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0年前的今天,1910年10月23日,現(xiàn)代泰國的締造者朱拉隆功大帝去世。
朱拉隆功 Chulalongkorn,即拉瑪5世,中文名鄭隆,名朱拉隆功后世尊稱朱拉隆功大帝(1853年9月20日⑴910年10月23日),是泰國曼谷王朝第5代君主(1868年10月1日至1910年10月23日在位)。他被普遍認為是泰國歷史上最有權(quán)利和偉大的君主,現(xiàn)代泰國的締造者。
我希望有1天我的王朝里每個人都成為自由人;從元首到普通人民的子弟,都應當遭到同等的教育,這是四世王的夢想和希望;如果甚么都跟西洋跑,就會不知道床頭在哪1邊,床尾在哪1邊朱拉隆功
朱拉隆功,即拉瑪5世,泰國曼谷王朝第5代國王(在朱拉隆功時期,泰國的正式國號是暹羅,在本文中統(tǒng)一稱為泰國)。他在位期間,發(fā)動了1場自強求富的近代化改革運動,在同時期亞太地區(qū)的近代化改革中,影響僅次于日本明治維新。在英法兩國殖民者兇神惡煞地窺伺左右的情況下,他艱巨地保護了國家獨立,泰國成為同時期東南亞唯一的主權(quán)國家。他提高了王室的聲望,爾后泰國政府不管如何頻繁地變更,都無損于國家的穩(wěn)定,由于有國王作為民族團結(jié)的標志。在周邊政局動蕩不安的年代,泰國同樣成為東南亞穩(wěn)定發(fā)展的中流砥柱。他在本排行榜的東南亞帝王中排位最前。
朱拉隆功的父親拉瑪四世,首先為他的改革吹響了前奏。拉瑪四世即孟固親王,原為拉瑪二世的法定繼承人,但當拉瑪二世去世時,他被王位繼承委員會以不堪大任為由剝奪了繼承權(quán),由他的異母兄繼位為拉瑪3世。因而,孟固出家為僧,開始了漫長的苦修生涯。孟固和尚除在佛學上到達很高的成就外,還積極與西方傳教士交往,學習英語和西方的思想和科學。27年后,他終究回到了曾失之交臂的王位。他開始變更傳統(tǒng),如限制奴隸制、改革幣制、鼓勵對外貿(mào)易、建立王室的親民形象等。1855年,拉瑪四世與英國簽訂了不同等的《鮑林條約》,泰國完全被打開了大門。
拉瑪四世成心培植后代的開明思想,比如聘請美國人安娜任他的子女的家庭教師等。朱拉隆功在東西合璧的文化環(huán)境下長大,于1868年繼承了王位。除初期教育中的西方因素以外,當時泰國面臨的國際環(huán)境也是促進他改革的主要緣由。
在泰國的西面,英國蠶食了印度,又通過兩次英緬戰(zhàn)爭將緬甸納入英屬印度當中。在南面,英國在馬來半島上建立了海峽殖民地,緊逼泰國的南京大學門。在東邊,法國也通過兩場戰(zhàn)爭,使越南成為其保護國,并進一步將巨爪伸向柬埔寨。周邊鄰國1個個陷落,泰國仿佛也難以自保。而泰國的國家機器依然帶著中世紀烙印,在無效力地運轉(zhuǎn)。朱拉隆功艱巨地周旋于英、法、德等國之間,利用英法兩國都想吞并泰國,但都顧忌對方的情勢,使泰國成為英法兩國權(quán)勢范圍的緩沖地帶,暫時保持了獨立。但這畢竟不是長遠之計,只有改革自強,順應歷史潮流,才能在嚴酷的叢林法則中生存下去。
朱拉隆功繼位以后,因未成年,在攝政委員會掌管朝政,5年后開始親政。朱拉隆功的改革,貫穿了他親政的37年,由1個個相互交叉、逐漸推動的法令組成,沒有明確的出發(fā)點和終點。
最重大、最有決定性的一項是廢除奴隸制。因各種緣由淪為奴隸的人口在泰國雖不占多數(shù),但嚴重侵害了泰國的形象,而且資本積累階段需要的是大批自由勞動力,而不是私人奴隸。從朱拉隆功親政第2年起就開始頒布限制奴隸制的法令,到他去世前兩年,基本完成了廢奴運動。農(nóng)奴的解放,也是對封建主的1大打擊,有益于中央集權(quán)。
