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慈禧選溥儀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就在光緒皇帝駕崩的前一天,慈禧在西暖閣秘密召見軍機大臣世續(xù)、張之洞,征詢?yōu)楣饩w立嗣一事。
政治斗爭藝術(shù)已爐火純青的老太后這一次又想故伎重演,老醇王變成了小醇王載灃,4歲的載湉換成了3歲的溥儀。決定大清國命運的“大事”就這么決定了。
溥儀與其父攝政醇親王載灃畫像
可人算不如天算,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就在光緒帝暴亡的次日,這個統(tǒng)治中國48年的女強人也將走到生命的終點,她不得不又下一道懿旨: “現(xiàn)予病勢危篤,恐將不起,嗣后軍國政事,均由攝政王裁定。遇有重大事件,須請皇太后(光緒皇后)懿旨,由攝政王隨時面請施行?!?/p>
1908年11月1 5日,這個嗜權(quán)如命的老太太,終于因病醫(yī)治無效,在西苑儀鸞殿逝世,享年74歲。
12月2日,載灃抱著溥儀來到大行皇帝梓宮前三拜九叩,祈告受命,又給皇太后(一年后上徽號隆裕)行了大禮,父子倆這才來到太和殿,宣告天下,正式登基,改元宣統(tǒng)。
此時攝政王的載灃,并不能與順治朝的攝政王多爾袞相比并論,那么眼前的這個攝政王又是哪位呢?
載灃
載灃,醇賢親王奕譞側(cè)福晉劉佳氏所出,光緒異母弟,1883年生,次年封不人八分輔國公。 載灃7歲晉封奉恩鎮(zhèn)國公,8歲承襲王爵,17歲內(nèi)廷行走,18歲補授內(nèi)大臣、正白旗漢軍都統(tǒng),19歲管理新舊營房事務,23歲管理健銳營事務、調(diào)補滿州正紅旗都統(tǒng),24歲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25歲補授軍機大臣,至此以攝政王而監(jiān)國。
這些職務都是些只拿俸祿不用干活的神仙差使。讓這位“生長于深官之內(nèi),養(yǎng)育于保姆之手”、掛個虛職而從未主持過軍國大計的公子哥成為一個大國領(lǐng)袖,可見閱人無數(shù)、善于馭人的慈禧是懷有私心,也是迫不得已的。
光緒帝的胞弟、宣統(tǒng)帝的叔父載濤是這樣判斷的: “載灃是我的胞兄,他的秉性為人,我知道得比較清楚。他遇事優(yōu)柔寡斷,人都說他忠厚,實則忠厚即無用之別名。他日常生活很有規(guī)律,內(nèi)廷當差謹慎小心,這是他的長處。他做一個承平時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來主持國政,應付事變,則決難勝任。慈禧太后執(zhí)掌政權(quán)數(shù)十年,所見過的各種人才那么多,難道說載灃之不堪大任,她不明白嗎?我想絕不是。她之所以屬意載灃,是因為她觀察皇族近支之人,只有載灃好駕馭,肯聽話,所以先叫他做軍機大臣,歷練歷練。慈禧太后到了自知不起的時候,光緒帝雖先死去,她仍然貪立幼君,以免翻她從前的舊案。但她又很明白光緒的皇后(即后來之隆裕太后)亦是庸懦無能、聽人擺布之人,絕不可能叫她來重演‘垂簾’的故事,所以既決定立載灃之子為嗣皇帝,又叫載灃來攝政。這仍然是從她的私見出發(fā)來安排的?!?/p>
載濤
載灃的兒子被立為嗣皇帝,嫡母是慈禧之妹,妻子瓜爾佳氏又是慈禧親信榮祿的女兒,本人雖忠厚有余、魄力不足,但立場堅定。這些都是“硬件”。在還想干個十年八年的老佛爺看來,孩子老實聽話才是最關(guān)鍵的,子少父弱也許是最理想的,這樣的人不用那還用誰呢?
