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康熙和葡萄酒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nèi)容。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葡萄酒作為歐洲的名產(chǎn),早在漢朝時就經(jīng)絲綢之路進入了中國。那時的葡萄酒作為西方進貢的禮品,珍貴異常,清初的傳教士湯若望就曾以葡萄酒招待他的中國友人。
由于葡萄酒過于珍貴,湯若望勸誡自己的朋友不可豪飲,于是酒友們將葡萄酒在舌尖一繞,頓感“融暢不可言喻”,足見葡萄酒的美味。
酒文化在中西方皆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詩仙李白喚自己酒仙,王翰在邊塞搖晃著夜光杯中的葡萄酒,就連千古一帝康熙對它也是贊不絕口,究竟葡萄酒有何魅力迷倒康熙呢?
中法交流密切,葡萄酒作為國禮進入中國,自上到下皆尚西洋新文化
1、紅酒瓷器貿(mào)易頻繁
歷史上年輕的康熙皇帝并不喜愛喝酒,相反地他是個戒煙少酒,相當自律的人。當時清朝全面禁煙,康熙幼時不慎染上煙癮,為了支持禁煙,自己毅然決然地把煙癮戒除以做表率。然而后來的康熙卻對葡萄酒欲罷不能,原因是多方面。
十七世紀末,中國和法國作為東西方以文化立國的代表,在文化方面有著密切的交流??滴趸实酆头▏柾趼芬资闹g相互欣賞,清朝在康熙的督導下,不僅將中國原汁原味的瓷器帶到法國,還仿制了許多西洋琺瑯工藝品和西洋鐘表等精密機械。
來自法國的傳教士們將中國景德鎮(zhèn)中制造瓷器的工藝寄到法國,法王為此建造瓷宮,在法國的上流社會中掀起了一股收藏中國瓷器的潮流。除了這些東西在中法之間傳播,葡萄酒也由法國傳教士帶到了中國,讓康熙皇帝得以品嘗到高級的葡萄酒。
2、傳教士的紅酒妙用博得康熙皇帝歡心
殷弘緒是一位深得康熙皇帝賞識的法國傳教士,他來中國的目的就是來刺探東方物質文化狀況。殷弘緒初來中國便結識了江西巡撫朗廷極,傳聞朗廷極喝過殷弘緒獻上的紅酒后很是喜歡,便叫殷弘緒大批量的將紅酒帶來中國,以供飲用。
不止如此,朗廷極還將紅酒倒入燒瓷器的釉水中制造出了紅酒色的瓷器,并將這種瓷器進貢給康熙賞玩,這便是后世收藏家們喜愛的“郎窯紅”瓷器??滴醯谝淮魏鹊钠咸丫埔彩抢释O獻上的,不管是朗廷極帶來的紅酒還是瓷器,都深得康熙皇帝的歡心。
康熙偏愛西方技藝,迷信葡萄酒保健之功效
前面講過早年的康熙皇帝并不嗜酒,晚年喜愛葡萄酒也不僅僅因為葡萄酒本身的滋味?,F(xiàn)代醫(yī)學證明適量的飲用葡萄酒,對身體是有益處的,而康熙正是相信這種保健功效加之對西洋物產(chǎn)的信賴,才對葡萄酒格外青睞。
1、西方科技的精準度使得康熙意識到西洋科學的先進
康熙七年,康熙為修正歷法,多次讓比利時籍的傳教士南懷仁和大清主管歷法的大臣們各自操作本國的儀器,來比較兩國在天文方面的精確性和科學性。幾番比試下來,南懷仁的全勝讓康熙皇帝充分認識到西洋各國在天文學方面的發(fā)展水平。
之后康熙將南懷仁任命為大清的天監(jiān)管,主管天文和歷法。不僅如此,南懷仁還利用了很多西洋當時的科學知識,比如力學和水利知識,幫助康熙解決搬運巨石和河道開流等棘手問題。這些問題的完美解決,讓康熙決定拜南懷仁為師,學習西洋先進的科學知識。
