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硗跽墓适?,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作為身居后位長達61年之久的王政君,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女性呢?對于那個著名的篡漢者王莽,這個親姑姑又是何種態(tài)度?叛逆是否是王氏家族的性格基因呢?本文試圖從王政君的成長背景出發(fā),分析其性格因素對西漢后期政局走向產(chǎn)生的影響。
一 家庭出身及成長環(huán)境
王政君(公元前71年-公元13年)是漢元帝劉奭皇后,漢成帝劉驁皇太后,漢平帝和哀帝時期的太皇太后。其身居后位時間長達61年,時間僅次于清朝的孝惠章皇后。
從成帝朝開始,身居太后位置的王政君不斷扶植王家勢力,一度造成外戚專權(quán)的局面,最終導(dǎo)致了王莽篡位。《漢書·外戚傳》中對王政君的出身及家庭生活描寫還是比較全面的,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地位出身
父族雖出自齊國貴族,但至王政君之父王禁時期已然沒落,王禁只擔任廷尉史(廷尉的屬吏,秩二百石)這樣的小官,官階低微,不過,相比于之前的呂后,霍氏家族出身平民來看,王政君的出身還算屬于中等以上。
二、成長環(huán)境
王禁雖然官職低微,但娶過好幾個老婆,生了四女八男,兒女眾多,王政君排行屬于中間,并且其親生母親李氏因為嫉妒其他小妾因而與王晉離異,(這在封建倫理道德還未完全形成的西漢時期是合理的)可見,王政君在如此多的兄弟姐妹中間,再加上母親離異的影響,王家不可能嬌慣王政君,因此不會是跋扈、自私的性格,史載:王政君“婉順得婦人道”可見王政君從小應(yīng)該是較為溫順的。
三、個人經(jīng)歷
在王政君18歲入掖庭為家人子之前,曾被父親兩度許嫁外人,都因外人先死而未能婚配。父親王禁因此為王政君占卜,占卜結(jié)果據(jù)說“當大貴,不可言”,她的父親從此以后對王政君另眼相待,大加培育詩書、鼓琴等才藝,為進宮做了充分準備。
二 性格特征及表現(xiàn)
俗話說,任何人都是一個復(fù)雜的矛盾體。王政君也不例外,雖然史料并不多,但我們從她的經(jīng)歷中可以看出她的一些性格特點:
一、對內(nèi)溫柔慈愛,對外強悍跋扈
王政君的發(fā)跡是從當時位居太子的漢元帝劉奭所寵愛的司馬良娣的死開始的,當時雖然劉奭并沒有在意自己的母親為自己挑選的五位家人子(低等婢女),但由于“政君坐近太子,又獨衣絳緣諸于”因此受到長御和皇后的關(guān)注,特此將王政君獻給了劉奭,可見王政君打扮得體、比較有親和力,符合當時統(tǒng)治者的眼光。
后漢元帝登基,因為寵幸傅昭儀和其子定陶共王,欲立共王而廢王政君所生太子劉驁,也最終因為侍中史丹的進諫和王政君“素來謹慎”、太子又是宣帝所愛而打消了廢立的念頭,可見,王政君在當時父族勢單力薄的情況之下,由于自身謹言慎行和朝臣的擁護,最終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其子漢成帝繼位之后,王政君因為憐愛,遂封自己的兄弟五人為候,世稱“一門五侯””又欲將自己同母異父的弟弟茍參也封侯(未果)。后來,又憐弟曼早死,將其子王莽封新都侯。其后,親哥哥王鳳被王章彈劾,王政君即命王鳳“乞骸骨”,自己則“聞之垂涕,不御食”。
王莽未篡位之時,王政君也處處溺愛,甚至面對王莽改元稱制,也并沒有橫加制止。因此,可以說,在對待自己的親族和子嗣上,王政君非常地慈愛,乃至退讓。同時,王政君又有一些強悍跋扈的性格色彩。
