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上下5000年歷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學(xué)時期只能在課本中獲得有限的歷史知識,實際上,歷史是一個廣闊無邊的海洋,里面蘊含著無限的故事和奇聞異事。今天,我為大家準(zhǔn)備了一些關(guān)于寧國公主是誰:唐肅宗李亨次女的歷史內(nèi)容,來探索這個海洋中的一部分歷史。
在唐朝安史之亂的關(guān)鍵時刻,回紇人曾經(jīng)派出了精兵四千人日夜兼程趕來,幫助唐朝收復(fù)長安,這次合作不僅緩解了唐朝的軍事壓力,也增進(jìn)了雙方的友好關(guān)系?;丶v英武可汗娶唐朝寧國公主為妻,也是對雙方聯(lián)姻的一種重要延續(xù)和強化。
回紇英武可汗與寧國公主的婚姻不僅是兩國關(guān)系的親密合作,更是對國際和平與友好的一種見證。在當(dāng)時亂世之中,這樣的聯(lián)姻成為了一種維系民族和睦和世界和平的重要紐帶。唐朝和回紇的聯(lián)姻不僅成功地平息了安史之亂,也為兩國長久的友好合作奠定了基礎(chǔ)。
唐朝宗室敦煌王李承寀迎娶回紇毗伽公主(回紇英武可汗女)為妃,唐朝便以寧國公主嫁英武威遠(yuǎn)可汗為可敦(可汗之妻)。回紇可汗不坐著,而是站起接受詔書與冊命,以公主為可敦。
寧國公主嫁給回紇可汗不久,回紇可汗去世。按照回紇人風(fēng)俗,沒有生下子女的未亡人是要殉葬的。寧國公主說:“我們中原的律法,丈夫死后便要為丈夫服喪,早晚哭悼一次,三年后便可以脫下喪服。你們回紇娶媳婦,必是仰慕中原的禮法,如果依從了你們回紇的禮法,又何須不遠(yuǎn)萬里求親?”
之后寧國公主返回唐朝京城。不過,當(dāng)年榮王的女兒與寧國公主一起到回紇,寧國公主返回唐朝后,榮王女嫁給新的回紇可汗為可敦,被回紇人稱為小寧國公主。
蕭國公主,始封寧國。下嫁鄭巽,又嫁薛康衡。乾元元年,降回紇英武威遠(yuǎn)可汗,乃置府。二年,還朝。貞元中,讓府屬,更置邑司。
《舊唐書》:“冊回紇可汗女為毗伽公主”“燉煌王承寀自回紇使還,拜宗正卿;納回紇公主為妃”“遣故邠王男承采,封為敦煌王,將軍石定番,使于回紇,以修好征兵。及至其牙,可汗以女嫁于承采”。
乾元元年五月壬申朔,回紇使多亥阿波八十人,黑衣大食酋長閣之等六人并朝見,至閣門爭長,通事舍人乃分為左右,從東西門并入。六月戊戌,宴回紇使于紫宸殿前。齋蕃日秋七月丁亥,詔以幼女封為寧國公主出降。其降蕃日,仍以堂弟漢中郡王李瑀為特進(jìn)、試太常卿、攝御史大夫,充冊命英武威遠(yuǎn)毗伽可汗使;
以堂侄左司郎中李巽為兵部郎中、攝御史中丞、鴻臚卿,副之,兼充寧國公主禮會使。特差重臣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右仆射、冀國公裴冕送至界首。癸巳,以冊立回紇英武威遠(yuǎn)毗伽可汗,上御宣政殿,漢中王瑀受冊命。甲午,肅宗送寧國公主至咸陽磁門驛,公主泣而言曰:“國家事重,死且無恨!”上流涕而還。及瑀至其牙帳,毗伽闕可汗衣赭黃袍,胡帽,坐于帳中榻上,儀衛(wèi)甚盛,引瑀立于帳外,謂瑀曰:“王是天可汗何親?”瑀曰:“是唐天子堂弟?!庇謫枺骸坝谕跎狭⒄邽檎l?”瑀曰:“中使雷盧俊?!笨珊褂謭笤唬骸爸惺故桥蔚孟蚶删狭??”雷盧俊竦懼,跳身向下立定?,r不拜而立。