康熙皇帝見識到了西洋的先進之處,作為千古一帝的康熙不恥下問,完善自己,讓他成為西洋科學的崇拜者,這大大影響了他后來對紅酒的看法。
2、法國傳教士治愈了康熙的瘧疾,使得康熙迷信葡萄酒的保健功效
如果說南懷仁在康熙跟前的大展身手讓康熙偏愛西洋技術的話,那么法國傳教士洪約翰獻上的靈藥就讓康熙對西洋技藝深信不疑了??滴跞荒?,康熙皇帝不幸感染了瘧疾,這在當時是很難以治愈的疾病,經(jīng)太醫(yī)們多方治療也不見效果。
這時,洪約翰獻上了西藥“金雞納霜”,即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奎寧,康熙服下后不久便被治愈。大病之后的康熙對西方醫(yī)學可謂深信不疑,他在之后身體不快的時候聽從傳教士們的建議,飲用葡萄酒,身體不一會兒便舒暢起來,并且心情大感愉悅,自此,康熙就將葡萄酒作為保健的良方,長期地飲用下去。
其實葡萄酒的保健功效并沒有康熙所說的那么靈,滋味也并沒有能使嘗過天下山珍海味的康熙眼前一亮??滴鯇ζ咸丫聘裢庀矏鄣脑蚺c他對西洋科技和醫(yī)術的信賴分不開,所謂愛屋及烏,葡萄酒作為西洋文化的附屬,不難理解它為什么如此收到康熙的喜愛。
皇帝煩心,康熙借酒消愁
1、被廢黜的太子,康熙痛心瘋癲的兒子
愛新覺羅家的幾位皇帝都是影視劇的??停蠹覍滴醯奶涌赡芤灿幸欢ǖ牧私?。愛新覺羅·胤礽是康熙親立的太子,胤礽的母親是當時的皇后,康熙心疼胤礽自幼喪母,便將他帶在身邊親自照料,胤礽在少時深得康熙恩寵,兩歲的時候便被康熙冊封為太子。
有次胤礽不慎感染到天花,天花在當時也是不治之癥,康熙悲痛不已,立即下令將各衙門的奏章全部送往內(nèi)閣處理,他自己要陪伴在胤礽身邊,悉心照料他。等胤礽度過危險期慢慢痊愈后,康熙還特地祭掃太廟,并且公告天下。
足見少年的胤礽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可惜好景不長,這位太子長大后連遭兩次廢黜。在康熙第一次冊封成年皇子后,太子的力量被大大削弱,朝中不乏有別的對皇位虎視眈眈的皇子。
康熙巡視塞外,即位皇子便趁機向康熙打起了小報告,訴說太子監(jiān)國時的暴行和不仁,康熙最不滿意胤礽的越位行為,認為他要分走自己權利。
實際上當時很多加在胤礽身上的罪名都不屬實,但對康熙來說,胤礽最大的罪過就是妄圖搶奪他的皇位,分走他的權力,只要有那份野心,不管他到底做沒做,康熙都會責難他。
康熙在巡幸時,很多皇子跟隨,十七阿哥在途中患了急性病,康熙十分心焦,胤礽卻像沒事人一般。后來康熙自己也染了病,見到父親病容的胤礽依舊沒有表示,康熙對此大為不滿,認為胤礽不孝不仁。
加之后來返京途中,康熙發(fā)現(xiàn)胤礽常在夜間靠近他的帳篷,認為胤礽要弒君奪位,這些事下來,康熙便下決心廢黜太子。
胤礽被廢后便像鬼附身般,行事瘋癲,無日不流涕,寢食不安寧??滴鯇Υ诵耐床灰眩灾劣谕砩蠅粢娯返i的生母和康熙已故的祖母,夢見她們顏色不悅。后來康熙常常觸景生情,懷念少時的太子。
胤礽的事成為了康熙的心病,他常感傷懷,在復立太子后,每日都要見胤礽,才能稍微舒服一些。可當時康熙的煩心事可不止胤礽一個。
2、九子奪嫡
胤礽被廢后,眾皇子對皇位都起了覬覦之心,因而發(fā)生了著名的九子奪嫡??滴踹@個人,最討厭的就是結黨營私,何況這還是他的兒子們勾結在一起要奪取他的皇位,他怎么能不煩心呢?
