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陰麗華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名門閨秀,少年郎心中的“好逑”
陰麗華出生在南陽新野的豪門大戶,其祖上是幫助齊桓公成就春秋霸業(yè)的一代名相管仲。陰家雖有家財萬貫,但是因著百年內(nèi)都沒有出過高官顯貴。所以,陰家在朝野上并沒有什么政治勢力。
陰麗華成長的年代,正巧趕上了王莽謀朝篡位,改制失敗的時候,兵荒馬亂,刀劍四起。就在這樣的年華里,陰麗華遇見了愛了她一輩子的劉秀。
劉秀是西漢王室宗室,劉邦的九世孫。因為“推恩令”列侯遞降的原則,到劉秀父親這一輩已不再是王孫貴族,僅僅是一個縣令小官。而這個縣令小官的父親也在劉秀九歲的時候去世了。早年喪母,新近喪父的劉秀成了孤兒,被自己的叔父劉良撫養(yǎng),成了尋常的百姓家。
劉秀其人與尋常王孫后裔不同,他頗有俠義之風,又愛種田,所以時常被自己的兄長“取笑“,將其比作先祖劉邦的兄長劉喜。
劉秀的姐夫正好住在南陽新野,又與陰家有親緣關(guān)系。所以,陰麗華與劉秀因著這層關(guān)系就相識了。陰麗華的貌美賢惠,瞬間就吸引了劉秀的眼光,并對她一見鐘情。
即使前往長安求學,劉秀心中也從未忘記過陰麗華這個美好的女子。當他在街上看到了看到執(zhí)金吾走過壯觀的景象,不禁發(fā)出了“仕宦當作執(zhí)金吾,娶妻當?shù)藐廂惾A”的感慨。這是他這個少年郎彼時心中最美好的夢想。
夢想成真,無奈之下的另娶她人
新莽末年,因為一通氣的瞎改制導致民不聊生,又遇上連年的大旱,百姓苦不堪言。天下大亂之際,劉秀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打著“復高祖之業(yè),定萬世之秋”的旗號,從宛城起兵。
此時,劉玄因著劉氏宗族的推舉已經(jīng)登基為帝,史稱“更始帝”。但這位皇帝的登基,引起了南陽郡劉氏宗族的不滿,這其中就有劉秀的兄長。最后,劉秀的兄長被更始帝斬殺。劉秀傷心之下,更決定要韜光養(yǎng)晦,更加謙卑。被更始帝封為武信侯后不久,劉秀終于向陰家提親,娶到了他的夢中情人陰麗華,多年的夙愿終于如愿以償。
劉氏宗族紛紛自擁稱帝,而更始帝對劉秀的猜忌,讓劉秀的處境越發(fā)困難,步履維艱。這個時候,一個名叫郭圣通的女子出現(xiàn)在了劉秀面前。郭圣通是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其背后代表了劉楊一脈的勢力與兵力。為了解除困境,迫于無奈之下,劉秀娶了郭圣通為妻。而他娶郭圣通的時候,他與陰麗華成婚還不足一年。
因為有了劉楊的助力,即使與更始帝決裂后,劉秀也占據(jù)了上風。百萬兵甲,兵臨城下,劉秀就這樣在兵士與宗室的擁戴下稱帝了,新的朝代建立了,東漢朝的時代來臨了。
登基稱帝后的劉秀,立馬將陰麗華接到了自己身邊,但是此時郭圣通已經(jīng)生下了她與劉秀的第一個孩子劉疆。
久別重逢后的陰麗華,面對自己的丈夫自然是欣喜的,但是看見郭圣通與稚兒之后,又是莫名的傷心。不過,陰麗華明白,劉秀已經(jīng)不是那個只在田間種田的少年郎了,而是一個帝王,那么自然不會只屬于她一個人。
堅決辭后,成就千古帝王
劉秀心中自然是屬意陰麗華成為自己的皇后,這是他的發(fā)妻。但是,郭圣通卻成為了一個尷尬的存在。她不僅已經(jīng)生育了長子,其背后還有真定王族的支持。天下剛剛一統(tǒng),正是百廢待興,需要借助這股兵力。所以,即使后來劉楊謀反,劉秀也沒有牽連其家族。
因著這一層背景,陰麗華這個皇后是萬萬不能做的。她心中十分明白。所以,在劉秀提出要立她為后的意愿時,得到了陰麗華的反對。即使劉秀堅持再三,陰麗華仍是沒有答應。劉秀明白了陰麗華的苦心,終于立了郭圣通為后,劉疆為太子。這時已經(jīng)是建武二年,可以想見,為了這個皇后之位,劉秀整整思慮了近一年的時間。
郭圣通作為東漢初年間劉秀與真定王族之間的橋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隨著朝局的穩(wěn)定,這份作用便越來越小。出于對陰麗華的愧疚,劉秀給了陰麗華貴人之位后,也不忘大肆封賞陰家。使陰家成為了劉氏王族之外最顯貴的家族。
因為劉秀對陰麗華的常年寵愛,郭圣通在次次隱忍后,嫉妒的內(nèi)心蒙蔽了她的雙眼,竟沖著劉秀歇斯里底地訴說起自己心中的憤恨。這自然引起了劉秀的不滿,始終在心中要立陰麗華為后的意愿,終于被郭圣通這么一鬧,有了廢后的理由。但是,劉秀內(nèi)心對郭圣通還是有感激之情,所以廢后之后許了“王太后”位份給她,讓她去兒子的封地安享晚年。
陰麗華封后不久,處于長期憂慮中的太子劉疆也讓出了自己的太子位置給了陰麗華之子劉陽,也就是后來的漢明帝劉莊。
