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內(nèi)容除了大家在上學(xué)期間的歷史書可以學(xué)到一些,但其實在歷史的海洋中有許許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來挖掘,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guān)于長孫皇后臨終留給唐太宗什么囑托這一內(nèi)容。
自古以來歷史上有許多令人唏噓的故事,其中也包括唐朝的一段宮廷紛爭。李世民登基之后,一直對長孫皇后十分的敬重而且寵愛有加。長孫皇后也沒有辜負(fù)李世民的期望,她將后宮打理得井井有條,免去了李世民許多后顧之憂。
然而當(dāng)長孫皇后病重的消息傳到李世民耳中時,他立馬穿上盔甲,急匆匆地歸心似箭趕回長孫皇后的身邊。這種疼愛有加的表現(xiàn)讓人感動,但可惜的是,李世民并沒有聽從長孫皇后臨終前的遺言。這一決定直接導(dǎo)致了長孫一族滅頂之災(zāi)。
長孫皇后臨終前的遺言包括建議李世民以后要重用房玄齡,并對待長孫家族只要給予外戚應(yīng)有的恩惠就好,切不可給長孫無忌太多的實權(quán)。這樣做的目的是讓皇帝不要過多地關(guān)注長孫家族,以防悲劇發(fā)生。自古卸磨殺驢的事情比比皆是,長孫皇后這么做就是為了保住長孫家族。
不幸的是李世民沒有遵從長孫皇后的建議,導(dǎo)致了長孫家族的悲劇。這段歷史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愛情固然重要,但在處理國家大事時,應(yīng)當(dāng)顧全大局,聽取明智的建議,以免留下不可挽回的遺憾。
第一件事,長孫皇后建議李世民以后要重用房玄齡,對待長孫家族只要給予外戚應(yīng)有的恩惠就好,切不可給長孫無忌太多的實權(quán)。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皇帝不要注意力放在長孫家族的上面。自古卸磨殺驢的事情比比皆是。長孫皇后這么做就是為了保住長孫家族。
長孫皇后之所以如此的推薦房玄齡,就是希望自己死后,皇帝不要把實權(quán)交給自己的哥哥,她知道自己的哥哥對權(quán)力的欲望極高,如果長此以往,肯定會出事情。
在李世民登基的時候,長孫皇后就曾經(jīng)勸說李世民不要讓他哥哥做宰相,但是李世民看在長孫無忌才華出眾,還是堅持讓他做了宰相。長孫皇后病死后,皇帝更加傷心不已,為了彌補對長孫皇后的虧欠,李世民對子孫異族加以的重用。對長孫無忌更是越發(fā)的重用,一時間長孫無忌的權(quán)力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步,朝中地位無人能及。
不僅如此,李世民還將長孫無忌封為了托孤大臣,讓其盡心盡力的輔佐李治。后來李治登基之后,這時長孫皇后擔(dān)心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
但是長孫無忌和李世民是少時好友,而且為了這天下長孫無忌也立下赫赫戰(zhàn)功,李世民對他實在是太信任了,把自己的第九子李治交托給了他。
李治改立武則天為后,實則就是為了讓武則天去和王皇后斗,借此機會將王皇后背后的舅舅拉下馬來。不久之后,長孫無忌遭貶斥,長孫無忌被迫自縊。
李治為了將大權(quán)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刻意的啟用一批寒門子弟,極力的打擊了關(guān)隴貴族,一時間長孫一族首當(dāng)其沖。成為打擊的首要對象。
以上是本文關(guān)于長孫皇后臨終留給唐太宗什么囑托的所有內(nèi)容了。如果你對歷史人物感興趣,還希望了解更多關(guān)于歷史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話,我們強烈推薦你關(guān)注我們。
李世民的皇后端莊的長孫氏: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為唐太宗李世民皇后,關(guān)于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感情問題,很多人質(zhì)疑,很大的原因還是因為有些電視劇的渲染。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站著一個偉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極一時,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謀臣武將外,也與他賢淑溫良的妻子長孫皇后的輔佐是分不開的。長孫皇后是隋朝驍衛(wèi)將軍長孫晟的女兒,母親高氏之父高敬德曾任揚州刺史;長孫皇后生長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一整套正統(tǒng)的教育,形成了知書達(dá)禮、賢淑溫柔、正直善良的品性。
在長孫皇后年幼時,一位卜卦先生為她測生辰八字時就說她“坤載萬物,德合無疆,履中居順,貴不可言。” 長孫氏十三歲時便嫁給了當(dāng)時太原留守李淵的次子、年方十七歲的李世民為妻,她年齡雖小,但已能盡行婦道,悉心事奉公婆,相夫教子,是一個非常稱職的小媳婦,深得丈夫和公婆的歡心。李世民少年有為,文武雙全,十八歲時就單槍匹馬突入敵人陣營之中,救出身陷重圍的父親;二十歲時便有王者之風(fēng),能折節(jié)下士,疏財廣招天下豪杰;二十一歲隨父親李淵在太原起兵,親率大軍攻下隋都長安,使李淵登上天子寶座,成為大唐王朝的開國之主——唐高祖。