胤礽被廢后,一向不被康熙待見的大阿哥知道自己難做儲君,便擁護八阿哥做下一任太子,可康熙不喜他們勾結,便將八阿哥關押。后來又出現(xiàn)了大阿哥加害胤礽,胤礽二次被廢,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勾結,四阿哥異軍突起等種種事件,令康熙一再寒心。
國事和家務事壓得康熙喘不過氣,此時他需要尋找到一個新的出口,喝葡萄酒成為康熙紓解壓力的方式。人們常說借酒消愁,年輕的康熙極度自律,乃至鴉片都能戒掉,被約束了一輩子的康熙在老年不免難以支持。
葡萄酒——康熙最愛的西洋味道
葡萄酒在康熙心中不僅是優(yōu)秀的西洋文化,更是強身健體,加強東西方交流的好東西。葡萄酒不僅平復了康熙因為立儲之爭而疲憊的心情,也是康熙對西洋物產(chǎn)的充分信任。葡萄酒和其他西洋來的新鮮玩意兒一樣,都是愉悅帝王身心的精神物產(chǎn)。
康熙在《庭訓格言》中多次談論到了酒:“酒之為用也,所以祀神也,所以養(yǎng)志也,所以獻賓也,所以合歡也?!?/p>
他評價葡萄酒為:“西洋上品葡萄酒乃大補之物,高年飲此,如嬰兒服人乳之力。”康熙對葡萄酒的高度評價,象征了這位千古一帝的開闊眼界和高雅品位,相較于康熙的后世子孫,康熙無疑有更高的品位,他不僅品嘗到了世界,也品嘗到了萬里之外的西洋文化。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而且康熙還活到了69歲。在古老的中國,這算是長壽的。難道這是老天爺對康熙的厚愛,才給他這樣的長壽?倒不如說康熙注重養(yǎng)生方法。那么康熙對于養(yǎng)生有什么經(jīng)驗呢?我們一起來探解。
康熙帝活了69歲,在那個時代,應該算是長壽的了。所以,康熙帝的養(yǎng)生之道很值得人們研究學習。翻閱典籍,發(fā)現(xiàn)康熙帝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經(jīng)驗:
不吸煙,不飲酒??滴醯壅J為煙酒及檳榔等物,皆屬無用。所以,康熙帝在日常生活中,不吸煙,不飲白酒。關于康熙帝不喜歡吸煙一事,資料中有一些故事。比如,康熙四十六年,在行圍途中,營房失火,經(jīng)審訊,是由于膳房佛泰的家人二格抽煙引起的,于是,康熙帝嚴懲二格,用箭刺穿他的耳朵和鼻子,又把佛泰枷號三個月,鞭一百??滴醯凼遣缓劝拙频模坏约翰缓?,也不主張大臣喝白酒,他認為白酒不但對身體不利,還會耽誤工作。但是,他在晚年,卻喜歡喝葡萄酒,因為葡萄酒可以給他治病,所以,他適當喝一些葡萄酒。
不多食,不貪食??滴醯鄣娘嬍沉晳T比較簡單,他不喜歡吃大魚大肉,卻喜歡吃粗糧淡飯?!妒プ嬗圃娢募分羞@樣記載:淡泊生津液,清虛樂有余山翁多耄耋,粗食并園蔬,說的都是康熙帝喜歡粗茶淡飯的事。
不練氣功,不求長生。康熙帝不太相信道教中氣功的養(yǎng)生之術,當有人向他進獻氣功術的時候,他先讓太監(jiān)學習,看看效果,最終,康熙帝沒有接受道士的氣功養(yǎng)生法??滴醯垡膊幌嘈庞虚L生不老之術。他堅信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guī)律,沒有抗拒之法。57歲那年,他出現(xiàn)了白頭發(fā)、白胡須,有人立刻向他進獻了烏須方,康熙帝笑著辭退了。他說:自古帝王鬢斑須白者,史書罕載,吾今幸而斑白矣。對自己的白頭發(fā)、白胡須,康熙帝不但沒有苦惱,反而視為美談。看來,康熙帝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
