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司馬楚之。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自古以來,能夠當上將軍的士兵也并不多,他們一般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機智的大腦,亦或者是他們是驍勇善戰(zhàn)之人,有背景之人。而司馬楚之之所以能夠成為將軍,并為士兵所認同,憑借的是自己的能力,憑借的是他的機智多謀。
東晉被劉宋滅亡之后,江南地區(qū)的很多皇室貴族紛紛選擇向北逃亡,投奔北魏,因為當時北魏的統治者是認同司馬家族的人的。而這些逃亡的皇室貴族們還受到了北魏皇帝的優(yōu)待,皇帝甚至還將對他們委以重任。而司馬楚之,便是其中的一員。
司馬楚之,字德秀,是晉宣帝司馬懿四弟曹魏太常司馬馗八世孫。司馬楚之的父親司馬榮期,是東晉梁州益州二州刺史,被自己的參軍楊承祖所殺。司馬楚之當時虛齡十七歲。那個時候,劉裕正在誅殺司馬氏的親屬,司馬楚之的叔叔、哥哥都被殺害了,司馬楚之于是藏在和尚當中渡過長江,逃往北魏。
司馬楚之年輕時有英武豪邁的氣概,能降低自己身份對待士人,他投奔北魏之后,受到了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燾的重視。當北宋皇帝討伐北魏之時,司馬楚之前去迎戰(zhàn)并獲得了勝利,因此被封為了瑯琊王。
當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征討柔然(蠕蠕)之時,司馬楚之是督糧官,此時有一個名為封沓為柔然獻計,只要突襲司馬楚之,北魏便失去了糧食供給,軍隊自然就會撤退。柔然覺得主意不錯,于是派遣探子前去刺探軍情。
在那段時間里,城中有人向司馬楚之報告:“軍中有驢耳背人偷偷割走了?!焙芏鄬⑿6疾恢罏楹危抉R楚之想了一會便說道:“一定是柔然的探子干的,他們混進城來,刺探完軍情后,割下驢耳作為憑證。大家趕緊行動,柔然軍很快就要來偷襲了。”
知道了問題所在之后,司馬楚之立馬就想到對策,指揮軍士砍伐柳樹修筑柵欄,再澆水使它結冰,筑成了冰城。不久之后,柔然大軍果然來了,但是面對著結實的冰城無可奈何,只能夠灰溜溜走了。
在這場戰(zhàn)爭中,司馬楚之利用自己的智慧,保護了百姓以及將士的安全,并獲得了士兵們的敬服。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而這,便是司馬楚之亡國之后還能夠擁有很高地位的原因。雖然司馬楚之失去了皇親貴族的名頭,但是他的能力突出,因此才能夠在眾人之中脫穎而出,成就一番事業(y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3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