李淵稱帝后,封李世民為秦王,負(fù)責(zé)節(jié)制關(guān)東兵馬,數(shù)年之內(nèi),李世民就揮兵掃平了中原一帶的割據(jù)勢力,完成了大唐統(tǒng)一大業(yè);唐高祖因之加封他為天策上將,位置在其他諸王公之上。在李世民征戰(zhàn)南北期間,長孫王妃緊緊追隨著丈夫四處奔波,為他照料生活起居,使李世民在繁忙的戰(zhàn)事之余能得到一種清泉般溫柔的撫慰,從而使他在作戰(zhàn)中更加精神抖數(shù),所向無敵。
看來李世民心中的皇后之位,非長孫氏莫屬。
長孫皇后 - 唐太宗后
長孫皇后(601-636),長安人,祖先為北魏拓跋氏,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父親長孫晟隋時官至右驍衛(wèi)將軍。她從小愛好讀書,通達(dá)理儀,十三歲時嫁給李世民為妻。唐朝建立后,她被冊封為秦王妃。當(dāng)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的嫌隙日益加深之時,她對唐高祖盡心侍奉,對后宮嬪妃也殷勤恭順,極力爭取他們對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他們對秦王的誤解?!感溟T之變」前夕,她又對秦府幕僚親切慰勉,左右將士無不為之感動。李世民升儲登極以后,被立為皇后。
長孫皇后生性節(jié)儉,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夠用為限,從不鋪張。唐太宗知道她深明大義,因此,下朝以后經(jīng)常都要和她談起國家大事。但她卻很鄭重地說:「牝雞司晨,惟家之索。我是婦道人家,怎能隨意議論國家大事?」太宗不聽,還是對她說得滔滔不絕,但她始終卻沉默不語。
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和唐太宗為布衣之交,又在唐朝建立前后和玄武門之變中立有大功,因此,太宗把他視為知己,打算任他為宰相,執(zhí)掌朝政?;屎舐犝f后,就對太宗說:「妾既被立為皇后,尊貴已極,我實在不想讓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漢朝的呂后、霍光之家,可為前車之鑒。所以,我請您千萬不要把兄長任為宰相。」在長孫皇后的再三阻擋下,唐太宗只給長孫無忌加開府儀同三司這樣的虛銜。
長孫皇后所生的長樂公主,被唐太宗視為掌上明珠。因此,在公主出嫁之時,唐太宗賞賜的物品要比唐高祖的女兒長公主出嫁的物品多出一倍有余。為此,魏征當(dāng)面向唐太宗提出異議。下朝后,唐太宗把魏征的不同意見,轉(zhuǎn)告皇后,長孫氏當(dāng)即便深有感觸地說:「我以前聽說陛下對魏征很器重,但并不了解其中緣故。今天我聽了他的諫言之后,才真正明白他是一位十分正直的社稷之臣。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請陛下深思這個道理,那就是天下的最大幸運了。」
貞觀八年(634),長孫皇后同唐太宗一起去九成宮(在今陜西麟游)避暑時,身染疾病,且愈來愈重,服用了很多藥物,但病情卻并未緩解。這時,在身邊服侍的太子李承干就向母親提請用赦免囚徙和度人入道等方法,乞求保佑,但卻遭到皇后的堅決拒絕。她說:「大赦是國家的大事,佛、道二教也自有教規(guī)。如果可以隨便就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就必定會有損于國家的政體,而且也是你父皇所不愿意的。我豈能以一婦人而亂天下之法?!固勇犃T,便不敢向太宗奏告,只是把他母親的話告訴了房玄齡,房玄齡又轉(zhuǎn)告給了太宗。太宗聽后,感動得涕淚交流,泣不成聲。
貞觀十年(636)六月,長孫皇后彌留之際,與唐太宗最后訣別。她用盡氣力對太宗說:「我的家族并無甚么大的功勛、德行,只是有緣與皇上結(jié)為姻親,才身價百倍。要想永久保持這個家族的名譽、聲望,我請求陛下今后不要讓我的任何一個親屬擔(dān)任朝廷要職,這是我對陛下最大的期望。我活著的時候?qū)也]有絲毫功績,所以死后也千萬不要厚葬,僅因山而葬,不起墳?zāi)?,不用棺槨,所須器物,都用木、瓦制作,儉薄送終。如能這樣,就是陛下對我的最大紀(jì)念?!拐f完不久,就死在后宮立政殿。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
唐朝后妃建制
皇太后,皇后,三夫人(貴妃,淑妃,德妃),九嬪(昭儀,昭容,昭嬡,修儀,修容,修嬡,充儀,充容,充嬡),二十七世婦(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八十一御女(寶林,御女,才女各二十七人),玄宗時增四妃:賢妃,惠妃,麗妃,華妃。
唐太宗能成為千古一帝,開創(chuàng)李唐江山和「貞觀之治」的成功,和長孫皇后的幫助是分不開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04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涼國公主:唐睿宗李旦第五女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