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陳友諒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十四世紀中葉,黃河泛濫,大量百姓無家可歸淪為災民,當時吏治腐敗,稅賦繁雜,災民不但要受黃河之災,還要被貪官污吏剝削,于是一句歌謠便流傳開了"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帝國覆滅,就只等一個導火索。
至正十一年(1351),導火索出現(xiàn)了,元朝征發(fā)壯丁十五萬人治理黃河,但管理的官吏卻大肆克扣民工的伙食錢,就在這時,歌謠預言的事情發(fā)生了,一個獨眼石人被挖了出來,轟轟烈烈的元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了。
元末最大的幾只起義軍,便是割據(jù)南方的朱元璋、陳友諒和張士誠,朱元璋在北伐之前擊敗了陳友諒,接著轉(zhuǎn)身滅了張士誠,最后統(tǒng)一南方后才開始揮師北伐,其中朱元璋和陳友諒的決戰(zhàn)可以說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戰(zhàn),陳友諒死,南方形勢可以說大局已定。而在南方起義軍內(nèi)戰(zhàn)之時,蒙元政府卻毫無動作,坐視朱元璋擊敗陳友諒統(tǒng)一南方,這是為何?
我們先來理清朱元璋與陳友諒爭霸的時間線。至正二十年(1360),陳友諒稱帝,他的水師順著長江而下,攻破太平、采石兩座重鎮(zhèn),兵鋒直指應天,但卻在龍灣被朱元璋擊潰。之后兩年朱元璋轉(zhuǎn)守為攻,占領(lǐng)陳友諒大片地盤,至正二十三年(1363),陳友諒與朱元璋在鄱陽湖決戰(zhàn),陳友諒戰(zhàn)死,次年,武昌被朱元璋攻陷,陳友諒勢力滅亡,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滅張士誠。也就是說,陳友諒與朱元璋死磕的時間是五年,加上攻破張士誠的時間,共有從至正二十年(1360)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的八年時間,而這八年里蒙元政府在干什么呢?
至正二十年(1360),就在陳友諒稱帝的這一年,元朝漠北陽翟王阿魯輝帖木兒起兵叛亂,阿魯輝遣派使者對元順帝說:"以國璽授我,我當自為之!"次年,阿魯輝被平定,之后元朝宮廷內(nèi)部,皇太子和元順帝也因皇位爆發(fā)了激烈的政治斗爭,此時元政府的軍事被察罕帖木兒和孛羅帖木兒兩大軍閥把控,兩者雖都為元臣卻常年敵對,經(jīng)?;ハ嗾鞣?。
至正二十三年(1363)順帝引孛羅帖木兒入京,皇太子被迫出逃,孛羅帖木兒乘機把持朝政。而此時察罕帖木兒已死,其子擴廓帖木兒(王保保)繼承了他的軍隊和與孛羅帖木兒的仇恨。至正二十五年(1365)皇太子與王保保聯(lián)合并大敗孛羅帖木兒,太子回到了宮中,王保保被封左丞相,宮廷內(nèi)斗告一段落。之后王保保又被封為河南王,這也直接導致其與李思齊、張良弼等人在山東、河南、陜西混戰(zhàn),元順帝此時還懷疑王保保有異心,命皇太子率天下兵馬討伐王保保,蒙元這一場內(nèi)斗直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七月才宣告中止,但此時朱元璋不僅統(tǒng)一了南方,還在同年正月建立了大明王朝,發(fā)動了北伐。
梳理一下時間線,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蒙元政府并非是想坐視起義軍做大而不南下討伐,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從朱元璋與陳友諒爭霸一直到朱元璋北伐,這段期間蒙元政府都一直處于內(nèi)亂之中,而且還北方紅巾軍也給蒙元政府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在這種情況下,蒙元政府尚且不能平定北方,又如何南下討伐朱元璋等人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0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