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最高境界,用一個字就代表了,那就是“道”。無論哪個學(xué)派,它的思想源泉,都離不開這個“道”字。那什么是“道”呢?老子在《道德經(jīng)》開篇就講:“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說這個“道”很難說得清楚明白,能說出來的“道”,就不是原來的那個“道”了,但他還是洋洋灑灑留下了五千言。
其實對于“道”的解釋,《易經(jīng)》里講得最清楚,一句話就說明白了?!兑捉?jīng).系辭上傳》中講到: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strong>
什么是“道”呢?一陰一陽就叫做“道”,就這么簡單。說起來簡單,但理解起來不容易。
這句話并不是說一個陰、一個陽就是道,而是說宇宙之中的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有陰就有陽,有陽就有陰,兩個相輔相成,互相結(jié)合,互相轉(zhuǎn)化,這才是“道”的法則。
比如,我們世間有男人也有女人 ,男人屬陽,女人屬陰,有男人又有女人,人類才能得以繁衍生存,否則人類就消失不見了。再比如,世間任何事物都是都是對立相反地存在:有善就一定有惡;有高就一定有低;有美就一定有丑;有好就一定有壞;有大就一定有小。這些既是互相矛盾,也是共同存在的,沒有其中一個,就不會有另外一個。
所以說,一陰一陽,不是將對立矛盾的雙方統(tǒng)一起來,而是將它們互相調(diào)和,達(dá)到均衡存在的狀態(tài),這就是“道”的作用。能夠一直互相平衡地發(fā)展下去,發(fā)揮各自的本性,不走極端,一切順其自然,這就是最好的結(jié)果了,這就是“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所以說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沒有絕對的。即使這個“道”也不是絕對的,既可以指形而上的那個大“道”,也可以指形而下的法則,甚至還可以指我們平常走的那個馬路,都可以稱為“道”。并且這個“道”既可以當(dāng)作名詞,還可以當(dāng)作動詞,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句之中,意義也完全不同,沒有固定不變的時候,這也符合“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原理。
雖然凡事都有陰陽,但有的人只看到陰的一面,有的人只看到陽的一面,有的陰陽兩面都看到一部分。比如我們看電視經(jīng)常會說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這就不符合“道”了,因為世間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好人也會做壞事,壞人也會做好事,壞事有時候也有好的一面,好事有時候也有壞的一面,都不是絕對的。所以說“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其實“道”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日常生活之中,處處都有“道”的作用,日出日落是道,四季交替是道,生老病死還是道,乃至吃飯睡覺都是道,這都是道的作用。道就是自然規(guī)律,就是宇宙中永不改變的法則,但我們?nèi)丝傁矚g走極端,偏執(zhí)一方,不能明白陰陽之道的道理,所以說“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13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第二屆世界氣候大會通過《部長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