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在國際大都市血脈里的老洋房,絕不止于電視劇《安家》無意中“安利”的那幾幢。1925年就在招租廣告上自譽為“中國最好的公寓”、與武康大樓齊名的黑石公寓,在建成96年之后,日前向上海市民敞開懷抱,成為“幸福集薈·黑石”咖啡書店,更是屬于大眾的“城市文化客廳”,繼而還將成為此間“音樂街區(qū)”的中心。
圖說:黑石公寓日前向上海市民敞開懷抱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前世今生
位于復興中路1331號的黑石公寓(Blackstone Apartments)建于1924年,因當時的投資商姓“黑石”而得名。據(jù)傳,這位投資人是美國業(yè)余運動員布萊克斯通(“黑石”的音譯)。后來,它也曾被喚為“復興公寓”“花旗公寓”,其設計圖原為5層,現(xiàn)為6層。
圖說:當年的黑石公寓 資料圖
公寓坐北朝南,以中間大門為中軸,左右對稱——其北立面的壯麗露臺,是“黑石”備受矚目的建筑焦點之一。從其1925年在《大陸報》上打出的“中國最好的公寓”招租廣告上,可以了解到該公寓擁有各種房型的套房31間,還為租戶提供免費使用的四季恒溫泳池、餐廳、舞廳、網(wǎng)球場、中央供暖甚至提供外籍管家服務。租金從每月50兩至152兩白銀不等,月租相當于那時候普通人的一年收入,以至于它當時被歸為“酒店”而非“公寓”,以增加政府稅收。在1937年的住戶名單中,有當時的瑞士駐滬總領事格洛芬瑞德夫婦、美國駐上海海軍陸戰(zhàn)隊軍官布萊頓夫婦、美孚石油公司部門主管佩里、雀巢奶品公司部門主管曼德勒夫婦等。1945年后聯(lián)合國善后救濟總署在此辦公,插上過美國國旗——這也是“花旗公寓”得名的由來。近些年來,這里曾作為徐匯區(qū)土地房屋管理局辦公地……2005年,黑石公寓成為第四批“上海市優(yōu)秀歷史建筑”。
圖說:黑石公寓成為第四批“上海市優(yōu)秀歷史建筑” 資料圖
有一個說法,從外表看建筑是否精致,就看其門柱。黑石公寓的公用露臺下,由科林斯雙柱支撐——這是古希臘三大柱式之一,也是綿延至今的法式建筑的特征。雕砌的鏤空陽臺,由正彎以及反彎三段弧線組成的露臺……不僅有著古希臘古典主義建筑風格,還融入了巴洛克風格,因而是“上海為數(shù)不多的折衷主義建筑”——經營“幸福集薈”的幸福里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凌說。所謂折衷主義,就是把各個歷史時期的建筑風格融合在一起,只求唯美和比例。因為折衷主義的流行時間不長,因而在上海留下的建筑也比較罕見。
圖說:“幸福集薈”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修舊如舊
黑石公寓位于衡山路—復興路歷史風貌保護區(qū)中心地帶,對面是以前的上海跳水池、如今的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人稱“餛飩皮”。從黑石公寓的側門,標識有“幸福集薈”的入口進門,會有穿越時光之感——腳下的馬賽克瓷磚,讓我們仿佛回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但是,開發(fā)商上海衡復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佳音“劇透”道:“這完全是現(xiàn)在重新手工拼出來的?!焙谑⒚恳粚拥鸟R賽克地面花紋都不一樣。馬賽克走道的左右兩邊有多個拱門,每一個拱門后,都有別樣的空間,分為兒童集室、靈感集室、生活集室、視野集室、音樂與藝術集室、文化集室、唱片試聽室等七個主題集室。其中的文創(chuàng)區(qū)域,陳列著馬路對面上交主題衍生產品,包括其誕生140周年的咖啡杯等。
圖說:地上的馬賽克瓷磚完全是現(xiàn)在重新手工拼出來的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閱讀空間與文創(chuàng)產品,是這里的主題,音樂則是此地的靈魂。難得一見的黑膠唱片也匯聚于此,還有一個相對獨立的欣賞空間。墻上掛著三張黑膠唱片,披頭士、貝多芬等,顧客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試聽——每一天,工作人員還會換上新的一批三張唱片。除了黑膠唱片,這里還出售改良后的黑膠唱機,除了傳統(tǒng)的唱針之外,還加入了藍牙、WiFi等功能。
圖說:難得一見的黑膠唱片也匯聚于此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音樂是魂
走到馬賽克路面的盡頭,豁然開朗。原來,這里是建造在原先游泳池之上的咖啡館。咖啡館與黑石公寓左右對稱的結構相似,中間是圓形吧臺,左右空間也基本對稱。透著春光的玻璃窗外,一邊能看到彩繪的建筑,另一邊則是還在建設中的文化空間。
姚佳音透露,黑石公寓周邊還有兩幢新造的樓。一幢將成為面向藝術家的酒店;另一幢會把其中的報告廳用于舉行文藝活動——目前,尚未完工。這三幢建筑“三位一體”,組成了“黑石M+”——“M”指的是“MUSIC”,亦即以音樂及其復合功能為主題的園區(qū)。這里之所以被設計成“M+”,是因為將來這一帶有意發(fā)展為“音樂街區(qū)”,以淮海中路、寶慶路和汾陽路之間構成的三角區(qū)域形成的天然“音樂角”正是“音樂街區(qū)”的核心。
圖說:三幢建筑“三位一體”,組成了“黑石M+”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在這個“音樂角”里坐落著上海音樂學院、上海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博物館,毗鄰上音附中、上海越劇院以及一批樂器商店等樂音悠揚之處,有著悠久的音樂人文歷史,也住著不少音樂家和音樂專業(yè)的師生。這是“幸福里”給到衡復投資公司的開發(fā)提案中最打動開發(fā)商的地方。姚佳音說,經過調研,大家發(fā)現(xiàn)在這個音樂三角區(qū)域里,看完一臺音樂會后都沒有一個可以適合觀眾吃飯、喝咖啡的地方。而距離此處不遠的修道院公寓,則是衡復投資公司接下來考慮修復的項目,所以他們還有意把這個“三角”拓展成“平行四邊形”覆蓋到東平路、衡山路一帶……畢竟,這是上海歷史最悠久的音樂“搖籃”。(新民晚報記者 朱光)
>>>馬上評:老洋房,敞開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39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英國國王亨利一世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