讓“自己人”接班,是封建制度下權(quán)力交接的必然選擇。能力可以培養(yǎng),經(jīng)驗可以積累,而一個“根正苗紅”的好出身卻不是人人都具備的條件。這種任人唯親的權(quán)力交接方式,也注定了王朝必然滅亡的結(jié)果。
1908年慈禧和光緒同時生重病,光緒帝死后,慈禧也病重的下不了床,于是召見軍機大臣,留著最后一口氣立了3歲的溥儀繼承皇位,那么為什么會選擇才3歲的溥儀當皇帝呢?
慈禧雖然是女流之輩,可是她也有自己的一套政治思想和內(nèi)心的私心,之所以選擇溥儀也有自己的一番理由,原因如下:
第一:認為三歲皇帝好控制,自己垂簾聽政
雖然當時的慈禧已經(jīng)氣數(shù)將盡,可是自己還感覺身體還可以,可以恢復,三歲的小孩子做皇帝很好控制,這樣對自己政權(quán)的延續(xù)是一個很好的鞏固。而且溥儀的父親載灃為攝政王,載灃性格溫和好說話,好控制,這樣繼續(xù)還可以垂簾聽政,做自己的女皇夢,權(quán)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只是慈禧沒想到自己這么快就死了,但是她內(nèi)心肯定是這么想的。
第二:清朝的繼承法
清朝的皇位繼承還是要講究血統(tǒng)的,誰的血緣離上一代君主近,就叫近派宗支,載字輩或者溥字輩就屬于血緣最近的,光是血緣符合還不行,還得有其他條件,第一個,如果已經(jīng)有爵位或者封為王爺了之類的那就不行。第二,如果你是家里獨苗,那也不行,因為一旦繼承皇位,就讓自己親爹絕后了,第三,看輩分,不能亂輩分瞎過繼。這三點,溥儀都符合,所以溥儀在眾人的推選下,當上了皇帝。
第三:慈禧對榮祿的真情實意
之所以立溥儀為皇帝,慈禧內(nèi)心可能想的是因為溥儀的外公是榮祿。
慈禧和榮祿的關(guān)系非同一般,雖然正史沒有說,可是民間還是說很多他們是戀人關(guān)系的傳聞,最早提到這層關(guān)系的是德齡公主,她在自己的小說《愛戀紫禁城》中提到榮祿是慈禧的初戀情人,當榮祿察覺到慈禧有危險時,還決定舍身相救。榮祿去世的時候,慈禧悲痛的比死了丈夫還難過,對他“贈太傅,謚文忠,晉一等男爵”,由此可見慈禧對他的感情。后來溥儀也在《我的前半生》中寫過慈禧和榮祿關(guān)系不一般。
慈禧之所以立溥儀為皇帝,可能并不是因為自己的妹妹是溥儀的祖母,更因為溥儀的親外祖父是榮祿,為什么說榮祿是溥儀的親外公呢,因為榮祿有一個女兒名字叫瓜爾佳·幼蘭,她是愛新覺羅·載灃的夫人,是溥儀的生母,和載灃結(jié)婚后,她被慈禧收養(yǎng)為了養(yǎng)女。從這些來說,榮祿是溥儀的親外公,慈禧的親家。所以慈禧當時把榮祿的女兒安排嫁到皇家,也是有這個原因的,所以讓溥儀讓皇帝,也算是對榮祿的情意表達。在她心里,愛新覺羅家族和大清的基業(yè)都不重要,什么都比不上對榮祿的癡心一片。
就這樣,溥儀當上了大清的末代皇帝,沒想到啊,他當上皇帝以后不久,大清就亡了,想想也讓人唏噓不已。
除了年齡之外,更讓慈禧有所忌憚的是載灃的身份。載灃雖然也是光緒皇帝的兄弟,但非慈禧之妹所生,只是光緒皇帝的異母弟。所以在血緣關(guān)系上,載灃與慈禧走的并不親近。再者,光緒畢竟是載灃的親兄弟,從光緒被囚禁到慘死,慈禧必然要負一定責任,倘若載灃登上帝位,且不說慈禧會立刻被清算,但至少在之后的葬禮方面,載灃肯定不會為其操辦的如此風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4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