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7年前的今天,1993年11月1日,美國科學家提出恐龍滅絕新說。
1993年11月1日,美國地質勘測署的科學家在美國地理學會舉行的研討會上提出了新的證據,認為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緣由是地球大氣中氧含量的降落,而并不是小行星或隕星撞擊地球產生的沖力。
地質勘測署中由加里蘭迪斯領導的1批科學家對虎魄化石中存留的遠古時期氣體泡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恐龍時期,大氣中的氧含量在200萬至300萬年間從最高時的35%減少到了28%。
蘭迪斯說,雖然現(xiàn)在大氣中的氧含量只有21%,但恐龍時期氧含量降落速度卻比科學家本來假想的高出10至20倍,對所有動物和植物的生存構成了巨大的壓力。他認為,恐龍滅絕并不是短時期的事件,而是100萬年的漫長進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16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盧蒙巴在剛果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