陰麗華終究還是坐上了屬于她的皇后之位。而帝后之間的感情并沒有隨著時間的增長而消逝,就這么攜手走過了三十四年。劉秀先陰麗華一步,進入兩人的陵寢等陰麗華來相聚。
陰麗華從一個大家閨秀,成為一代賢后,其自身性格存在的賢德之外,更有著她是光武帝年幼時最大夢想的緣由。所以才有了帝后的和諧,才有了陰麗華相讓后位之舉。因為她知道她被一個男人深愛著,這樣就夠了。
歷史上劉秀愛陰麗華。劉秀自幼鐘情于陰麗華,少年時期就立下一個心愿,就是娶妻當娶陰麗華。劉秀為了徹底擊滅許稱是漢成帝的兒子劉子輿,必須借重劉揚的勢力,不惜答應娶劉揚的甥女郭氏為妻,終于借得精兵十萬,擊敗王郎,廓清河北,于是他拒絕了更始皇帝的封號,另樹一幟,不久即帝位于部南的千秋亭,以建武為年號,定都洛陽。陰麗華是劉秀的結(jié)發(fā)妻子,建武十七年,劉秀親自草擬詔書,說明廢郭皇后,冊立陰麗華為皇后,劉秀對陰麗華長久的歉疚,終于得到了補償。陰麗華雖然沒有當皇后的念頭,但由此也明白了劉秀對她的真情厚意,心中自然是十分滿足,但她仍一本初衷,恭儉仁厚,謙讓自抑,不喜笑謔,事上謹慎柔順,處下矜惜慈愛,天下都稱她為賢后。
陰麗華這個人可能有些人不是太熟悉,不過她的的確確是一個很有名的人。她是漢光武帝劉秀的結(jié)發(fā)妻子,也是他的第二任皇后。陰麗華一生低調(diào),在政治上并沒有什么作為,但是卻得到了歷代史家學者的極高評價,這又是為什么呢?
陰麗華是河南新野人,家境富足,遠祖是春秋時期的管仲,因此是名門之后。她很小的時候,已是遠近聞名的美人。當時還是一介平民且家境一般的劉秀對她也是十分愛慕,在長安求學時甚至說出了“做官當做執(zhí)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這樣的話。
劉秀與陰麗華是哪一年相識的,相識后是否就彼此一見鐘情了,沒有確切的史料可以佐證。不過,劉秀決定娶陰麗華時,他本人已經(jīng)29歲了,而陰麗華也已經(jīng)19歲了。19歲的女子,在現(xiàn)在看起來年齡還很小,但在兩漢時期已屬于大齡女青年了。
陰麗華作為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還出奇的美,不可能沒有人登門提親,之所以遲遲未嫁,那就只有一個原因,她是在等劉秀。
劉秀與陰麗華結(jié)婚后僅過了3個月,就被派往河北地界出差去了。臨行前,他只好先將陰麗華送回新野娘家。
劉秀一走兩年杳無音信。那時候兵荒馬亂的,陰麗華以為劉秀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已經(jīng)做好了當寡婦的準備。
但是突然之間,劉秀卻派了浩浩蕩蕩的300人隊伍接她來了。這時她才知道自己朝思暮想的丈夫已經(jīng)當了皇帝。等到了劉秀身邊時,她又發(fā)現(xiàn),他身邊還有另外一個女人,并且這個名叫郭圣通的女人還給他生有一個兒子。
陰麗華沒有心生妒恨,而是十分理解劉秀另娶他人的原因。但是劉秀卻心懷愧疚,決定立陰麗華為皇后。陰麗華卻堅辭不受,還建議他以江山社稷為重,立郭圣通為皇后。于是,陰麗華雖然是劉秀的原配妻子,卻甘愿居于媵妾之位。
但是劉秀和陰麗華是有愛情的,郭圣通盡管貴為皇后,卻備受劉秀冷落,而只有貴人身份的陰麗華卻格外受寵,時常陪伴在劉秀左右。劉秀行軍打仗時甚至都帶著她一道出征。
過了十多年后,江山漸漸穩(wěn)固了,劉秀終于找了個借口,將郭圣通的后位廢了,不過也沒有一擼到底,而是改封她為中山王太后。陰麗華則順理成章地被立為皇后。陰麗華身居尊榮之位,卻一直安守本分,一如既往地相夫教子,在政治上沒有任何非分之想。
由于陰麗華的言傳身教,她的兒子漢明帝劉莊即位后,對她的娘家人和郭圣通的娘家人一視同仁,沒有厚此薄彼之說。并且漢明帝對待郭圣通的幾個兒子也極為親厚,讓她最小的兒子劉焉可以自由往來于京師。陰麗華的孫子、漢章帝劉炟時期,劉炟還曾親自到郭圣通娘家會見郭氏族人,君臣相處十分和諧。陰麗華和她的子孫能夠如此善待前任皇后的娘家人,這在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陰麗華得到了時人和后世的極高評價。她丈夫劉秀評價她是“雅性寬仁、有母儀之美”,東漢時位居三公、剛正不阿的大臣第五倫對她對評價為“友愛天至”,史書上對她的評價是:“性仁孝,多矜慈”。從這些評價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善良溫和、心胸開闊的女人,并且面對波瀾起伏的人生,能夠始終用從容平靜的心態(tài)面對,確實難能可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1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