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歷史除了課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還有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和歷史小知識是鮮為人知,所以接下來小編就為廣大喜愛歷史的小伙伴們講講關(guān)于唐中宗李顯真的是被韋皇后毒死的嗎。
為了感謝當年不離不棄、鼓勵支持自己的韋皇后,李顯不遺余力地滿足她的各種要求,幾乎可以說是對她好到天上的星星都想摘下來送給她。至于韋皇后和武三思之間的感情問題,李顯選擇了不聞不問。而在神龍政變之后,為了拉攏武三思,他封她的情人上官婉兒為夫人,以顯示對他的重視。
然而正是因為這些舉措,韋皇后變得囂張跋扈,任人唯親,并開始效仿武則天的行為。他們的女兒安樂公主也被極度寵愛,無論她提出什么要求,都會被滿足。甚至安樂公主提出想成為皇太子并要求廢掉現(xiàn)任太子李重俊,太子感到自己的地位不保,便提前策劃政變,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在神龍政變之后,李旦被封為安國相王,而太平公主也獲得了鎮(zhèn)國公主的封號。他們都擁有高度的政治地位,并形成了獨立于皇權(quán)之外的小集團,導(dǎo)致皇權(quán)的衰弱。
經(jīng)過神龍政變,李旦被封為安國相王,太平公主封為鎮(zhèn)國公主,李顯給了他們很高的政治地位都擁有自己參政議政的小集團導(dǎo)致皇權(quán)的衰弱。
中宗李顯為遏制功臣派的勢力拉攏武三思一族,甚至于把韋皇后都奉獻了出去,皇權(quán)才強盛起來但是皇帝性格懦弱韋皇后強勢要學(xué)習(xí)武則天開始在朝堂培養(yǎng)自己的勢力,打壓反對的臣子與安樂公主一起做著春秋美夢。
恰在此時李顯突然暴斃打破了政治平衡,這就給了有野心的相王三兒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理由他們?yōu)椴邉澱兠皂樉痛蛑凶诒欢練⒌钠焯枤⑷雽m中解決掉韋皇后,安樂公主穩(wěn)定政局。
韋皇后與自己的女兒安樂公主兩人都想要向武則天一樣成為一代女皇,安樂公主想要被封為皇太子沒有得到李顯的同意她可能會心懷不滿,韋皇后的要求皇帝都得到了滿足即使再急不可耐的要當皇帝當時的局面她還沒有完全掌控也沒有必要擔著政治風險去殺害皇帝畢竟那還是自己的丈夫呢!
一個妻子一個女兒再怎么樣膽大妄為也絕不可能密謀殺死李顯,于情于理都說不通。而李唐王室家族都有遺傳性的心腦血管疾病這種病是突發(fā)性的不可察覺的,每位皇帝身上都有體現(xiàn)到李顯這也就能解釋得通了。因此中宗絕對不是被毒殺而是突發(fā)疾病。
唐中宗是個與弟弟相王李旦都是倒霉的人,從皇帝一下子跌到基本上與平民百姓差不多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忍受的,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講述的就是這個道理。
李顯在韋皇后這個堅韌不拔的女子鼓勵下才有了繼續(xù)活下去的勇氣,此后性格突發(fā)逆轉(zhuǎn)懦弱,沒有堅定主意,討好韋皇后,滿足自己女兒的要求做一個慈父對于國家大事則兢兢業(yè)業(yè)盡量做好皇帝的本分讓百姓安居樂業(yè)。
以上是本文關(guān)于唐中宗李顯真的是被韋皇后毒死的嗎的所有內(nèi)容了。如果你對歷史人物感興趣,還希望了解更多關(guān)于歷史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話,我們強烈推薦你關(guān)注我們。
根據(jù)《資治通鑒》記載,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六月,唐中宗李顯吃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共同進獻的糕餅后,中毒身亡。大唐的第五位皇帝,被自己妻子和親生女兒合謀毒殺了。然而找遍史書,卻并沒有發(fā)現(xiàn)李顯被毒死的直接證據(jù),后來的皇帝唐睿宗李旦和唐玄宗李隆基,也并沒有對此事作進一步的調(diào)查,案件可謂疑點重重。
從作案動機來分析,皇后韋氏和安樂公主有沒有毒殺李顯弒君的必要性呢?如果有,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欲取而代之的急不可耐;另一種是東窗事發(fā)后的狗急跳墻。如果說韋氏一心想要仿效她的婆婆武則天,也想著有朝一日登上皇位成為女皇,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保護和照顧好李顯,李顯活得越久,對她越有利。至少對于韋氏來說,李顯當時的死,是非常的不是時候,李顯的死讓韋氏的處境非常的被動。李唐的江山,才剛剛從武則天的手中奪了回來,天下臣民都還在歡欣鼓舞李唐江山的恢復(fù),都還在翹首以盼李氏可以重振大唐雄風。這個時候,韋氏想通過殺死皇帝李顯,自己奪取李唐的天下而稱帝,無論從哪個方面,都絕無可能。
李顯死后,韋氏最應(yīng)該做的事情,就是另立一個傀儡皇帝,自己實際操控朝政大權(quán),等待有利的時機。但是李顯死時,由于原來的太子李重俊造反被殺,新的太子人選都沒有確定,也就是說韋氏想要的這個傀儡都沒有找到,或者說還沒有合法化。所以,李顯死后,韋氏封鎖消息對外稱皇帝病重,手忙腳亂地確定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
