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歷史除了課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還有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和歷史小知識是鮮為人知,所以接下來小編就為廣大喜愛歷史的小伙伴們講講關(guān)于中國古代著名美食家有哪些代表人物。
孔子、伊尹、蘇軾,他們一個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一個是中華廚祖,中原菜系的創(chuàng)始人,一個則是著名的文學家,但是他們共同點是他們都是中國歷史上的美食家。他們對于美食的熱愛和對于烹飪的獨特見解,影響著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傳承。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中國最早的美食家之一??鬃犹岢鲞^“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美食原則,這句話一直影響著中國兩千多年飲食文化的傳承。
伊尹是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是中華廚祖,中原菜系的創(chuàng)始人。他德才兼?zhèn)?,由廚入宰,不但是一個資深美食家,還靠對美食的獨特見解得到了商湯的賞識,并輔佐商湯成就帝業(yè),立下了汗馬功勞。
蘇軾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也是一名美食大家。蘇東坡愛吃、懂吃在歷史上是人盡皆知的。他不僅僅是一個美食家,還親手烹制美食,并為這些美食賦詞作詩。如東坡肘子、東坡肉、東坡羹等等,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美食,成為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傳世名菜。
這些歷史上的美食家與文化名人,他們的烹飪技藝和美食見解成為了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對于中國飲食文化的傳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們所倡導的美食原則以及創(chuàng)造的特色美食,一直影響著中國飲食文化的發(fā)展和傳承。
蘇軾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也是一名美食大家。蘇東坡愛吃、懂吃在歷史上是人盡皆知的,他不光吃,他還親手烹制美食,以“東坡”二字命名的菜品有很多,而且都是名菜,如東坡肘子、東坡肉、東坡羹等等,還為這些美食賦詞作詩。宋人筆記小說里也有許多關(guān)于蘇軾發(fā)明美食的記載,這在歷史上是有其一無其二的。
明末清初的李漁以戲劇家著稱,但實際上他博學多才,興趣廣泛,尤愛美食。他的美食家修養(yǎng),可以從《閑情偶寄》中的《飲饌部》看出來?!讹嬸偛俊贩秩?jié),不管是蔬食、谷食、肉食,還是烹制美食所需的各種材料的制作、食用,他都研究透徹,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李時珍著有《本草綱目》《奇經(jīng)八脈考》、《瀕湖脈學》等著作,不僅為中國藥物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世界醫(yī)藥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的發(fā)展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而現(xiàn)在許多養(yǎng)生食補藥房也都是從他的著作中流傳下來的。
詩圣杜甫雖然中年潦倒,但畢竟出身名門,幼時生活無憂,見多識廣。在他的詩歌里,對宮廷大餐、王公宴會、農(nóng)家小酌都有生動的描寫?!堕斷l(xiāng)姜七少府設(shè)鲙,戲贈長歌》一詩中描繪了吃生魚片時的情形;《病后過王倚飲贈歌》一詩中描寫了朋友招待其的一頓家常便飯;《贈衛(wèi)八處士》一詩中則是戰(zhàn)爭年代一頓簡單的宵夜……從杜甫的詩作中足以表明,杜甫是歷史上以詩歌表現(xiàn)中華美食的第一人。
陸游不僅是南宋著名的詩人,還是一位精通烹飪的大師。在他的詩詞中,詠嘆佳肴的詩作足有上百首,記述了當時吳中(今蘇州)和四川等地的各種佳肴美饌,其中有不少是對于飲食的獨到見解。
袁牧是清代著名的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也是一位美食家。他自己吃,也帶動身邊的人吃,而且吃了還要寫下來,其著作《隨園食單》就是清朝一部系統(tǒng)地論述烹飪技術(shù)和南北菜點的重要著作,至今仍是是廚藝界的經(jīng)典,被翻譯成多種文字遠播海外。
曹操是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他精兵法、善詩歌、抒抱負,更喜美食,每以青梅煮酒,佳肴佐味。曾因其愛吃一道以雞精制的菜肴,而為此菜賦名“曹操貢雞”。并且根據(jù)汪師韓的《文選理學權(quán)輿》所言,《文選》注所引群書中有魏武《四時食制》,也就是說,曹操可能在烹飪方面作過專門的研究,撰寫過專門的著作。
董小宛乃明末“秦淮八艷之一”,雖為名妓,卻才情滿腹,著有詩集《綠窗偶成》《楷書秋閨扇面詩拾壹首》《一柄象牙彩蝶》,和《彩蝶圖》《孤山感逝圖》《玉肌冰清圖》等畫作。
董小宛巧手慧心,做得一手好菜,她獨創(chuàng)的美食均以其姓命名,如“秦淮董糖”“董肉”等佳肴,至今仍流傳江南。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的關(guān)于中國古代著名美食家有哪些代表人物全部內(nèi)容了,如果您是歷史愛好者,并且渴望更多了解歷史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我們強烈建議您加入我們這個名為的社區(qū)。在這里,您將會得到海量歷史知識參考,深度解讀歷史事件,以及更加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探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05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