從出身來看,可能遺傳了她母親的一些強悍的性格因素(其母因嫉妒而與其父離異),漢成帝即位后,為鞏固自身勢力,王政君大肆封侯,并且大力壓制漢成帝皇后許氏家族勢力,先后在建始三年(BC30年)和和平元年(BC28年)以“后宮災(zāi)異論”打壓許氏,并最終因無子和詛咒后宮將許氏廢黜。
綏和二年,成帝去世,定陶王劉欣即漢哀帝即位,祖母和母家傅、丁兩家勢力增強,及元壽二年,哀帝崩,王政君立即將大權(quán)收回,“以莽為大司馬,立中山王為哀帝后,是為平帝,帝年九歲,太后臨朝,委政于莽”,從哀帝時期被打壓的王莽因姑母的提拔地位重新穩(wěn)固,王氏家族又一次崛起。
為討王政君的歡心,王莽尊王政君其姐妹三人為廣恩君、廣惠君、廣施君,并食湯沐邑,另外,“令太后四十車駕巡狩四郊”,姑侄二人權(quán)勢達到頂峰。
二、謹慎從事,但缺乏理性
王政君以退為進,謹慎從事的辦事作風(fēng)多次保住了王氏家族勢力。史載成帝時期,王章欲推薦中山孝王舅馮野王代替王鳳,王政君聽說,立即讓親哥王鳳乞骸骨,向皇帝謝罪,后“上少而親倚鳳,弗忍廢”,保住了王鳳的地位。
漢哀帝時,傅、丁二氏排擠王氏,王政君也讓王莽避帝外家,乞骸骨而退,在傅、丁氏鋒芒畢露的情況下,保全了王氏勢力。不過,王政君有時卻顯得不太機敏和缺乏理性。
漢成帝去世,其庶侄哀帝即位,與王政君無任何血緣關(guān)系,早在哀帝劉欣被立為太子時,成帝就不同意劉欣與其母家傅、丁往來,以避外戚。
可是,王政君卻疏忽了這一點,她同意或是默許了劉欣與母家往來,導(dǎo)致了哀帝時期傅、丁二族打壓王氏的局面。另一方面,王政君對王莽的篡位也沒有太多警覺,一味的婦人之仁使王政君過度縱容了王莽,直到發(fā)現(xiàn)自己的侄子改朝換代的那一刻,才悲憤地將傳國玉璽投之擲地。
三、擁有強烈的權(quán)力欲望,同時堅守底線
任何人對于權(quán)力都是向往渴望的,王政君也不例外,作為一個女性,尤其是矛盾錯綜復(fù)雜的在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想要生存,并且不被別人壓倒,就必須依靠家族勢力來鞏固自己的權(quán)力,畢竟誰也不能永遠指望帝王一時帶給的榮寵。
從漢成帝開始,王氏一族力量壯大保證了王政君的權(quán)力地位,這是她渴望得到的。另一方面,王政君對自身的定位非常清楚,她從未想過要讓王氏代替漢家王朝,王莽改正朔,易服色,王政君仍然依漢家舊制。
史載王莽即位時,向太后索要傳國玉璽,太后王政君怒罵之曰:“而屬父子宗族蒙漢家力,富貴累世.......我漢家老寡婦,旦暮且死,欲與此璽俱葬,終不可得!”從王政君對王莽篡漢的態(tài)度來看,王政君從來沒有背叛漢家的打算,僅僅把自己當做劉氏的媳婦,這一點她是比較清醒的。
三 對王政君的評價
孝元太后(即王政君)經(jīng)歷四世帝王,身居后位六十余年,先后扶持兄弟大封將候,把持朝政,直到王莽篡漢,王政君仍然寄希望于一璽,不愿意給王莽,婦人之仁,實在可悲!作為一個女性,王政君既不像驕恣的傅太后,又無趙氏姊妹之淫荒,可為母后中的賢者。
但就其作為一個國家的統(tǒng)治者來說,她太缺乏足夠的政治敏感性。其最大的失誤,就是過于寵愛王莽,失之愚柔,使其罔上行私,得竊國柄,王莽了解其姑母的這個特點,因此處處哄騙,種種欺媚,把元后(王政君)玩弄于股掌之中。
據(jù)部分史家猜測,漢平帝就是王莽殺掉的,元后卻沒有追究,后來等到王莽迎孺子嬰而元后仍然不加干涉,稱“攝皇帝”、“假皇帝”而元后不問,徒懷藏一傳國璽,又不想馬上給王莽,這還有什么用!