以韋氏為首的后妃勢力專權(quán)干政,在李顯還在位時,打著皇帝的旗號,一切都名正言順。但是,一旦李顯去世,韋氏行使權(quán)力就失去了法理基礎(chǔ),李唐皇室的另一支重要力量,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的聯(lián)合勢力,決不會輕易答應(yīng)。所以,韋氏要想獨攬朝政,甚至將來登基稱帝,她必須要鏟除李旦和太平公主這兩座攔路大山。要鏟除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勢力,只能借助皇帝李顯的力量才有可能完成。但是,李顯去世時,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勢力毫發(fā)無損。所以說,無論從哪個方面來分析,韋氏都不會在這個時候,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去毒殺自己的丈夫,去親手推倒自己的靠山。從韋氏的一系列政治操作來看,她的智商和政治經(jīng)驗,絕不會做出這種愚蠢的事情。當年手段如此毒辣的武則天,都從來沒有想過要通過弒殺唐高宗李治來篡位,自詡精明能干的韋氏,也決不會在這個時候,以如此卑劣不堪的手段來奪取皇位。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資治通鑒》上所說,韋氏與散騎常侍馬秦客和光祿少卿楊均與有私情,害怕事情泄露,狗急跳墻將李顯毒殺。如果仔細了解這段歷史,細心地體會李顯當時的心態(tài),就會發(fā)現(xiàn)當時的李顯,對皇后韋氏的私生活,已經(jīng)是完全放任不管了。韋氏與武三思通奸,可以說是天下皆知,李顯也非常清楚,但他并沒有做任何干涉。有個事例最能說明問題,韋氏與武三思在后宮衣冠不整地玩賭博游戲,上朝回來的李顯,還在旁邊給她倆數(shù)賭博的籌碼。
這種事情常人無法理解,但是分析李顯的人生經(jīng)歷,也許就很容易理解他了。李顯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幾乎一生都生活的母親武則天的陰影之下。他在少年時,親眼目睹了兩個哥哥先后慘死在母親手中。二哥李賢的那首《黃臺瓜辭》?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為可,四摘報蔓歸。?,一直以來就是李顯的夢魘。父親這棵藤上的瓜,已經(jīng)被母親摘掉兩個了,下一個就輪到自己。李治去世后,僅僅做了五十五天皇帝的李顯,就被母親武則天廢為廬陵王,先是被拘在宮中,后來被軟禁于均州、房州(都在湖北?。┦哪辍_@十四年來,李顯每天都在惶惶不安中度過,每晚都被噩夢驚醒,每當聽說京都有使臣前來,李顯就準備自殺。在這段人生最艱難的時刻,只有韋氏與他同甘共苦,韋氏是李顯唯一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李顯因此對韋氏情義深厚,并向她許諾,如果有一天重見天日,絕不會辜負。
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等人發(fā)動軍事政變,將他再次扶上皇位時,李顯已經(jīng)五十歲了。在他看來,自己在人世間的日子已經(jīng)不多了,好好享受生活才是重點。所以,他將朝中政務(wù),悉數(shù)交給皇后韋氏,讓韋氏與自己一同上朝聽政,也不干涉韋氏的私生活,一心過好自己的快樂后宮生活。他與韋氏,是你快樂你的,我快樂我的,兩不干涉。所以,另一種謀害李顯的理由也并不存立。
在大家的印象中,能當上皇帝都是非常幸運的,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可憐的皇帝,他就是唐中宗李顯。他有一個非常強悍的母親,后來又有一個風流成性的韋皇后,就連自己的女兒想成為女皇帝視他為絆腳石,最終唐中宗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聯(lián)手毒死,這是不是真的呢?
按照史書記載,唐中宗李顯確實是被毒死的,《資治通鑒》中記載到,韋皇后的兩個情人害怕私通的事情敗露,韋皇后自己想當皇帝,安樂公主想當皇太女,幾個人都覺得唐中宗的存在妨礙到他們,所以聯(lián)手用一碗毒湯餅害死唐中宗。按照這個說法,韋皇后謀殺親夫,安樂公主謀殺了父親,但在不久后的政變失敗后,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死后都以禮改葬,這就讓人產(chǎn)生疑問,真是他們毒害了唐中宗,怎么還會以禮改葬呢?還有幾個理由可以證明,不是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毒害了唐中宗。
第一個理由就是,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并沒有做好政變的充足準備,不應(yīng)該在此時毒害唐中宗,這只是政變后勝利者的記載。
第二個理由就是,唐中宗被韋皇后謀殺的事情,是在針對韋皇后政變中提出的,這顯然是政變時的理由和依據(jù)。
第三個理由就是唐中宗可能有遺傳病史,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都是死于心腦血管疾病,唐中宗李顯死時五十五歲,李顯沒有什么癥狀突然暴斃,也符合心腦血管疾病的特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07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王僧辯是如何平定侯景之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