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在上學(xué)期間可能已經(jīng)學(xué)過一些歷史知識,但是歷史的深度和廣度遠(yuǎn)遠(yuǎn)超出了我們的課本范圍。歷史中有無數(shù)精彩的故事,等待我們?nèi)ネ诰蚝桶l(fā)現(xiàn)。今天,我為大家搜集了關(guān)于朱瞻墺人物介紹:明仁宗朱高熾第七子的歷史知識,趕快來看看吧。
朱瞻墺是明朝仁宗昭皇帝的第七個兒子,出生于永樂七年正月十三日(1409年1月28日)。在永樂二十二年十月十一日,他受冊封為淮王。宣德四年八月初三日,他被封為廣東韶州府的藩王。然而,由于韶關(guān)地區(qū)“多瘴癘”,朱瞻墺于正統(tǒng)元年(1436年)正月初一日遷往江西的饒州府。
朱瞻墺深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被稱謂靖王。他在正統(tǒng)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1446年11月30日)因疾病過世,享年三十八歲。
朱瞻墺是賢妃李氏的兒子,他的一生經(jīng)歷了封王、藩國遷徙等多種變遷。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的忠誠和才華值得我們永遠(yuǎn)懷念。
宣德四年八月初三日之國廣東韶州府。正統(tǒng)元年正月初一日,移國江西之饒州府。正統(tǒng)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1446年11月30日)以疾薨,享年三十有八。
子男三:祁銓,封淮世子;祁鑌,封鄱陽王,祁鉞,封永豐王。女三人。以正統(tǒng)十二年五月十二日,葬于鄱陽縣韓山之原。王賦性忠厚,賢明孝友,著聞宗室。
本文涵蓋了關(guān)于朱瞻墺人物介紹:明仁宗朱高熾第七子的所有內(nèi)容,希望能夠為讀者們提供有關(guān)該主題的全面了解。如果您對歷史人物及歷史相關(guān)知識感興趣,我們強(qiáng)烈建議您關(guān)注我們的,我們提供豐富多彩的歷史內(nèi)容,包括歷史事件、歷史名人、歷史文化等等。
秦懷王朱志均,秦康王朱志(土挈),周定王朱橚,肅康王朱瞻焰,遼王朱貴烚,寧獻(xiàn)王朱權(quán),韓恭王朱沖(火或),沈康王朱佶焞,楚莊王朱孟烷,蜀靖王朱友堉,代隱王朱仕壥,谷王朱橞,趙惠王朱瞻塙,襄憲王朱瞻墡,荊憲王朱瞻堈,梁莊王 朱瞻(土自),永興恭憲王朱志墣,魯靖王朱肇?zé)悾犚百翼樛踔焯?,鄒平莊靖王朱泰塍,安丘靖恭王朱泰坾,樂陵恭惠王朱泰,東阿端懿王朱泰壄,保安悼順王朱志垌,興平恭靖王朱尚烐,永壽安惠王朱志埴,羅江王朱友垱,富平王朱志璨,宜川莊靖王朱志堢,郃陽惠恭王朱公鏜,汧陽端懿王朱公鏳,晉王朱濟(jì)熿,平陽王朱美圭,寧化懿簡王朱濟(jì)煥,慶成恭僖王朱美埥,永和昭定王朱濟(jì)烺,廣昌悼平王朱濟(jì)熇,廣昌安僖王朱美堅,聞喜王朱美塤,和順王朱美增。
秦王府:王府在西安府(今陜西西安)。秦王朱志均,死于宣德元年,因為未婚無子,繼封者是其三弟富平王朱志?。
晉王府:王府在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宣德元年、二年的晉王為朱濟(jì)熿,宣德二年朱濟(jì)熿因結(jié)交朱高煦被廢,圈禁。宣德十年,由其其侄朱美圭襲封晉王。
周王府:王府在開封府(今河南開封)。周王朱橚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死于洪熙元年,但其長子朱有燉直到正統(tǒng)元年才準(zhǔn)予襲封周王。
楚王府:王府在武昌府(今湖北武漢)。楚王朱孟烷。
蜀王府:王府在成都府(今四川成都)。蜀王朱友堉,死于宣德六年,無子。繼封者為其三弟羅江王朱友垱。朱友垱死于宣德九年,無子。繼封者為其五叔保寧王悅?。
代王府:王府在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代王朱桂,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死于正統(tǒng)十三年。
肅王府:王府在蘭州(今甘肅蘭州)。肅王朱瞻焰。
遼王府:王府在荊州府(今湖北荊州)。遼王朱貴烚。
慶王府:王府在寧夏衛(wèi)(今寧夏銀川)。慶王朱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
寧王府:王府在南昌府(今江西南昌)。寧王朱權(quán),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
岷王府:王府在武岡州(今湖南武岡)。岷王朱楩,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