婦人之仁害了王政君,也害了西漢王朝。因此歷史必須要謹記這個教訓(xùn),在權(quán)力和國家利益面前,誰的手軟,注定要吃虧,當斷則斷,切不可有絲毫的猶豫。
當然,我們姑且不論一開始漢平帝到底是不是王莽所殺,將王莽篡漢的原因完全歸結(jié)于王政君的“愚柔”,筆者也是不能完全認同的。
雖然王政君的“婦人之仁”一定程度上縱容了王莽,加速了王莽篡漢的進程,不過,單純因為一個女性的性格過錯就導(dǎo)致歷史的演變,這點是不可靠的。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往往帶有很多必然和偶然因素,我們在歷史人物分析過程中要客觀公正地評判,斷不能以單純的“女人誤國”而錯下定論。
西漢最幸運的皇后是:呂后、竇太后、王政君。
1、呂后
呂雉隨其父呂公躲避仇家遷居沛縣,沛縣官員前去祝賀呂家喬遷之喜,亭長劉邦去“蹭飯”卻沒帶賀禮錢。呂公知道后怒要將劉邦趕走,但一見到愛說大話的劉邦,認定他是個“干大事”的人,邀劉邦上座,把女兒呂雉嫁給了劉邦。后來劉邦建立了漢朝,呂雉當上了皇后。劉邦死后,呂后成為漢朝實際上的皇帝。
2、竇太后
竇太后竇猗房是普通的農(nóng)家女,漢惠帝時以家人子身份入宮伺候呂太后,但呂后嫌棄宮女太多,于是把他們賞賜給諸侯王。竇猗房因為老家清河郡,所以請求遣送的宦官把自己安排到趙國,但宦官卻忘記了這個事,把她安排到了代國。竇猗房得知后哭的死去活來,代國窮還靠近匈奴,但詔書是強制命令不得不去。
去代國的五位宮女只有竇猗房受到代王劉恒的寵愛,呂雉去世后,群臣擁護代王劉恒回京即位。劉恒之前的王后和四個王子全部早逝,離開長安的時候是宮女,回到長安以后竇漪房就成為了皇后。竇皇后的兒子劉啟做了太子,后來的漢景帝,另一個兒子就是一代梟雄梁王劉武,一個女兒劉嫖是館陶公主。
3、王政君
王政君祖上是漢宣帝的母族,王政君入宮后一年多,太子劉奭寵愛的司馬良娣病故,太子郁郁寡歡遷怒其他姬妾。漢宣帝劉詢得知后,讓皇后挑選了五個女子送給劉奭。劉奭不想違逆皇后的懿旨,便說:“其中有一個人可以。由于王政君坐的離劉奭最近,都認為劉奭屬意王政君,就把王政君送到太子宮。
劉奭即位為漢元帝后,王政君做了皇后,漢成帝時做了皇太后,漢哀帝時做了太皇太后。王政君穩(wěn)居后位61年,僅次于清朝的孝惠章皇后(63年)。王政君上位后,王氏家族雞犬升天多人封侯,其中一位正是王莽。
王政君和王昭君的名字只差了一個字,但是兩人并沒有什么血緣關(guān)系,一個是漢朝5代的皇太后,一個是出塞和親的后宮女子。王政君一生可以說是十分幸運的,她在陰差陽錯之下入宮成了妃子,雖然不受寵愛,但卻因懷龍子而成為皇后,可惜最后漢朝也斷送在她的手上。
一、王政君和王昭君的關(guān)系 王昭君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本是平民之女,卻因姿色過人被選進宮中填充漢元帝后宮,但是卻因為與當時負責皇室后宮妃子畫像的畫師結(jié)怨,其畫像不僅姿色平平,還被丑化,因此王昭君一直不被漢元帝寵幸。后因緣巧合,代替漢朝的公主出塞與呼韓邪單于和親,為兩國和平作出犧牲,最后終死于塞外。
而王政君則為漢元帝的皇后,也是漢成帝的生母,她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在后宮之位最長的一位女子了吧,她曾任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等職位,時間長達六十余載。在位期間代替皇帝掌握實權(quán),雖無野心但是卻因此培養(yǎng)起王氏勢力,最后導(dǎo)致外戚奪權(quán),將劉氏江山斷送在自己的手中,最終憂憤而死。
