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康熙和隆科多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一、
隆科多在《雍正王朝》中,一出場就有一個不好的人設(shè):
西北戰(zhàn)場上的逃兵,北京城里的混混,欠國庫錢不還的老賴。
至于政治智慧和處事才干,隆科多更是遠在人家圖里琛,年羹堯等人之下,一大把年紀還無所事事,儼然如一個巨嬰,絲毫沒有什么出人頭地的跡象。
隆科多唯一的優(yōu)勢,就是他的出身。
他的親姐姐貴為清朝孝懿仁皇后,親姐夫就是清圣祖康熙皇帝,親爹佟國維(劇中則是叔侄關(guān)系)。在這樣的家庭長大,佟國維即便不當(dāng)官,也能在大清朝橫著走。
但也是這樣的出身,在某種程度上害了他,導(dǎo)致他一直把自己的不得志,歸咎于姐夫康熙和父親佟國維對自己的不重視。
當(dāng)一個人長期陷入怨天尤人的地步,不自我反省的時候,他就永遠不可能進步。
所以大內(nèi)侍衛(wèi)圖里琛偷偷給十三阿哥送酒喝的時候,隆科多還在佟國維那里哭哭啼啼要官,把自己的命運拴在別人的褲腰里。
這就難怪佟國維對他那份冷嘲熱諷的表情了,那并不是看不起,而是恨鐵不成鋼。
在佟國維的關(guān)照下,隆科多得到了理藩院牢頭的差事,到理藩院提前等著,憑空賞給了侄子一個燒冷灶的機會。
二、
后來在留守上書房大臣佟國維的親自交代下,十三阿哥胤祥被關(guān)進理藩院,成了隆科多手下的犯人,讓隆科多有了一個接近皇子的機會。
可是對佟國維這番苦心,隆科多卻并不領(lǐng)情。他覺得佟國維自己燒八阿哥的熱灶,卻讓自己燒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的冷灶,是沒按好心,繼續(xù)自暴自棄。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jié)一下《雍正王朝》中這個隆科多:
臨陣退卻,舍下御駕親征的康熙皇帝自己跑回北京,是為不忠;心懷狡詐,對一直苦心培養(yǎng)他的叔叔佟國維沒有絲毫感恩,是為不孝。
如此不忠不孝的隆科多,怎么會被晚年康熙皇帝重用呢?難道康熙老糊涂了?
當(dāng)然不是。
實際上,在舉薦新太子一事的時候,佟國維告發(fā)親叔叔佟國維,雖然大道理講得面面俱到,又是為皇帝著想又是為家族著想,但是卻瞞不過識人無數(shù)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始終瞇著眼睛聽隆科多說鬼話,連標點符號都不相信。
之所以沒有當(dāng)場拆穿隆科多,是因為康熙皇帝是個成熟的政治家,知道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滿朝文武都在舉薦八阿哥,意味著自己的皇權(quán)受到了挑戰(zhàn),所以在那個節(jié)骨眼上,誰站出來反對佟國維和八阿哥,誰就是自己的盟友。
至于那個盟友是君子還是小人,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實在并不重要。在康熙一朝,很多有作為的大臣,如明珠,索額圖,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
三、
隆科多揭發(fā)佟國維,大義滅親,還是動了一番心思的。
此前一天,康熙皇帝宴請佟國維,又把一頂九門提督的桂冠送給佟家,暗示佟國維看清形勢,趕緊給新人讓路。
佟國維領(lǐng)會了康熙皇帝的意思,但回來向隆科多轉(zhuǎn)達,卻不能言明。
這就是政治,很多話不能明說,很多意思不能明著表達,需要聽者自己領(lǐng)會,至于能領(lǐng)會多少,就完全看悟性。
此前的隆科多,完全是一個政治菜鳥,但在與佟國維深夜徹談的那個晚上,隆科多卻頓悟了,他終于明白佟國維為什么說他“你這碗水還淺”,因為姐夫和六叔真的要重用你了,你卻自己害怕自己不能勝任。
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隆科多,既害怕自己一步踩空萬劫不復(fù),又害怕六叔佟國維算計他,所以才打定主意,親自去見康熙,要在皇帝面前,表演自己的老實。
他相信自己只要掏心窩子說,即使當(dāng)不成九門提督,也能在皇上那里顯示一下存在感,討個別的差事,而只有皇帝金口玉言答應(yīng),官才能當(dāng)?shù)梅€(wěn)當(dāng)。
怎么著,都不會比再回去做一個理藩院的牢頭強多了。
四、
然而隆科多自己也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君前自首,會踩對康熙皇帝的鼓點:正愁沒有一個全面打擊八阿哥的由頭呢!