韓王府:王府在平?jīng)龈ń窀拭C平?jīng)觯?。韓王朱沖?。
沈王府:王府在潞州(今山西長治)。沈王朱模,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一子,死于宣德六年。繼封者為其長子武鄉(xiāng)王朱佶焞。
唐王府:王府在南陽府(今河南南陽)。唐王朱瓊烴,死于宣德元年。繼封者為其二弟朱瓊炟。
伊王府:王府在河南府(今河南洛陽)。伊王朱顒炔。
靖江王府:王府在桂林府(今廣西桂林)。靖江王朱佐敬。
漢王府:王府在樂安州(今山東惠民)。漢王朱高煦,明成祖朱棣次子。宣德元年八月因謀反削爵,焚死。
趙王府:王府在彰德府(今河南安陽)。趙王朱高燧,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死于宣德六年。繼封者為其次子朱瞻塙。
鄭王府:王府在鳳翔府(今陜西鳳翔)。鄭王朱瞻埈,明仁宗朱高熾次子。
越王府:王府在衢州府(今浙江衢州)。越王朱瞻墉,明仁宗朱高熾第三子。
襄王府:王府在襄陽府(今湖北襄樊)。襄王朱瞻墡,明仁宗朱高熾第五子。
荊王府:王府在建昌府(今江西南城)。荊王朱瞻堈,明仁宗朱高熾第六子。
淮王府:王府在韶州府(今廣東韶關(guān))?;赐踔煺皦?,明仁宗朱高熾第七子。
滕王府:王府在云南府(今云南昆明)。滕王朱瞻塏,明仁宗朱高熾第八子。
梁王府:王府在安陵州(今湖北鐘祥)。梁王朱瞻垍,明仁宗朱高熾第九子。
衛(wèi)王府:王府在懷慶府(今河南沁陽)。衛(wèi)王朱瞻埏,明仁宗朱高熾第十子。
終明世,共有八十三親王。其中明太祖封二十四王(一王后為帝系,七王被廢或自盡、兩王絕嗣),明惠宗封四王(一王為追封,三王被廢),明成祖封二王(廢一王),明仁宗封九王(追封一王,絕嗣四王,廢一王),明宣宗封一王(后即位為明代宗),明英宗封七王(追封一王、廢一王、絕嗣二王),明憲宗封九王(絕嗣六王),明孝宗封一王(追封),明世宗封六王(一王即位為明穆宗,追封四王),明穆宗封二王(追封一王),明神宗封七王(追封三王),明光宗封六王(一王即位為明思宗,追封五王),明思宗封五王(追封三王)。
明朝共計實封親王六十三位,追封親王二十位(指始封王而言,不包括世子、世孫繼位、或旁支入繼后追贈的親王)。實封親王中,十六位親王因事被廢、除封(晉王、周王、代王、岷王重新復(fù)封,齊王、谷王復(fù)而再廢。岷、荊、唐府有親王因事被廢,由世子或旁支繼位,因未除封而未計入),十四位親王因絕嗣而除封。至崇禎朝明亡,共計有親王三十三位。南明三帝及監(jiān)國魯王實封二王、追封六王。
明代各王府先后封624位郡王,其中秦府封15郡王(南明另封1郡王),晉府封28郡王,燕府封1郡王(后升為親王),周府封75郡王,楚府封20郡王(南明封1王),齊府封3郡王(后均廢為庶人),魯府封23郡王,蜀府封21郡王,代府封29郡王,肅府封10郡王,遼府封24郡王,慶府封20郡王,寧府封11郡王,岷府封27郡王,谷府封1郡王(后廢為庶人),韓府封36郡王,沈府封28郡王,唐府封19郡王,伊府封8郡王,漢府封8郡王(后均廢為庶人),趙府封17郡王,鄭府封15郡王,襄府封13郡王,荊府封14郡王,淮府封17郡王,德府封19郡王,崇府封7郡王,吉府封7郡王,淮府封17郡王,徽府封24郡王,益府封40郡王,衡府封14郡王,榮府封8郡王,潞府封1郡王,福府封2郡王,桂府封2郡王。潭、湘、安、郢、梁、秀、興、岐、雍、壽、汝、涇、景、瑞、惠等府僅傳一世,未分封郡王。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熾長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永樂九年被祖父明成祖朱棣立為皇太孫,數(shù)度隨成祖征討蒙古。洪熙元年即位。宣德元年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他和其父一樣,比較能傾聽臣下的意見,聽從閣臣楊士奇、楊榮等建議。明宣宗當(dāng)政十年,重點在治理內(nèi)政方面。主動從交阯撤兵,節(jié)省了財力,減輕了人民的負(fù)擔(dān),促進(jìn)了中國各族人民與交阯的交流。派遣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宣宗整頓統(tǒng)治機(jī)構(gòu),在用人方面限制入仕人數(shù),實行保舉和欠任。宣宗實行了一些減輕民困的措施。宣德帝又是一個喜歡射獵、美食、斗促織(蟋蟀)的皇帝。宣德十年,朱瞻基死于乾清宮,時年38歲,謚號憲天崇道英明神圣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廟號宣宗。葬北京昌平景陵。