王政君和王昭君她們兩同為漢元帝后宮女子,王政君為漢元帝誕下一子,之后便不得漢元帝寵幸。而王昭君因為畫像一事,數(shù)年不被漢元帝召幸,在深宮中她們均是可憐的女子,一是不得離開深宮,二是不得寵幸。
王昭君和王政君的名字很是相似,故會有人錯認為她們是姐妹關(guān)系,但是事實她們之間的姐妹關(guān)系只是于皇帝后宮妃子之間的姐妹。在王昭君入宮之前,她們兩個更是毫無瓜葛,沒有聯(lián)系點,之后年僅二十的王昭君出塞和親之時,王政君已近四十,兩人的年紀可以稱得上是母女了。
?點擊下一頁查看王政君歷史資料
上一頁 0 /2 下一頁
呂后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她死后,功臣派張良、周勃等發(fā)動政變,屠殺了呂氏宗族,迎接代王劉恒即位,是為漢文帝。
第二位:竇漪房,竇漪房是普通的農(nóng)家女出身。漢惠帝時入宮伺候呂太后,后被賜予代王劉恒為姬妾。劉恒即位后被立為皇后。呂后死后,張良、周勃等人盈利劉恒即位,竇漪房也成為了皇后。漢文帝死后景帝即位,竇漪房被尊為皇太后。建元元年,漢武帝即位,尊其為太皇太后。漢武帝建元六年竇漪房去世。竇太后在漢景帝和漢武帝初期在朝政上有極大的發(fā)言權(quán),直接影響著皇帝的決策。
第三位:衛(wèi)子夫,衛(wèi)子夫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衛(wèi)子夫原為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家歌女。一次偶然的機會被漢武帝發(fā)現(xiàn)并鐘情,帶到了宮中后,元朔元年被立為皇后,征和二年,漢武帝晚年昏聵,聽信了奸臣誣告衛(wèi)子夫之子劉據(jù)叛亂的讒言,劉據(jù)被殺,衛(wèi)子夫也自殺身亡。衛(wèi)子夫身駐漢宮49年,在皇后位38年。最后卻結(jié)局悲慘。他的弟弟就是為漢武帝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的衛(wèi)青。
第四位:王政君,漢元帝劉奭皇后,漢成帝劉驁生母。新朝皇帝王莽的姑母,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后之一。身居后位61年。
西漢后期,皇帝幼弱,權(quán)力掌握在外戚手中,王氏一家掌握西漢朝政多年,正是她一步步將王莽推到了篡漢者的位置。當王莽露出獠牙篡漢時,王政君曾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致使傳國玉璽崩碎了一角,不久她便憂憤而亡.
西漢的變衰是從漢元帝開始,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后。西漢的后期對外戰(zhàn)爭還是一如既往的常勝,但內(nèi)部政治日益腐敗,土地兼并成風(fēng),社會動蕩不安。漢元帝、漢成帝又沒有足夠的雄才,漢帝國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在統(tǒng)治階級自身享樂的同時,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出現(xiàn)。在西漢后期幾代沒有才能的皇帝領(lǐng)導(dǎo)下,西漢最終被王莽于公元8年所篡,此時王政君80歲,她真的親眼見證了西漢從漢宣帝的盛到最后的被篡的過程.