可汗報曰:“兩國主君臣有禮,何得不拜?”瑀曰:“唐天子以可汗有功,故將女嫁與可汗結(jié)姻好,比者中國與外蕃親,皆宗室子女,名為公主。今寧國公主,天子真女,又有才貌,萬里嫁與可汗??珊故翘萍姨熳优?,合有禮數(shù)。豈得坐于榻上受詔命耶!”可汗乃起奉詔,便受冊命。翼日,冊公主為可敦,蕃酋歡欣曰:“唐國天子貴重,將真女來?!爆r所送國信繒彩衣服金銀器皿,可汗盡分與衙官、酋長等。及瑀回,可汗獻(xiàn)馬五百匹、貂裘、白赩。
八月,回紇使王子骨啜特勒及宰相帝德等驍將三千人助國討逆。肅宗嘉其遠(yuǎn)至,賜宴,命隨朔方行營使仆固懷恩押之。
九月甲申,回紇使大首領(lǐng)蓋將等謝公主下降,兼奏破堅昆五萬人,宴于紫宸殿,賜物有差。十二月甲午,回紇使三婦人,謝寧國公主之聘也,賜宴紫宸殿。
.......乾元二年......夏四月,回紇毗伽闕可汗死。長子葉護(hù)先被殺,乃立其少子登里可汗,其妻為可敦。六月丙午,以左金吾衛(wèi)將軍李通為試鴻臚卿、攝御史中丞,充吊祭回紇使。毗伽闕可汗初死,其牙官、都督等欲以寧國公主殉葬。公主曰:“我中國法,婿死,即持喪,朝夕哭臨,三年行服。今回紇娶婦,須慕中國禮。若今依本國法,何須萬里結(jié)婚。”
在本文中,我們已經(jīng)詳細(xì)闡述了有關(guān)寧國公主是誰:唐肅宗李亨次女的全部內(nèi)容。如果你對歷史相關(guān)事件充滿了好奇心,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內(nèi)容,我們極力推薦你瀏覽我們的,我們會定期推出各種歷史類文章,涵蓋了不同領(lǐng)域。
和政公主(729年―764年),唐肅宗李亨第三女(墓志作第二女,然墓志中和政稱寧國公主為姊,則寧國長于和政,又史書中稱寧國為肅宗 *** ,則寧國之上至少還有一女。和政當(dāng)行三),母章敬皇后吳氏,唐代宗同母妹。生于開元十七年(729年),逝世于廣德二年(764年),以敏惠純孝著稱。
生母為章敬皇后吳氏(?--730年):漢族,濮州濮陽(今濮陽)人,吳令之女、唐肅宗李亨的皇后、唐代宗李豫之母。
開元十三年,以父罪沒入掖庭,唐肅宗李亨當(dāng)時被冊封位忠王,唐玄宗見忠王左右沒有侍女,所以命令將軍高力士選掖庭當(dāng)中的宮人賜給李亨,而吳氏就被選入其中。因為她容貌端莊,性格謙和,越來越受李亨的喜愛。開元十四年,生下李豫即代宗皇帝。
唐代宗李豫即位,追尊吳氏為章敬皇太后,附葬建陵。
真正的皇帝骨肉和親的主要有
一、寧國公主
《新唐書列傳第八》中記載:蕭國公主,始封寧國。下嫁鄭巽,又嫁薛康衡。乾元元年,降回紇英武威遠(yuǎn)可汗,乃置府。二年,還朝。貞元中,讓府屬,更置邑司。