衛(wèi)恭王朱瞻埏(1417年1月9日-1439年1月3日),明仁宗朱高熾的第十子,明宣宗朱瞻基的異母弟,生母貴妃郭氏。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被封為衛(wèi)王,正統(tǒng)三年(1439年)去世,謚為衛(wèi)恭王,死后無子,被削除。
家庭成員:
祖父:明成祖朱棣。
祖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父親:明仁宗朱高熾。
母親:貴妃郭氏。
哥哥:明宣宗朱瞻基、鄭靖王朱瞻埈、越靖王朱瞻墉、蘄獻(xiàn)王朱瞻垠、襄憲王朱瞻墡、荊憲王朱瞻堈、淮靖王朱瞻墺、滕懷王朱瞻塏、梁莊王朱瞻垍。
姐妹:嘉興公主、慶都公主、清河公主、德安公主、延平公主、德慶公主、真定公主。
一、朱棣(4個):
1、仁宗朱高熾,母仁孝慈懿誠明莊獻(xiàn)配天齊圣文皇后徐氏
2、漢王朱高煦,母仁孝慈懿誠明莊獻(xiàn)配天齊圣文皇后徐氏
3、趙簡王朱高燧(仁宗、漢王、趙簡王母俱為仁孝文皇后徐氏)
4、朱高爔,母不詳。幼殤,未封爵位。
二、朱高熾(10個):
1、朱瞻基,長子,明宣宗,母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啟圣昭皇后張氏
2、朱瞻埈,次子,鄭靖王,母賢妃李氏
3、朱瞻墉,三子,越靖王,母誠孝昭皇后張氏
4、朱瞻垠,四子,蘄獻(xiàn)王,母賢妃李氏
5、朱瞻墡,五子,襄憲王,母誠孝昭皇后張氏
6、朱瞻堈,六子,荊憲王,母順妃張氏
7、朱瞻墺,七子,淮靖王,母賢妃李氏
8、朱瞻塏,八子,滕懷王,母貴妃郭氏
9、朱瞻垍,九子,梁莊王,母貴妃郭氏
10、朱瞻埏,十子,衛(wèi)恭王,母貴妃郭氏
三、朱瞻基(2個):
1、長子 明英宗朱祁鎮(zhèn),孫皇后《明史》記載為宮人子。
2、次子 明代宗朱祁鈺,吳賢妃所生
四、朱祁鎮(zhèn)(9個):
1、明憲宗朱見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原名朱見濬,明英宗朱祁鎮(zhèn)長子,明朝第八位皇帝(1464-1487在位)。母孝肅皇后周氏。
2、德莊王朱見潾(1448年5月7日—1517年9月7日),初名朱見清,明英宗朱祁鎮(zhèn)第二子,明憲宗朱見深異母弟,母靖莊安穆宸妃萬氏,明朝第一代德王。
3、皇子朱見湜,母靖莊安穆宸妃萬氏;生于正統(tǒng)十四年七月十四日(1449年8月2日),死于景泰二年八月初五(1451年8月30日)。早卒,復(fù)辟后,不復(fù)追贈。
4、許悼王朱見淳,明憲宗朱見深異母弟,母端靖安和惠妃王氏,明朝第一代亦為唯一一代許王。
5、秀懷王朱見澍(1452年3月12日-1472年10月13日),明英宗朱祁鎮(zhèn)第五子,明憲宗朱見深異母弟,母莊靜安榮淑妃高氏。
6、崇簡王朱見澤,母孝肅皇后周氏;景泰六年(1455年)四月十六日生于南宮。
7、吉簡王朱見浚,母靖莊安穆宸妃萬氏;景泰七年六月初九日生。
8、忻穆王朱見治(1458年3月18日―1472年4月2日),明英宗朱祁鎮(zhèn)第八子,明憲宗朱見深異母弟,母靖莊安穆宸妃萬氏。
9、徽莊王朱見沛(1460年-1506年)。明英宗朱祁鎮(zhèn)第九子,明憲宗朱見深異母弟,母恭端莊惠德妃魏氏/恭莊端惠德妃魏氏。
五、朱祁鈺(1個):
懷獻(xiàn)太子朱見濟(jì)(1448年8月1日—1453年3月21日),朱祁鈺長子,母為杭皇后。朱見濟(jì)在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七月初二日出生,景泰三年四月乙酉(1452年5月11日)立為太子,次年十一月辛未(1453年12月18日)夭折 ,謚號懷獻(xiàn)太子。
天順元年(1457年)追廢為郕王世子。直至南明滅亡,朱見濟(jì)也沒再被承認(rèn)為太子。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朱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朱高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朱瞻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朱祁鎮(zhèn)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朱祁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06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隋煬帝的一生有哪四大歷史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