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歷史除了課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還有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和歷史小知識是鮮為人知,所以接下來小編就為廣大喜愛歷史的小伙伴們講講關(guān)于唐太宗思念長孫皇后望陵毀觀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在追思妻子的過程中,深刻理解到魏征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顧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親。于是他哭著下令拆掉了層觀。盡管這樣的行為是違背禮教傳統(tǒng)的,卻是一個天子的真情流露。
在當(dāng)時以孝為先,“夫不祭妻”的時代里,李世民對妻子的思念被人嘲弄譏諷也是理所當(dāng)然。作為封建帝王,他對此禮制并不會不知,但卻毫不避諱建層觀,望昭陵,甚至還拉著大臣一起懷念。這只能說他的情深意切,情難自己了。
層觀雖然被拆除了,但李世民對愛妻的思念卻并沒有因此而停止,反而越發(fā)洶涌難以自控。在一次回詔中,公然向大臣傾訴自己在喪偶之后,心慮恍惚,當(dāng)食忘味,中宵廢寢的悲苦情境。
李世民對妻子的深情懷和對禮制的違背,展現(xiàn)了他作為一位天子的真實情感,也成為后世傳頌的佳話。
《新唐書●魏征傳》:文德皇后既葬,帝即苑中作層觀,以望昭陵,引徵同升,徵孰視曰:“臣眊昏,不能見?!钡壑甘局缭唬骸按苏蚜晷??”帝曰:“然?!贬缭唬骸俺家詾楸菹峦I(xiàn)陵,若昭陵,臣固見之。”帝泣,為毀觀。
《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四》:太宗葬文德皇后于昭陵,上念后不已,乃于苑中作層觀,以望昭陵。嘗引魏征同登,使視之,征熟視之曰:“臣昏毛,不能見?!鄙现甘局髟唬骸耙詾楸菹峦I(xiàn)陵,若昭陵,則臣故見之矣?!鄙掀瑸橹畾в^。
《答魏徵手詔》:但頃年以來,禍釁既極,又缺嘉偶,荼毒未幾,悲傷繼及。凡在生靈,孰勝哀痛,歲序?qū)疫w,觸目摧感。自爾以來,心慮恍惚,當(dāng)食忘味,中宵廢寢。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唐太宗思念長孫皇后望陵毀觀是怎么回事?的全部內(nèi)容了,小伙伴如果覺得不錯,還想要了解更多有關(guān)歷史類的相關(guān)的小知識、小趣聞和人物故事的話,歡迎大家關(guān)注我們。
讓唐太宗總是眺望遠(yuǎn)方的正是他心愛的長孫皇后,在長孫皇后去世之后唐太宗便讓人修建了一座高臺,并時不時的登上高臺眺望在北方的九嵕山,那里是他的陵寢,那里也埋葬著他最愛的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作為唐太宗的發(fā)妻,性情溫婉且知書達(dá)理,即便是深受寵愛位居皇后都沒有恃寵生嬌,將后宮打理的僅僅有條。長孫皇后性情十分溫和,雖然年幼時寄人籬下,但是長孫皇后卻能摒棄過去的恩怨為長孫安業(yè)求情,甚至在很多時候長孫皇后都會在唐太宗身邊進(jìn)行勸誡,由此可見長孫皇后可以稱得上是一代賢后。作為一代明君的唐太宗最喜歡的就是像長孫皇后一般明事理的女子,加上長孫皇后常年的陪伴,兩人的感情也隨著年齡日益加深。
而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貞觀八年長孫皇后同唐太宗到行宮避暑,卻身染重病不治身亡,這對于唐太宗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是唐太宗還是遵循長孫皇后的遺愿將其葬入昭陵,而唐太宗自此再未立后。為了懷念愛妻唐太宗便讓人在宮中建立一座高臺,每當(dāng)思念長孫皇后或者有一些煩悶困擾時便登上高臺,眺望北方的陵寢,眺望自己在遠(yuǎn)方的發(fā)妻來緩解內(nèi)心的思念和煩悶。
唐太宗在戰(zhàn)場上摸爬滾打一生,作為一位明君開啟貞觀之治,作為丈夫又對自己的發(fā)妻真心相對,在發(fā)妻去世之后還能念念不忘,也是古代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男人。
唐朝的第二代皇帝李世民于貞觀初年親自選定了位于九峻山的昭陵墓地,費(fèi)時十三年,進(jìn)行陵園修建。貞觀十年(公元六三六年),太宗的文德皇后長孫氏逝世,冬十一月首葬于此。十三年后,即貞觀二十三年太宗逝世,當(dāng)年八月與文德皇盾合葬,后墓至此封固,營陵工程隨后結(jié)束。
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合葬墓,是關(guān)中唐18陵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F(xiàn)在,人們站在昭陵之前,就可以看到廡廊中的"昭陵六駿",此六駿是李世民經(jīng)常騎的六匹戰(zhàn)馬,象征著唐太宗的赫赫武功。自從秦漢以來,皇家陵墓一般是積土為陵,或者將山挖空,在山體內(nèi)建造陵墓,但唐昭陵不同,它是依山而建,開創(chuàng)了唐代帝王墓葬的建筑風(fēng)格。那么李世民為什么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史料記載,唐太宗貞觀十年,唐太宗的皇后長孫氏病危,臨終之時,對唐太宗叮囑后事說:"今死,不可厚費(fèi)。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圣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fèi)天下,為有識者笑。但請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則是不忘妾也。"唐太宗遵照長孫皇后的遺言,在皇后崩后,把她臨時安厝在九嵕山新鑿之石窟,陵名昭陵。并決定把昭陵也作為自己的歸宿之地,等他駕崩后與皇后合葬。
從這些記載來看,"因山而葬"的想法是長孫皇后提出來的,唐太宗因深愛著自己的皇后,便把自己的陵墓也建在這里,與長孫氏合葬。但唐太宗曾說過這么一段話:"皇后節(jié)儉,遺言薄葬,以為'盜賊之心,止求珍貨,既無珍貨,復(fù)何所求',朕之本志,亦復(fù)如此。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已有。今因九嵕山為陵,鑿石之工才百余人,形具而已,庶幾奸盜息心,存沒無累。當(dāng)使百世子孫奉以為法。"這里所說的"朕之本志,亦復(fù)如此",其實指的就是"因山為陵"并選擇九嵕山作為他和皇后的陵墓,都是由他決定和選定的。
唐昭陵"因山而建"的想法到底是誰提出來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很確定,長孫皇后的想法一定對唐太宗的選擇有重要的影響。而且唐昭陵背靠山,山勢之后又有水環(huán)繞,前面一馬平川,豁亮開闊,寓意天下太平,其風(fēng)水為中國歷代帝陵之最佳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04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長孫皇后父親死后把她趕出家門的是誰
下一篇: 曹操取消寒食節(ji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