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年前的今天,1995年12月14日,《波黑和平協議》正式簽字儀式在法國舉行。
1995年12月14日上午,《波黑和平協議》正式簽字儀式在法國總統府隆重舉行。
11時45分,波黑總統伊澤特貝戈維奇、克羅地亞總統圖季曼和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米洛舍維奇在希拉克、克林頓、加利等人的陪同下走到簽字臺1側就坐。
作為東道主法國總統希拉克首先致詞。他在講話中說,由于國際社會和前南沖突各方的共同努力,今天實現了和解,給治療產生在歐洲心臟地區(qū)的創(chuàng)傷帶來了希望。他呼吁沖突各方結束戰(zhàn)爭和冤仇的歷史,書寫和平的新篇章。他講完話后,簽字儀式開始,伊澤特貝戈維奇、圖季曼和米洛舍維奇走到簽字臺,在文件上簽字,后面站著協議證人希拉克、梅杰、克林頓、科爾、切爾諾梅爾金和岡薩雷斯。簽字后,3人相互握手,臉上露出了笑容。
簽字的3位總統發(fā)表了講話,表達了尊重這一協議、致力保護和平和睦鄰關系的共同欲望。伊澤特貝戈維奇說,在這場沖突中,沒有勝者,亦沒有敗者,他希望保持1個統一的波黑;圖季曼說,簽訂協議是1個歷史事件,克羅地亞將盡力落實;米洛舍維奇說,戰(zhàn)爭造成極大的破壞,抹去心靈上的傷痕還需光陰。但他相信,波黑人民將會迎來和平、安定的生活。
歷史不會忘記今天這個日子。飽受多年戰(zhàn)爭之苦的波黑人民,終究擺脫了戰(zhàn)爭陰霾,迎來了和平的曙光。自1992年內戰(zhàn)爆發(fā)以來,生靈涂炭,民不聊生,山河破碎,滿目瘡痍,共有20萬人死亡,近200萬人流離失所,35%的道路被毀,40%的橋梁被炸,1/2的學校被破壞,2/3的住房不能居住,波黑的工業(yè)產值比戰(zhàn)前減少了95%。
附:波黑戰(zhàn)爭大事記──波黑:從戰(zhàn)爭走向和平1991年 6月25日,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宣布獨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走向解體。波黑穆斯林、塞爾維亞、克羅地亞3大民族在該共和國前程問題上立場對峙。10月15日,波黑議會在塞族議員抵制的情況下通過《關于波黑主權問題的備忘錄》。1992年 1月9日,波黑塞爾維亞族人聚居區(qū)宣布成立波黑塞爾維亞共和國。
2月29日至3月1日,波黑舉行公民投票,62.8%的選民同意脫離南斯拉夫聯邦。3月3日,波黑共和國宣布獨立。塞族人對此采取了抵制態(tài)度。
4月7日,歐共體和美國承認波黑共和國獨立,波黑塞爾維亞共和國同日宣布獨立,波黑戰(zhàn)爭爆發(fā)。沖突1方是克羅地亞共和國支持的穆斯林和克羅地亞族,另外一方是南斯拉夫人民軍支持的塞爾維亞族。
5月30日,聯合國安理睬通過第757號決議,對由塞爾維亞和黑山組成的南同盟實行制裁,要求它停止支持波黑塞族。
6月10日,聯合國駐前南地區(qū)維和部隊首次將其使命擴大到波黑。1993年 1月2日,波黑沖突3方領導人在日內瓦舉行首次直接會談。4日,聯合國特使萬斯和歐共體代表歐文提出1攬子方案,波黑克族當日簽署了該方案的有關文件。
3月25日,波黑穆族接受萬斯歐文計劃。
4月下旬,波黑穆斯林和克羅地亞族在波黑中部產生劇烈沖突,雙方軍事同盟破裂,一度構成了克、塞族聯手對付穆斯林的局面。
5月6日,為保護穆斯林居民的安全,聯合國安理睬通過第824號決議,在波黑建立包括薩拉熱窩在內的6個安全區(qū)。
