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乾隆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nèi)容。
正德皇帝和乾隆皇帝這兩位相差200多年的兩朝帝王,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南巡。
正德十四年三月,公元1519年,正德皇帝朱厚照在其義子兼男寵江彬的攛掇下,下詔宣布南巡,但遭到了舉朝上下的反對,并由此爆發(fā)了歷史上有名的“明武宗南巡之爭”。該事件的最終結(jié)果雖然讓朱厚照放棄了南巡的念頭,但卻付出了“百余位官員受刑或貶遷”的慘痛低價。
“明武宗南巡之爭”并未讓朱厚照徹底放棄南巡的念頭,當年六月,“宸濠之亂”爆發(fā),但在次月便被平定。朱厚照為了完成南巡目的,隱瞞戰(zhàn)報,甚至自降身份,封自己為輔國公,于八月開始了表面上“御駕親征”,實際為南巡的行程。由此足以證明朱厚照對南巡的偏執(zhí)乃至瘋狂的喜愛程度。
乾隆十四年,乾隆皇帝發(fā)布了著名的“南巡說明詔書”,以“應江浙官員邀請”、“援據(jù)圣祖南巡之例”、“考察民情戎政”、“恭奉母后、以盡孝心”等四大理由,決定于乾隆十六年南巡。由此,乾隆皇帝的南巡愛好一發(fā)不可收拾,分別于乾隆十六年、乾隆二十年、乾隆二十七年、乾隆三十年、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四十九年共計六次巡幸江南。
但是,作為同樣喜愛南巡的帝王,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雖然也曾因此飽受詬病,但對其的負面評價最多為“浪費奢侈”、“勞民傷財”;而正德皇帝——朱厚照卻被后世給予了“耽樂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號,冠履之分蕩然矣”的標準昏君評價。
同為喜愛南巡的帝王,朱厚照和愛新覺羅·弘歷,為何會得到如此不同的后世評價呢?
如果,你了解了兩位帝王在南巡途中都干了什么,就明白兩者之間的評價為何差距如此大了!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雖然奢靡,在野史傳聞中,也曾有過諸多了“獵艷江南“、”鋪張浪費“的相關記載,但其還有更為重要的六方面政績:蠲賦恩賞、巡視河工、觀民察吏、加恩士紳、培植士族、閱兵祭陵。
也就是說,乾隆皇帝在六次南巡的過程中,進一步穩(wěn)固了對江南地區(qū)的皇權延伸,有效地維護了清朝的皇權統(tǒng)治,于民生改善、河工建設等諸多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而正德皇帝——朱厚照在巡幸江南的過程中,都干了什么呢?
我們以三個具體事例,予以明確說明:
1、搶掠民女
《萬歷野獲編》有載:
每夜行,見高屋大房即馳入,或索飲,或搜其婦女,民間苦之。其侍臣知悉主子怪癖,搜掠良家婦女以充幸御,時達十車之巨。亦好寡居,民間洶洶,有女家,掠寡男配偶,一夕殆盡。
啥意思?
朱厚照的南巡過程中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強搶民女”,而且不管是“高屋大房”的富貴之家,還是普通的平民之家甚至是“寡居”的寡婦,都是朱厚照的掠奪對象。而且,朱厚照的下屬臣子們,還專門的“投其所好”,甚至一次性就搶來十車的女子,貢獻給朱厚照。
2、特殊癖好——檢閱風月女子
在南巡的過程中,朱厚照還有一個特殊癖好,那就是前往妓院“檢閱”妓女。因為天子的駕臨,惹得各處妓院價格紛紛上漲,妓女身價倍增。而且,朱厚照的這些特殊行程,就發(fā)生在“宸濠之亂”的禍首——寧王朱宸濠被壓至南京,等待朱厚照處理的過程中。
已經(jīng)降服朱宸濠半年之久的王陽明,在南京數(shù)次請見朱厚照,苦求皇上受俘,朱厚照一概不準,自顧玩樂,荒唐如斯!
3、恩寵劉美人
正德年間劉美人的大名,早就被后世民間說書藝人、諸多影視作品等廣為傳播。在梁宏達老師主講的節(jié)目中,對這個劉美人也有過相關介紹和說明。
劉美人,乃系朱厚照從一富商手中“慕名”奪來,納為妃嬪得寵妃。正德十四年,朱厚照攜帶劉美人開始了明為“御駕親征”,實為南巡玩樂的旅程。再此旅程中,朱厚照和劉美人之間發(fā)生的諸多荒唐之舉,讓朱厚照的昏君之名徹底坐實。
按照明朝祖制,皇帝御駕親征不能攜帶內(nèi)眷,于是朱厚照現(xiàn)行,而劉美人后行,兩人相約于潞河會面。劉娘娘相贈一簪,以為信物,到時候朱厚照派人以簪為憑,護送劉美人和朱厚照匯合。但是,朱厚照不小心將這個簪子丟了,于是下令按兵不動,大尋三日而不得!