王政君公元前71一13年,魏郡元城人,漢元帝劉奭的皇后,漢成帝劉驁的生母。父王禁,父李氏,出生在官宦之家,她父親是廷尉史,傳說,李氏夢月入其懷,遂有身孕,生下王政君,王禁嗜酒好色,娶了好幾個小老婆,生有四女八子,李氏被失寵。
李氏被王禁休掉之后改嫁給荀安為妻,王政君便失去了母愛,在哪種大家庭的特殊環(huán)境里,小政君也磨練出了性格溫順,學(xué)會了婦人之道,到十四,五歲時政君聰慧貌美,亭亭玉立,王禁便給她許嫁一家人家,還沒有出嫁,男方便生病而死,后又嫁給東平王為姬妾,還沒嫁出入門,東平王也得病而死。兩次嫁人都是未進門丈夫先死去,政君得到十里八鄉(xiāng)的眾人議論,王禁也覺得奇怪,便找占卜師為她占卜,占卜師說:“此女是夢月入懷,貴不可言?!蓖踅浅8吲d便讓政君讀書寫字,學(xué)習(xí)彈唱琴鼓才藝。
公元前53年,王政君十八歲時,王禁把她獻入宮中為家人子。在政君入宮一年多,皇太子劉奭寵愛的妃子司馬良娣得病而死,臨死前對太子劉奭說:“她的得病而死是別的姬妾詛咒的。”司馬良娣死后,皇太子很悲傷,從此郁郁不樂,他遷怒其她姬妾,不與她們接近。
漢宣帝知道太子怨恨姬妾,看到兒子精神消沉,以后帝位怎么傳給他怎么治理國家,于是就讓皇后在后宮挑選五位宮女送給他取樂,激起他的情緒。這其中就包括王政君,她穿著一件紅色繡著花邊的艷服,坐在離皇太子很近的位置,這皇太子還在傷悲之中,滿腦子都是司馬良娣的身影,哪有心思選妃,皇后見皇太子坐著不語,催促讓他快選,皇太子這才驚覺,他心里有一百個不愿意,但是又不敢違背皇后的懿旨,便說:“其中一位還可以?!彪S手一指離他很近的宮女王政君,皇后一看王政君相貌還可以,又是太子點頭的,便命人把王政君送到太子宮侍寢。
王政君很幸運偶然機遇中成了太子妃,但是皇太子劉奭不喜歡她,讓她侍宿一睌上在也沒有臨幸王政君,誰知就這一睌上,王政君便懷孕了?;侍邮鄠€姬妾都沒懷孕,漢宣帝知道后非常高興。公元前51年,二十一歲的王政君生下一個兒子,母憑子貴。久盼皇孫的宣帝親自命名叫劉驁,字太孫,時時帶在身邊玩樂。
公元前49年,漢宣帝駕崩,皇太子劉奭繼帝位,即漢元帝,先封王政君為婕妤,三天后又升為皇后。王政君自生子以后,日益冷落,劉驁起初還寬博謹慎,但后來確吃喝玩樂,無上進心。這時候漢元帝非常寵愛傅婕妤,而且還生下定陶王劉康,漢元帝覺得劉驁無才干,想廢掉他立劉康為太子。王政君和其兄王鳳還有劉驁非常恐懼,后來在元帝的寵臣史丹和眾臣的擁護下,漢元帝又覺得王政君謹慎寬厚待人,遵法循禮,漢宣帝生前又非常喜愛劉驁,沒有廢掉太子。公元前33年5月,四十三歲的元帝駕崩,皇太子劉驁繼帝位,尊其母王政君為皇太后,王政君總算揚眉吐氣了,在也不過著膽驚受怕的日子了。
總上所述,王政君是偶然憑借著子貴當上元帝的皇后的,她也沒受到元帝的寵愛,過著惶惶不安的日子,低調(diào)謹慎寬厚忍讓和眾臣擁護才保全聲譽,一步步才走向人生的輝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3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