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常遇春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常遇春是明朝的開國名將,起初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逐漸獲得朱元璋的信任,開始獨自領兵征戰(zhàn),朱元璋評價他為“雖古名將,未有過之”。常遇春在朱元璋麾下歷經(jīng)大小戰(zhàn)役無數(shù),戰(zhàn)功赫赫?;蛟S是天妒英才,如此英勇的常遇春卻在與徐達北征元廷率軍返回時突然暴斃,年僅三十九歲。關于常遇春的死因歷來被世人所惑,更有甚者認為朱元璋就是罪魁禍首,事實上是常遇春的這兩個習慣害了他。
愛沖鋒的元帥,最終積勞成疾
常遇春原先在懷遠、定遠的綠林大盜劉聚手下做事,經(jīng)常干些攔路搶劫、打家劫舍之事。元朝末年,諸熊并起,常遇春雖然衣食無憂,但也生出了建功立業(yè)的想法,可惜劉聚目光短淺,常遇春料想他無法成事,遂產(chǎn)生了另尋出路的念頭。
恰逢朱元璋攻取和州,常遇春早就聽說朱元璋為人仗義有能力,遂去投奔。朱元璋只道常遇春也只是個盜匪,便問:“你能隨我過江打仗嗎?”常遇春答道:“將軍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渡江之日,愿為先鋒。”常遇春留下了,而此后戰(zhàn)事,常遇春大多都為先鋒。
常遇春愛沖鋒陷陣,正是在他做先鋒之時的習慣,這一習慣到他做元帥之時還未改掉。按常遇春的說法來講:將軍不沖鋒陷陣,將士們?nèi)绾螘惺繗?打仗如何能勝?帶頭沖鋒陷陣雖然是他打仗取勝的不二法門,卻也是他的催命符。
朱元璋曾經(jīng)提醒過他:“身為大將,顧好與小校角,甚非所望也。”這就是叫他要有大將之風范,沒事別沖鋒陷陣。當時常遇春拜謝,可到了戰(zhàn)場之上,常遇春依舊是那個做派。這就導致在二十多年的征戰(zhàn)當中,常遇春負傷次數(shù)比同為元帥的徐達等人要多得多,再加上連年的征戰(zhàn),到出征北伐之時,常遇春其實已經(jīng)積勞成疾了。
“卸甲邪風”的恐怖,常十萬也難抵擋
除了愛沖鋒陷陣之外,常遇春還喜歡打完仗一回營就脫盔卸甲。古人的盔甲為了防御力十足,都是精鐵所制,尤其是將軍之甲,重達數(shù)十斤。這么重的東西套在身上普通人能活動就不錯了,更別說去行軍打仗。
常遇春喜歡一回營就脫盔卸甲一方面是嫌重,但征戰(zhàn)多年后盔甲的重量早已習慣,更多的還是因為打完仗后出汗嚴重,盔甲套在身上后體內(nèi)的熱根本散不出去,這才要卸甲散熱。這要在以前還好,畢竟以前打仗都在南方,比較暖和,可這次卻是去出兵北伐,水土不服不說,還是在夏秋交接之時,晝夜溫差極大,這“卸甲風”就形成了。這樣一來,一冷一熱,加上陳傷舊病,饒是身強體壯的常遇春也頂不住這“卸甲風”的威力,終于,在完成北伐班師回朝之際暴斃而亡!
關于常遇春的死,其實真的和朱元璋沒關系。說有關系者,大多都是因為朱元璋后來大肆屠殺功臣,但要知道的是,朱元璋殺他們都是有理由的,是那些人太過驕淫放縱,而常遇春當時并沒有。還有的人認為常遇春本就已經(jīng)被封國公,北伐大勝之后朱元璋怕他功勞過多,封無可封,但要知道的是,北伐元廷的主帥是徐達,常遇春為副帥,徐達也是國公,為何他就沒事呢?說白了,還是被朱元璋殺怕了。
常遇春曾自詡:“吾率十萬人便可橫行天下”,遂得外號“常十萬”。他體貌奇?zhèn)ィ瑘皂g果敢,擁有名將的所有特點,且打仗一生從未敗北,最后卻敗于他的兩個壞習慣,可悲可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0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