另外一個重點是官制的改革。朱拉隆功仿照西方成立了內(nèi)閣,改革地方行政體制,取消了封爵搜田的封建制,改成發(fā)放薪俸,地方官員統(tǒng)一由中央任命和調(diào)動。1套近代化的國家機器建立起來了。
在軍事方面,朱拉隆功結(jié)束了落后的戰(zhàn)時募兵制,建立了1支常備軍,并從1905年起實行義務兵役制。在丹麥人里舍爾的幫助下,建立了1批軍校,并重點加強了海軍。教育方面,對西方人創(chuàng)辦教會學校采取寬容態(tài)度,并創(chuàng)建了1批世俗學校、專門學校,到朱拉隆功晚年,平民教育在全國開始構(gòu)成了熱潮。財政方面,廢除各行業(yè)中落后的包稅制,杜絕了包稅人中飽私囊的機會,大大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同時將王室府庫同國庫分開,避免了王室成員任意浪費國家財產(chǎn)。到朱拉隆功晚年,雖然每一年在基礎設施上投入很大,但國家財政連年贏利,到達既無外債,也無內(nèi)債。
另外,朱拉隆功還建立了比較成熟的司法體系,并大力修建鐵路、公路,創(chuàng)辦郵電等。他的改革,觸及范圍廣泛,而且不乏某些根本性的變革,但沒有因此引發(fā)動蕩。他在位期間,國家在安穩(wěn)中蒸蒸日上。
但朱拉隆功其實不主張全盤西化。他曾說過如果甚么都跟西洋跑,就會不知道床頭在哪1邊,床尾在哪1邊。比如,他鼓勵英文的傳播,但反對在平常生活中過量使用英文詞語,他堅持佛教的國教地位等。在東南亞各國中,泰國依然是將東方文化傳統(tǒng)保持得最好的國家之一。
朱拉隆功屢次派團出訪西方國家,并打破了泰國國王不能出國的傳統(tǒng),兩次親赴歐訪問,其目的除開闊眼界、加強交換以外,還為了在西方國家中調(diào)停,以保護泰國的獨立地位。
但是,在歐洲人咄咄逼人的氣勢中,朱拉隆功還是未能全身而退。1893年,法國尋覓借口挑起雙方紛爭,然后將炮艦開進曼谷河段,逼迫泰方簽訂《曼谷條約》,將附屬于泰國的老撾割讓給法國屬下的印度支那,并賠款300萬金法郎。朱拉隆功為此大病1場,乃至一度謝絕醫(yī)治。1904年,又迫使泰國簽訂條約完全放棄湄公河以東的土地。朱拉隆功晚年,還以割讓領(lǐng)土為代價,取消了英法兩國在泰國的治外法權(quán)。國家獨立的保持,是以喪失大片領(lǐng)土為代價而實現(xiàn)的。
朱拉隆功同日本明治天皇處于同1時期,兩人有眾多相同的地方,都是少年即位,面對西方列強的進逼,在內(nèi)交外困中開始了1場使國家洗心革面的改革運動,改革的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觸及的范圍都遍及國家的各方各面。相比而言,朱拉隆功在改革中的個人作用比明治天皇更大。但是,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踏上了世界強國的行列,其世界影響要遠大于泰國的改革,這也是朱拉隆功在本排行榜中的排位遠居明治天皇以后的緣由。他在本排行榜中列第82位。
點評:朱拉隆功發(fā)動改革的動力,既來自于他接觸過的西式教育的影響,也來自于他感遭到的西方列強的沉重壓力,而后者更加重要。雖然泰國沒有由于改革而成為強國,但使泰國走上1條健康發(fā)展之路,也是1個小國君主所能盡到的責任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09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美越關(guān)系出現(xiàn)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