皇子交結(jié)朝廷重臣,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犯皇帝忌諱的,所以明清的法律中,有明文規(guī)定皇子和朝廷重臣不得互相攀交,否則就是結(jié)黨,就是圖謀不軌。
康熙有了主意,就把隆科多帶到了上書房,讓隆科多充分發(fā)揮出了他作為一個小人的長處,變身一把利刃,砍向了所謂“八爺黨”。
利用隆科多和佟國維之間的小矛盾,處理了自己與八阿哥之間的大矛盾,全面打擊深受群臣擁戴的阿哥黨,鞏固自己的皇權(quán),這就是康熙皇帝的高明之處。
隆科多雖然是個小人,但卻是個有背景的小人,有用處的小人,他出面毀了他六叔的政治前途,也就站在了八阿哥的對立面,從此只能跟著皇帝和四阿哥一條道走到黑。
康熙死前點名要求隆科多陪葬,其實有兩方面的意思,第一個意思是隆科多當(dāng)時和?九子奪嫡?事件牽扯的頗深,是康熙對于隆科多的警告,要謹守自己作為臣子的本分,另一個意思是對于自己雍正的教育;是在教育雍正如何利用帝王之術(shù),雍正當(dāng)時也和隆科多比較的親近,雍正還以為隆科多去向康熙求情,最后康熙并沒有要求隆科多陪葬。
康熙時期,因為皇太子被廢,太子之位空虛,皇子們都盡量希望最后繼承大統(tǒng),而隆科多因為十分受康熙的信任,所以眾多的皇子都向隆科多接近。隆科多也身處各位皇子的利益交換之中,康熙也知道自己的兒子在私下里對皇位有想法,也明白他們在四處拉攏大臣鞏固自己的力量,但又不想他們過于放肆,所以就借用讓隆科多陪葬的說法警告隆科多和各位皇子。
第二個意思是對雍正的教育,隆科多和雍正的相處十分近,得知隆科多要被陪葬時候雍正更是進宮勸解康熙,最后康熙讓隆科多活下來,隆科多自然十分感謝雍正,在雍正繼位之后對于雍正也是十分忠心,康熙或許也知道自己終將會離開,皇位終要有人去繼承,自己身為父親和帝王,要對接下來的帝王負責(zé),所以就自導(dǎo)自演了一出戲。
康熙是帝王也是父親,帝王有常人無法理解的計謀,要隆科多陪葬并不是康熙的本意,而是借用陪葬的事情警告其他人帝王的權(quán)利不可侵犯和有任何的非分之想,臣子永遠都是臣子。而康熙也是父親,對于天下人有責(zé)任的同時也需要對自己的孩子有責(zé)任,他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所以也在為自己的兒子的皇位之路在鋪設(shè)道路。
隆科多作為雍正登位的第一功臣,沒能善終,還遭來殺身之禍的原因:因為盡管隆科多協(xié)助了雍正皇帝走上帝位,但是與此同時隆科多都知道雍正皇帝得太多的真相,并且加上隆科多功高蓋主,不益于雍正皇帝自已的執(zhí)政影響力。隆科多協(xié)助雍正皇帝進行了皇上以后,雍正皇帝剛即位,自然就會對擁護自已的那幫元勛禮賢下士,那時候隆科多當(dāng)然以頭功,倍受雍正帝的獎賞。因此你看到的雍正皇帝坐在帝位后,公布的第一道任命通知中,就會有隆科多名字的。
隆科多是康熙遺詔,立雍正皇帝為帝的見證者,許多傳聞?wù)f雍正皇帝存有謀反之嫌,但隆科多作為唯一承旨重臣,在皇太子們正中間話語權(quán),毫無疑問是最主要的。因此,隆科多對雍正皇帝的大力支持,毫無疑問為雍正皇帝成功即位,造就了比較好的標準??滴醯鄣墓ぷ鹘?jīng)歷和輩份全是隆科多必定無條件服從的一位,而雍正皇帝新皇帝登基顯而易見欠缺這種權(quán)威性,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雍正皇帝取得成功繼位和他緊要關(guān)頭的擁戴有很大的關(guān)系,此外,雍正皇帝還需要叫為他小舅,心理上免不了擁有老資格的澎漲趨勢。