不吃補藥,不吃補品。我們中國人很重視補品補藥,但是,康熙帝卻很反對。有一個太醫(yī)叫孫斯百,在給康熙帝進藥時,使用了人參,康熙帝服用后,非常急躁??滴醯鄞笈J為都是人參惹的禍,于是,批道:孫斯百等各責二十板,永不許行醫(yī)。孫斯百沒有想到,自己崇拜的人參結束了行醫(yī)生涯。對于補品,康熙帝同樣是嗤之以鼻。他看到皇八子胤T經(jīng)常服用補品,十分不滿,他說:凡人之性喜補劑,不知補中有損。所以,他主張一切任其自然,不要刻意追求。
當然,康熙帝也有自己的主張。
早睡早起??滴醯勖刻焖X很早,天黑就睡下了,起床也很早,每天大約在寅時(3--5點)就起床了。
多穿衣服。康熙帝十分重視穿衣服,尤其在冬季,人最容易引發(fā)感冒。所以,康熙帝說:朕冬月衣服,寧過于厚,卻不用火爐??滴醯壅J為,如果穿的很少,走出大殿,就會感冒,那樣,會很危險。
多洗溫泉。康熙帝喜歡泡溫泉,清朝稱之為坐湯。他經(jīng)常陪著祖母去九華山莊、赤城、遵化等地泡溫泉,他認為坐湯,可以養(yǎng)皮膚,愉悅身心,修身養(yǎng)性,是一個很好的生活習慣。當然,這種習慣并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不能喝,酒在中國有著相當悠長的酒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限于技術與原材料,古人喝的酒肯定與咱們現(xiàn)在喝的有所不同。
對這個問題最有發(fā)言權的,可能就是我國的考古學家馮永謙了。在1974年,由當時的著名考古學家馮永謙帶領的考古隊,在沈陽周邊的葉茂臺遼墓中發(fā)現(xiàn)了用白瓷注壺盛的古酒。當時,周圍的工作人員都不敢判斷這是不是酒。如果按照正常的考古流程,當時就應該馬上對容器進行密封,然后迅速運到化驗中心進行化驗。然而,由于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如果運回沈陽,壺中液體有在路上揮發(fā)的可能,如果這樣,就白白錯失了這一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
面對這個兩難的問題,有專家提出,是不是可以先用最嘗嘗,剩下的部分,再帶回化驗中心??梢灿袑<翌檻],如果壺中液體不是酒,會不會可能有毒?即便壺中的就是酒,存放了千年也不一定能飲用。負責帶隊的馮永謙卻沒有這么多顧慮,他直接拿起容器喝了一口,喝完評價道:“感覺有一股土腥味”。確實,存放上千年的古酒很可能早已混入了部分泥水,有土腥味,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后來,沈陽化驗中心對剩下的液體進行了化驗,化驗中心認定,壺中的液體就是酒。
馮永謙先生,也就這樣成為了新中國繼郭沫若先生之后第二個嘗到古酒味道的人。
當然,這只是一段考古花絮。古人喝的酒雖然未必能和今人相比,卻也絕不至于全是一股土腥味。那么,古人一般喝的都是什么酒呢?這些酒,
首先,和今天我們有葡萄酒、啤酒、白酒等一樣,古代也有許多品類的酒。不過,古代的酒度數(shù)相對較低。最烈的,一般也不過十幾度。這是因為,古代沒有今天的蒸餾技術,只能采取手工釀酒。在元代出現(xiàn)蒸餾法釀酒之前,古酒的度數(shù)一般只與今天的低度黃酒、雞尾酒相類似。所以,當我們讀到李白“會須一飲三百杯”或者武松過景陽岡喝了八碗酒的故事時,我們可以微微一笑,想:如果讓你們喝點咱們今天的高度酒,你們早倒啦!