就在這個時候,朱厚照前往“御駕親征”的叛亂竟然被王陽明“不小心”平定了。朱厚照眼見“御駕親征”真就快變成了笑話,就趕緊派人去接劉美人,自己則現(xiàn)行前往前線??墒牵粚檳牧说膭⒚廊藚s給出了“不見簪,不信,不敢赴”的任性答復。于是,我們浪漫的皇帝,丟下大軍,獨舟返回前往迎接劉美人。
堂堂一國之君,逢此國家危亡之際,竟行事如此放縱、荒唐,能被后世予以頗多負面乃至荒淫無道的評價,也是情理之中了!
因為他很明顯是被滿清韃靼修訂的明史給黑了,所以影視要給他正名。而且史料中記載的朱厚照也并不是毫無功績,只是比起他的功績來,有非常非常大量的文字都是在描寫他的私生活怎么怎么亂,多么多么無厘頭不守禮數(shù)什么的(然而這些跟做皇帝有個毛線關系啊,能因為一個人的性格喜好就說他是昏君?)。
據(jù)史料記載,明朝的經(jīng)濟發(fā)展從明英宗時期就已經(jīng)開始直線下滑了,但數(shù)據(jù)顯示朱厚照在位期間的經(jīng)濟發(fā)展居然反超了朱元璋時期,如果真的是昏君,哪能有這樣的政績?
如果是他只是在太平盛世時期“躺贏”的倒也算不上他的功績了。
但朱厚照在位期間并不太平,但雖 外有韃靼犯境、內(nèi)有藩王謀反、朝有宦臣欲獨攬大權,卻都逐一被他擺平。而且在那種戰(zhàn)事連連的情況下他還能屢次賑災減稅,不僅沒讓百姓因戰(zhàn)事而吃苦還讓經(jīng)濟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
滿清韃靼在修訂明史的時候,在政績上找不到糟點,就從他的個人生活上開始下手。偏偏朱厚照又確實是那種追求個性解放,不守封建禮數(shù),生性自在不愿受約束的人,那種個性在明朝那些封建守舊的文官眼里就已經(jīng)是各種看不過去了,落到滿清韃靼手里就更是各種夸大其詞。
因為在大家的慣性認知中,覺得身為一個君王,只要“荒淫”就必然是個“無道昏君”,于是就開始有人用大量筆墨去批判甚至編造朱厚照的私生活。
清修版的明史中,最明顯的抹黑就是關于朱厚照御駕親征的那次“應州大捷”的記錄。說那次明軍和韃靼(注:韃靼 即 滿人,又稱 韃子)的雙方對戰(zhàn)中,明軍傷563人,亡52人,殺敵16。
難道古代漢語中“十之有六”就是16的意思?
難道滿人的漢語就真的差成這樣?難道他們真以為雙方十萬兵馬打了幾天幾夜(而且當時的明軍還是已經(jīng)用上了火槍、火炮這些武器的)結(jié)果最后雙方加起來一共就戰(zhàn)死了68個人?
再者在那次“應州大捷”之后,韃靼幾十年也沒敢再犯大明邊境……如果真的像清修版明史中寫的那樣,當時只死了16個韃靼兵,真的就能讓他們幾十年不敢犯境?這顯然不合理。
所以前版明史中的“十之有六”,明顯應該是“十分之六”的意思。這種明面上的事情他們都敢刻意抹黑,更何況那些鮮為人知的風流韻事呢?
(也難怪滿清韃靼那么恨朱厚照了,畢竟朱厚照曾經(jīng)打得他們屁滾尿流)
驕奢淫逸這4個字來評價朱厚顯然有些過分。他確實在生活作風方面有一些污點。但是當皇帝的權術,他一個也不少。所做的事情也是比較有積極意義,所以說他還是有資格使用武這個謚號。
在經(jīng)濟方面,諸侯可謂是做到了承前啟后的功能。也許他并沒有使明朝的經(jīng)濟有多么的強盛,但是他至少承接了他父親的盛世以及為他的兒子將來這盛世做的一個好的準備。在他上位期間他并沒有做過勞民傷財?shù)幕顒?。也沒有頒發(fā)過那些壓榨百姓的賦稅條例。反而他還多次幫助災民,為百姓著想,也雖然是做到了國泰民安吧。
在軍事方面。大多數(shù)可能人可能會覺得。他并沒有什么在軍事方面的功績。像漢武帝這類人。人家可是退匈奴700里。人家用武這個號是絕對的可以。而朱厚怎么能夠使用這個號呢?但是大家可能有所不知。他也是因為可以御駕親征的皇帝。他還曾經(jīng)斬殺過一方敵軍呢。它的功績在軍事方面和漢武帝相差甚多。但是他所領導的軍隊也多次擺平了各種叛亂。增壓了農(nóng)民起義。使國家長久太平。所以說,也許這些功績使得他使用這個號也是可以的。
所以說無論是從軍事上還是從經(jīng)濟上使用這個號都是無可厚非的。因為當皇帝的本領,他一個都不少。稍微有些不好的地方,就是說他的豹房。讓別人覺得他不務正業(yè)。但是實際上,勞逸結(jié)合的方式無非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只是當時的民眾不太接受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3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