5月15日至16日,波黑塞爾維亞共和國舉行全民公決,96%的居民謝絕接受萬斯歐文計劃,并同意波黑塞族成立主權國家。
6月4日,聯合國安理睬通過第836號決議,批準維和部隊使用武力保護波黑安全區(qū),并允許北約使用空中氣力支持維和部隊。這為往后北約空襲波黑塞族埋下了伏筆。
8月20日,聯合國調解人斯托爾滕貝格和歐共體代表歐文提出3分波黑和平新方案,塞、克兩族支持,穆斯林謝絕接受。1994年 3月18日,波黑穆斯林和克羅地亞族簽署建立穆克聯邦的協議,并與克羅地亞共和國簽署建立邦聯的原則宣言。波黑戰(zhàn)場由3方混戰(zhàn)變成兩軍對壘。
4月10日和11日,北約兩次轟炸突破波黑東部安全區(qū)戈拉日代防線的塞軍陣地。這是波黑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北約首次空襲塞軍陣地。
7月5日,由美、俄、英、法、德5國組成的國際聯系小組提出波黑版圖劃分新方案,穆克聯邦接受,塞爾維亞謝絕。
8月4日,南同盟因波黑塞族謝絕5國和平方案斷絕同它的一切政治、經濟聯系。
11月11日,美國不顧西歐盟國的反對單方面停止對波黑穆斯林的武器禁運。
11月21日和23日,北約屢次空襲克羅地亞塞控區(qū)的烏德比納機場和比哈奇東部的塞族導彈基地。這是波黑烽火首次蔓延到境外。
12月31日,在美國前總統卡特調解下,波黑交兵各方達成停止敵對行動4個月的協議。1995年 5月25日,北約空襲帕萊附近的軍事目標。26日,波黑塞族武裝將數百名維和兵士扣為人質,宣布謝絕與聯合國維和部隊 合作。波黑塞族與國際社會關系空前緊張。
6月3日,北約和歐盟決定建立具有進攻能力的快速反應部隊進駐波黑,這表明西方大國對波黑塞族轉向實行強硬軍事政策的立場。
7月11日,波黑塞族軍隊不顧北約空中打擊,攻入聯合國安全區(qū)斯雷布雷尼察。16日,塞族又攻入另外一個聯合國安全區(qū)澤帕。
7月21日,波黑問題倫敦國際會議通過大范圍轟炸波黑塞族的主張。這標志著美國從歐洲國家手中奪得波黑問題主導權,為往后對塞族采取大范圍軍事行動鋪平了道路。
8月4日,克羅地亞共和國在美國支持下發(fā)動風暴行動,攻占克拉伊納塞爾維亞共和國大部份地區(qū)。這大大削弱了波黑塞族的軍事實力,改變了沖突各方的氣力對照。
8月30日,波黑塞族對和平進程態(tài)度產生重大變化,宣布接受美國當月上旬提出的和平新方案。同日,北約以塞族炮擊薩拉熱窩平民為由,對其軍事目標發(fā)動了延續(xù)半個月之久的空中打擊。這使塞族完全喪失了在戰(zhàn)場上取勝的可能性。
9月中旬,波黑穆克聯邦軍隊在波黑中、西部奪取大片土地,使和平方案規(guī)定的領土劃分比例變成戰(zhàn)場現實。
11月12日,克羅地亞政府同克境內塞族就解決東斯拉沃尼亞問題達成協議,這為波黑全面和平的實現掃清了外部障礙。
11月21日,南同盟、克羅地亞、波黑3國領導人在美國草簽波黑全面和平協議。
11月22日,聯合國安理睬無窮期暫停對南同盟的經濟制裁。
12月2日,美國總統克林頓批準向波黑派兵計劃,這是美國首次向波黑派出地臉部隊。4日,以北約為主的多國維和部隊開始進駐波黑。
12月14日,波黑全面和平協議在巴黎正式簽署,波黑戰(zhàn)爭宣布結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51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周朝的后宮中天子能有多少法定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