唐肅宗李亨,在安史之亂中即位,即至德元年(756)。他是個嚴(yán)肅的皇帝,對女兒們管教很嚴(yán)。而寧國公主是個苦命人。她嫁了二次(即鄭巽、薛康衡),都很快做了寡婦。后來為了長久地籠絡(luò)回紇人,又把她嫁給快要死的老可汗。寡婦出嫁,而且還是當(dāng)王妃,這也反映了當(dāng)時的婚姻開放程度可見一斑。可是,寧國公主嫁出不到半年,老可汗就歸天了。按照回紇人風(fēng)俗,未亡人是要殉葬的?!顿Y治通鑒》記載:回紇欲以寧國公主為殉。公主曰:“回紇慕中國之俗,故娶中國女為婦。若欲從其本俗,何必結(jié)婚萬里之外邪!”然亦為之剺面而哭。寧國公主不愧是大唐出來的正宗皇女,深受女權(quán)思想影響,不肯殉葬而自毀容貌用來替代。第二年,在寧國公主的萬般懇求下,唐肅宗派人接她回到京城。不過,她的陪嫁中有皇室宗親的女兒,稱“小寧國公主”,給老可汗做妃?;丶v人不放她走。老可汗死后,按照漢族人不齒的回紇“風(fēng)俗”,又改嫁給老可汗的兒子。
回紇出兵助唐庭恢復(fù)兩京立下了汗馬功勞,唐肅宗感激之余,將女兒寧國公主嫁給了回紇葛勒可汗。肅宗這樣做,本來是希望通過賜婚重申與回紇間的宗藩關(guān)系,哪知道葛勒可汗并不買賬,對冊禮使者相當(dāng)傲慢,甚至要冊禮使以見國君之禮向自己叩拜。在唐使的斡旋下,葛勒可汗這才勉為其難接受了冊禮。
唐德宗在位時,回紇武義成功可汗“使使者獻(xiàn)方物”。原來,武義成功可汗(唐德宗冊封)遣使表示愿為藩臣,垂發(fā)不剪,以待唐朝冊封是有原因的:他的可汗是政變所得,急著向唐廷表忠心是希望盡快得到唐庭冊封,使得可汗之位合法化,因此顯得特別有誠意。回紇此舉正中唐廷下懷,唐德宗當(dāng)即命人“赍公主畫圖賜可汗”(《新唐書》)。
貞元四年(788)十月,回紇宰相親自率人前往長安迎親,做了唐廷女婿的武義成功可汗上書泰山大人表忠心道:“昔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請以兵除之……”。
這半個兒子真給力,唐德宗樂不可支,冊封武義成功可汗為長壽天親毗伽可汗,咸安公主為智惠端正長壽孝順可敦。
歷史證明,唐德宗是個毒舌男。長壽可汗不長壽,得了封號一年就病逝,新婦咸安公主不得不按照回紇“收繼婚”的制度,改嫁新繼位的忠貞可汗。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三個月后忠貞可汗中毒而死,其子奉誠可汗繼立。按照風(fēng)俗,咸安公主又改嫁奉誠可汗為妻。
好不容易過了五年安穩(wěn)日子,貞元十一年(795)奉誠可汗也掛了。因身前無子,唐廷冊其重臣骨咄祿被大唐冊立為懷信可汗,咸安公主迫不得已再一次換了丈夫。
在短短七年多的時間內(nèi),咸安公主先后嫁了長壽天親、忠貞(長壽天親之子)、奉誠(忠貞之子)、懷信四任可汗,創(chuàng)下了中原王朝公主歷嫁兩姓、三輩、四任可汗的“收繼婚”歷史紀(jì)錄,其中的酸楚甘苦只有自己知道了。
萬幸的是,不管回紇政權(quán)如何更迭,咸安公主的可敦之位始終安如磐石。此后,直到元和三年(808)咸安公主在回紇因病去逝,將畢生心血奉獻(xiàn)給了唐廷與回紇的和親友好事業(y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05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長孫皇后稱為千古賢后原因揭秘
下一篇: 咸宜公主怎么成了楊貴妃的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