隆科多對這個侄子皇上的個性顯而易見錯判局勢,雍正皇帝在對待全部朝臣上下關(guān)系最大的標準比康熙皇帝有過之無不及。假如說康熙皇帝容許宦官存有巨大政治勢力,注重親疏有別氣血關(guān)聯(lián)得話,那樣雍正皇帝則顯而易見超過其相對高度,那便是這個人是世上每一個人的皇上,沒有一人能除外,這都立即導(dǎo)致了隆科多這名皇上小舅不好當(dāng)?shù)闹匾?。出自于政冶安全可靠,避免一切集團公司陣營反跳,對隆科多那樣不僅有知名度同時也對于其他東張西望留余地的人進行弱化解決,無論當(dāng)初多么的趨之若鶩,假如眼中不要以“朕心為心者”隨時都可能被去除。
因為擔(dān)心隆科多以后不是真心對雍正,想要告誡他,也為雍正收買人心了。
原因一是臣子的性命是掌握在皇帝手上
可能大家都很奇怪,為什么康熙臨終前要讓讓重臣隆科多陪葬,而且這家伙還是康熙孝懿仁皇后的弟弟,更加是一等公佟國維的第三個兒子,這樣顯赫的出身,為什么康熙要對他下手呢?
那是因為康熙知道隆科多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擔(dān)心自己死后,上位的皇帝壓不住他,畢竟他的權(quán)力怎么大,無論是權(quán)力名聲地位財務(wù)隆科多通通都有,這樣人要是走錯路,對國家是非常嚴重的損失,所以康熙在位的時候經(jīng)常告誡他要行為端正勤勉,也算是關(guān)心他的一種吧。
原因二是康熙不希望隆科多亂用權(quán)力
康熙清楚的知道,自己走了,那么會影響朝堂局勢就是隆科多了,他是步軍統(tǒng)領(lǐng),手里有軍權(quán),要是有什么不應(yīng)該的想法,就很容易出事,所以康熙經(jīng)常跟隆科多說,不要亂用手中的權(quán)力,也要和家里的兄弟姐妹保持適當(dāng)距離,畢竟你手里的權(quán)力實在是太大了。
原因三是康熙知道隆科多跟雍正走得很近
康熙知道自己的第四個兒子,也就是后來的雍正,隆科多跟雍正走的很近,就在康熙知道自己快要不行的時候,就下令讓隆科多陪葬,這下不單單是雍正心慌了,連隆科多心里也害怕了,以為自己跟雍正事情給康熙知道了。
就這樣隆科多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見康熙,他就一直求康熙,說自己做錯了什么,自己會改的,求康熙不要他陪葬,求了很久,康熙放過他之后,又下了一道給隆科多封官加爵的圣旨,隆科多知道后,非常感謝康熙,心里又對雍正多了幾分忠心了。
總結(jié)一下,康熙會這樣做,無非是告誡隆科多,君要臣死臣就要死,你要做就是老老實實為大清進忠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2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盤點,古代大將兵器最重的前三位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