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李淵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武德三年(公元六百二十年),李世民親自率領數(shù)十萬大軍殺向了王世充。為了確保此次戰(zhàn)斗能夠獲得勝利,李世民特地分兵進軍,以實現(xiàn)對王世充的合圍。
王世充雖然占據了古都洛陽,但是,由于他的殘忍嗜殺,手下早已與他離心。還未等李世民發(fā)起總攻,王世充的幾個屬下便偷偷地投降了李世民。但是,王世充仍對戰(zhàn)局抱有幻想,他集結兵力與李世民決戰(zhàn)邙山,妄想挽回敗局。
結果,王世充被打的潰不成軍,只好領著殘兵逃回了洛陽城。李世民見戰(zhàn)局基本明朗,于是,揮軍向洛陽發(fā)動總攻。此時,狼狽地像喪家之犬的王世充仍想做困獸之斗。他雖然喪失了與李世民抗衡的實力,但憑借洛陽城的堅固,竟然暫時擋住了李世民進攻的鋒芒。
李世民將洛陽城圍的水泄不通,并且不分晝夜地猛攻,雙方的攻防戰(zhàn)進入了相持階段。王世充深知洛陽城被破只是時間問題,于是,一方面繼續(xù)拼命抵抗,一面求助于河北的竇建德。竇建德受到消息后,生怕自己遭受唇亡齒寒之禍,于是,決定發(fā)兵相救。
王世充聞之,就像落水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于是,趕忙派人與竇建德匯合。竇建德并非無能之輩,他率領數(shù)十萬軍隊前來相助,令李世民頗感頭痛。
但是,李世民畢竟征戰(zhàn)多年,經驗十足。很快,他便發(fā)現(xiàn)了敵軍的弱點。竇建德雖然來勢洶洶,可并不熟悉洛陽一帶的地形。而且,竇建德用兵不慎靈活,反應過慢,這都是兵家的大忌。經過慎密的思考后,李世民決定用快攻的方式來擊破竇建德的軍隊。
當年的五月,唐軍突然攻向竇建德的老巢。竇建德所料不及,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還沒等他將軍心穩(wěn)定下來,唐軍又從后面殺出來了。竇建德本來就對此地不甚熟悉,這下子更是不知該從何路殺出。很快,他的軍隊就被唐軍一一擊破。
最終,竇建德被生擒,王世充連最后的機會也失去了。
李世民向王世充許諾,如果他開城投降,自己將留他性命。王世充看到被五花大綁的竇建德后,直嚇得哭泣不止,只好向李世民投降。李世民接管了洛陽城后,唐王朝已執(zhí)天下牛耳。最終,王世充被流放,在流放的路上被人殺死,竇建德則直接被李淵下令處死。
李淵的命令下得十分干脆,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竇建德之死,竟然使唐王朝陷入了數(shù)百年的混亂。
那么,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實,李世民能夠在短時間內擊潰竇建德,雖然,與他自己的用兵如神有關,但如缺乏了一定的運氣,此事絕不可能成功。后世之人評價王世充與竇建德時,總將兩人相提并論,其實,這并不公平。王世充雖然占據了古都洛陽,但是,他的真正主力,仍是兩萬多的江淮精兵。
也可以說,王世充屬于南方的勢力。因此,雖然他占據了洛陽,但根基始終不穩(wěn),洛陽民眾也一直不服他的統(tǒng)治。王世充對此心知肚明,于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他只會在洛陽城中搞恐怖統(tǒng)治。不是嚴格限制洛陽民眾的行動,就是將出征在外的將軍的家屬囚禁起來。如此一來,民眾對王世充更加厭惡了。
可以說,王世充手握重兵,又占據了洛陽,但卻敗在了至關重要的民心上面。
相比之下,竇建德的做法就可圈可點了。竇建德盤踞河北多年,憑借自己重情重義的行事作風得以揚名。同王世充不同的是,竇建德在河北可謂是眾望所歸。在多年的戰(zhàn)斗中,竇建德在攻破城池后并沒有肆意放縱自己,而總是將所得的財物分給將士。有時,他將金銀財寶都分給了手下,自己甚至不取一文。而且,竇建德不好酒色,每次都與部下同甘共苦。
如此種種,都令他的部下甘愿為他赴湯蹈火。
隋朝末年,眾多起義軍的首領雖然作戰(zhàn)英勇,但是,獲得小勝之后很多都沉溺在了聲色犬馬之中。就是后來問鼎中原的李淵,也并不是一個潔身自好之人。在上行下效之下,李淵的眾多子孫早已和他的后妃有了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兩相對比,竇建德的形象不說完美無缺,也是難能可貴。因此,河北一帶的官僚們無比誠心地歸附竇建德,任他驅使,并毫無怨言。
