管韋后處處仿效武則天,但畫虎不成反像貓
此時的大權其實掌握在武三思的手里,為了各自的目的,武三思與韋后共同策劃,將張柬之等人先是架空,最后將其殺害。武三思又與長期擔任武則天心腹筆桿的才女勾搭成奸,更是將昏聵的李顯玩弄于股掌之間。李顯對武三思的信賴不亞手對韋后的信賴。韋后和李顯并排聽政后,回到后官,韋后便常常和武三思在皇帝的龍床上下棋,李顯在一旁觀戰(zhàn),與他們一起嬉戲調(diào)笑
除了韋后和武三思等人,想要當皇帝的還有諸位公主。在整個李顯統(tǒng)治時期,整個李姓皇室仿佛是陰盛陽衰,李顯的四個兒子都很懦弱,而八個女兒卻很活躍,尤其是韋后親生的長寧、安樂公主最為活躍,安樂公主甚至要開創(chuàng)皇太女的先例。這樣,韋后、武三思把持朝政,韋后、武三思、安樂公主、上官婉兒以及宰相宗楚客等相互勾結(jié),沆瀣一氣,形成了李顯統(tǒng)治時期極度腐敗的政治
面對這種情況,一度頹廢的太子李重俊終于奮起抗爭,殺掉了武三思,但自己也被反戈一擊的士兵殺死。李顯便立10歲的兒子李重茂為太子
懦弱的李顯和擅權的韋后,將唐朝的國力弄得日漸衰落,給一直虎視眈眈的突厥和吐善提供了侵擾的機會。公元706年,突厥進攻唐軍,深入內(nèi)地,吐蕃也起兵響應。在大兵壓境的形勢下,李顯不得不于公元707年,將養(yǎng)女金城公主下嫁給吐蕃贊普,總算暫時獲得了西部邊境的安寧。自太宗以來在西域苦心樹起的大唐國威,一落千丈。國勢的衰微,并沒能讓李顯清醒,而是整日和韋后等沉湎于奢糜享樂之中
公元710年,韋后和安樂公主出于各自的政治目的,共同策劃,下毒將李顯毒死。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