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里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爭議很大,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怎么解釋的都有。下面末學(xué)也談?wù)勛约旱目捶?,僅供大家參考。
首先要先了解一下這句話里的“芻狗”。芻狗,就是祭祀天地時,把草扎成狗的形狀,當(dāng)作供品。在我們中國古代,最早祭祀天地的時候,都是宰殺活牛活羊當(dāng)供品的,后來逐步演變成用草扎成的動物,代替活著的動物了。大概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天地有好生之德,宰殺動物供給天地,似乎與天地之道不符;一個是成本太高,畢竟古代人們的生活不是太富裕。
后來人們就想出這個辦法,用“芻狗”當(dāng)供品,大家在祭祀的時候,對供品小心恭敬,但是祭祀活動結(jié)束以后,這些“芻狗”就扔在那里沒人管了,任其自然風(fēng)化。
“天地不仁”,這里的“不仁”,不容易讓大家接受。我們大家總希望天地對我們好一些,多照顧照顧我們,一聽到“不仁”這兩個字,心里就會有點不舒服,不如自己的心愿。但事實就是如此,天地不會因為我們?nèi)祟愑凶约旱南敕?,就多關(guān)心照顧我們一下,它該怎樣還是怎樣,一切按照自然規(guī)律運行。
“以萬物為芻狗”,天地對待世間萬物,一律平等對待,沒有任何偏私,就像世人對待用完的芻狗一樣,根本不會去左右它、理會它,一切都順其自然。
我們觀察大自然的現(xiàn)象就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狂風(fēng)暴雨,還是嚴寒酷暑,還是火山地震,都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天地絕對公平,對人是這樣,對動物也是這樣,對植物、礦物乃至萬事萬物,還都是一樣。
所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不容易讓人接受,但細想一下,這才是真正的大公無私,這才是真正的公平公正。
反觀一下我們現(xiàn)實的社會,滿口仁義道德的人倒是很多,但能夠真正做到仁義的又有多少呢?很多人都是說一套做一套,當(dāng)面好話說盡,背后壞事做絕,這種人不在少數(shù)。
所以說凡事都是相對的,有利就有弊,有人提倡仁義,大家都以仁義為準則,那不仁不義的人就無法在社會立足。他們就會假冒仁義,以博取好的名聲,實際上該怎樣還是怎么樣,到最后遍地都是沽名釣譽的偽君子,“仁義”還是名存實亡。
所以說“天地不仁”,沒有分別,沒有對立,這才是最高的境界,這才是大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15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中國短道速滑女將打破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