唐軍誅殺王世充或許可以讓洛陽民眾拍手稱快,可是,處死竇建德,就令河北民眾頗感不滿了。
當時的李淵已經認定自己是天下之主,于是,對竇建德的殘部毫不堤防。竇建德死后,李淵下旨讓竇建德的余部速來長安。竇建德的部下在主公死后無不垂淚啼泣,他們認為,自己深受主公恩德,不能為主公報仇雪恨已經無臉見天下人了。如今,殺死主公的人又強迫自己前去長安,此行定是兇多吉少。于是,他們決定起兵反叛,不僅為了自己,也為了自己死去的主公。
為了迅速形成自己的勢力,他們共同推舉劉黑闥作為自己的首領。
劉黑闥吸收了眾多將士后,勢力逐漸壯大,并開始反抗起李淵的統(tǒng)治。李淵看到戰(zhàn)局出現(xiàn)反復之象,不由地暗暗叫苦。劉黑闥來勢洶洶,他不敢怠慢,于是迅速抽調了關中的三千精兵,令他們奔赴前線作為援軍。但是,劉黑闥的攻勢十分猛烈。區(qū)區(qū)三千援兵,根本無法抵御劉黑闥的進攻。更為糟糕的是,王世充的一些降將見劉黑闥起兵反唐也前去投靠。
此時,戰(zhàn)局對唐朝越來越不利了。
之后,劉黑闥越戰(zhàn)越勇,僅用半年時間便已擁有了與唐王朝分庭抗禮的實力。自此,河北一帶盡歸劉黑闥,李淵不得不再次派李世民出征。武德五年(公元二百二十二年),李世民奉旨進攻劉黑闥。劉黑闥并非莽夫,他深知李世民不好對付,于是主動放棄一些地方以避其鋒芒。
但是,李世民志在天下,他步步緊逼,勢要將劉黑闥徹底消滅。劉黑闥無奈,只好在洺州(河北永年縣)與李世民展開決斗。兩人激戰(zhàn)了六十天,始終不分勝負。千鈞一發(fā)之際,李世民采用水攻的方式來打擊劉黑闥軍隊,終于將其擊敗。劉黑闥潰敗之下,只好逃往突厥避難。
李世民看劉黑闥已經逃亡他國,本以為大功已經告成。不料,劉黑闥竟然不久之后重新恢復了元氣,再次興兵來犯。此次,劉黑闥不僅聯(lián)絡了他的舊部,還說動了突厥大軍南下。李世民聞之,雖然驚慌,可是,也僅是認為突厥方面出兵不多,主要的敵人還是劉黑闥。
但是,這次李世民失算了。
實際上,劉黑闥說動了突厥可汗出兵。突厥可汗親自率領十萬突厥兵士,與劉黑闥聯(lián)合起來向唐軍進攻。突厥兵士本就十分兇悍,這下有了劉黑闥的指引,更是如虎添翼。李淵看到再次歸來的劉黑闥,與之前已不可同日而語。于是,他馬上向突厥方面求和,以求拖延時間。
同時,李淵迅速集結軍隊攻擊劉黑闥,想要各個擊破。但是,唐軍在此次戰(zhàn)斗中一敗涂地,已無力再收復河北。李淵見河北之地得而復失,心急如焚。他馬上整頓軍隊,命李元吉率兵出征。沒想到,李元吉看到劉黑闥屢戰(zhàn)屢勝后,早已嚇破了膽子。
他接到父親的命令后,只是畏縮不前,根本不敢向劉黑闥發(fā)起進攻。李淵見他如此畏敵,心中雖然失望,卻也無可奈何。深思熟慮后,李淵決定派出李建成,看看李建成能否有所作為。李建成臨危受命后,馬上出擊,終于擊敗了劉黑闥。
劉黑闥本想潛伏一段時間,然后東山再起,但是被他的部下綁架了。劉黑闥的部下將劉黑闥捆的結結實實的,然后送給了唐軍,李建成就這樣建立了不世之功。由此,也可以看出河北形勢之復雜、實力之強勁、反抗之劇烈可見一斑。
可以說,在唐王朝逐鹿中原的過程中,很少遇見過竇建德、劉黑闥這樣兇悍的敵人。李淵的三個兒子分別率兵攻打同一個對象,這是絕無僅有的。由此可見,劉黑闥軍隊的戰(zhàn)斗力有多么強悍。唐王朝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終于將叛軍徹底消滅。
但是,多年的征戰(zhàn),使得唐王朝內部的矛盾更加激化。李建成和李世民都為唐王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等到天下太平后,兩人各自樹立黨羽,暗中較起勁來。四年之后,玄武門爆發(fā)了驚天的事變。李世民從鮮血中走出,成為了最后的勝利者。
此次事變雖然將李世民推向了皇位,可是,也向世人宣告了藩王可以通過軍事力量來奪取政權。因此,在唐朝后來的紛爭中,宮廷叛亂不斷發(fā)生,直到將唐王朝的元氣全部耗盡。竇建德雖然死了,可是,河北的民眾一直懷念著他曾經的恩德,在唐朝滅亡后仍不停止對他的祭祀。
竇建德居然用這種方式引起了唐王朝多年的動亂,真的令人嘆息不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3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