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9年前的今天,1931年11月19日,詩人徐志摩空難喪生。
詩人徐志摩
徐志摩與原配夫人張幼儀
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乘火車由上海抵南京;19日上午8時,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飛機由南京飛往北平。飛機師王貫1、副機師梁壁堂都是南苑航空學校畢業(yè)生,年齡均為36歲。飛機上除運載了40余磅郵件外,乘客僅徐志摩1人,也是36歲。開始天氣甚佳,不料在黨家莊1帶忽遇漫天大霧,飛機師為尋覓航線,下降飛行高度,不慎誤觸開山山頂,機油4溢,機身訇然起火,墜落于山腳,待村人趕來時,兩位飛機師皆已燒成焦炭。徐志摩坐位靠后,僅衣服著火,皮膚有一部份的傷,但他額頭撞開1個大洞,成為致命創(chuàng)傷:又因身體前傾,門牙亦己脫荊。當晚,細雨霏霏,仿佛是在哀悼天才詩人的早逝。
21日下午,徐志摩的靈柩暫厝于濟南福緣庵,后由友人沈從文、梁思成,親戚張嘉鑄,兒子徐如孫等主持,將遺體運往上海,由萬國殯儀館重殮,在靜安寺設奠,最后安葬在詩人的故鄉(xiāng)浙江海寧硤石鎮(zhèn)東山萬石窩,墓碑系書法家張宗祥所題。
徐志摩遇難的兇訊傳出后,在文藝界引發(fā)很大震動,就連一度跟他筆墨相譏的魯迅也從11月21日的《時報》上剪下了關于這次空難事件的報導。胡適在徐志摩遇難第二天的日記中感慨地寫道:朋友當中,如志摩天才之高,性情之厚。真無第2人!周作人說:中國新詩已有1056年的歷史,可是大家都不大努力,更缺少楔而不舍地繼續(xù)努力的人,在這中間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實同志。梁實秋則認為:志摩的天才在他的散文里表現(xiàn)最清楚最活動。沈從文號令:記念志摩的唯一方法,應當是擴大我們個人的人格,對世界多1分寬容,多1分愛。
蔡元培先生的挽聯(lián)最為精巧: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終生行動都是詩,詩的意味滲透了,隨遇自有樂土;乘船可死,驅車可死,小房坐臥也可死,死于飛機偶然者,沒必要視為畏途。
徐志摩(1895.1.15~1931.11.19),中國詩人、散文家。留學美國時改字志摩,小字又申。筆名有南湖、云中鶴等。浙江海寧人。1916年入北京大學法科。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
1921年,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開始新詩創(chuàng)作。1922年回國,在報刊上發(fā)表詩文。1923年參與成立新月社,同時也加入了文學研究會。1924年,與胡適、陳西瀅等創(chuàng)辦《現(xiàn)代評論》周刊,并任北京大學教授。1925年37月,歷游蘇、德、意、法諸國,同年出版第1本詩集《志摩的詩》。1925年10月1926年10月,主編《晨報副刊》。這一年,寫了詩集《翡冷翠的1夜》和散文集《巴黎的鱗爪》、《自剖》、《落葉》中的大部份作品,是他創(chuàng)作最多的1年。這之前的詩作,大多是對黑暗封建權勢的不滿,帶有劇烈的燃燒性的熱忱,但也流露出享樂主義的生活哲學和庸俗的生活情趣。
1927年春,與胡適、邵洵美等籌辦新月書店。秋后,任上海光華大學、東吳大學教授。稍后,又任上海大夏大學、南京中央大學教授,并兼任中華書局編輯。1928年3月,《新月》月刊創(chuàng)刊,一度擔負該刊主編。同年911月,歷游英國、美國、日本和印度。1930年到北京大學與北京女子大學任教。1931年,與陳夢家、方瑋德創(chuàng)辦《詩刊》季刊。這一時期的詩作,抹去了之前的火氣,音調低沉,多是頹唐失望的嘆息。
他的詩集除《志摩的詩》外,還有《翡冷翠的1夜》、《猛虎集》及身后陳夢家為之編輯的《云游》。小說集有《輪盤》、戲劇《卞昆岡》(與陸小曼合作)、日記《愛眉小札》。譯著有《死城》、《曼殊斐爾小說集》等。1991年出版《徐志摩全集》。詩作大都為抒懷詩,善于用細膩的筆觸表現(xiàn)豐富復雜的情感。語言自然、純熟,既是地道的口語,又經(jīng)過藝術的提煉,獨具清瑩流麗的情致。創(chuàng)作的散文較少情勢的束縛,更容易表現(xiàn)奔放不羈的情感。
1919年留美時的徐志摩
徐志摩與第2任妻子陸小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29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痛風一個小方子好喝又有用再也不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