雖然度數(shù)都不高,但是古酒的種類仍然豐富。古酒大約可分為三類:米酒、調制酒以及葡萄酒。其中,米酒是古代最為盛行的酒。道理也簡單,米是古代最容易得到的釀酒原材料。若是古代非葡萄產(chǎn)區(qū)的人們想喝上一口葡萄酒,那可是要花大價錢的。所以,雖然古代的葡萄酒口味未必能比今天的葡萄就強,但絕不可能是馮永謙先生嘗到的一股土腥味。否則,再怎么高逼格,一股土腥味的酒也沒法流傳開來。
嚴格地說,葡萄酒并不是中國原生的酒。在這一點上,咱們今天管葡萄酒叫洋酒,還真是說對了。史學界一般認為,葡萄酒入華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朔到漢朝。然而,在漢朝,我國尚且還沒發(fā)展出成熟的葡萄酒釀制工藝。因此,那時的葡萄酒異常昂貴。在《續(xù)漢書》中記載了一個與葡萄酒有關的故事:一個叫孟佗的人用20升葡萄酒,買到了一個涼州刺史的官職。葡萄酒在當時的價格因此可見一斑。然而,也因為過于昂貴的價格,葡萄酒在當時并不盛行。畢竟對于食不果腹的升斗小民,葡萄酒,是不可想象的奢侈品。
葡萄酒在民間相對廣泛的流傳,則要等到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攻下高昌國之后引進了當?shù)氐鸟R乳葡萄種以及葡萄酒的釀制功法。雖然葡萄酒在當時仍然屬于屬于價格不菲的舶來品,但,至少不像漢朝那般遙不可及。葡萄酒在唐朝又被稱為“蒲桃酒”,由于其獨特的口感以及舶來品的格調,在入華之后,很快就成為全體文人騷客最愛的酒種。
比方說“詩仙”李白就曾寫道“葡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薄斑b看漢江鴨頭綠,恰以蒲萄初崳醅?!倍c葡萄酒相關的最著名的詩詞,則要屬王涵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從這些詩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喝葡萄酒,要有夜光杯、要有金叵羅、要有吳姬,這早古代,簡直可以說是貴族行為
元朝是葡萄酒最為風行的朝代。在元代,葡萄酒第一次被上升為“國飲”。在接近重要外賓時,葡萄酒與馬乳酒是必不可少的飲品,是對的國事用酒。元朝的皇室還規(guī)定,當皇室在太廟祭祖的時必須使用葡萄酒。以官方地位論,這是葡萄酒地位最高的時刻了。
葡萄酒不僅在元朝皇室盛行,在民間也頗受喜愛。由于技術的發(fā)展,在元朝,許多百姓都能做到自釀葡萄酒。過去高不可攀的葡萄酒,也由此進入了千家萬戶。元朝官方也非常支持民間釀造葡萄酒。這是因為,若是釀造米酒,需要耗費大量的糧食。而葡萄則不屬于糧食儲備的范疇
明朝規(guī)定,若是釀造糧食酒,那么需要繳納很高的稅,而若是釀造葡萄酒,稅收標準就降低到了百分之六。以至于在元朝,稍富裕一些的家庭基本把葡萄酒當作生活必需品,“銀甕葡萄盡日傾”,是當時元朝富人的真實
在明代,葡萄酒第一次被發(fā)現(xiàn)有保養(yǎng)身體的功效。著名的中醫(yī)藥學家李時珍在他撰寫的《本草綱目》中寫道:
“(葡萄酒可以)暖腰腎,駐顏色,耐寒?!薄熬?,天之美祿也。面曲之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御寒,消愁遣興: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動火。”
在李時珍看來,克制地、少量地飲用葡萄酒對身體是有極大好處的。
葡萄酒的保養(yǎng)功效在清朝也有記載。著名的康熙皇帝就是一位葡萄酒愛好者。有一次,他得了重病,幾位西洋傳教士便向皇上建議,為了保養(yǎng)身體,最好每天喝一杯葡萄酒??滴跽兆鲋螅l(fā)現(xiàn)確有效果。他將葡萄酒稱為“滋補上品”,甚至將“上品葡萄酒”比作“人乳”。每天飲用一杯葡萄酒的習慣,也被康熙保持至死??梢?,葡萄酒的功效也受到了清朝
在古代,葡萄酒一度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在它流入民間后,很快得到了全民追捧。古人們不僅喜歡葡萄酒獨特的口感,對他保養(yǎng)身體的功效也是贊不絕口。不過,由于我國的大部分地區(qū)并不適合葡萄的生長。因此,葡萄酒的價格始終偏高,普通百姓要想喝上一口葡萄酒,也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2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