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館(guoguan5000)
活在當下,及時行孝。
點上方綠標收聽主播誦讀美文
在這世上太孤獨,以至于,連自己死了都沒人知道。
01
羅奶奶已經(jīng)72歲了,一個人住在湖北的老家,一個兒子,在廣州買了房,離家遠,一年也就回來一兩次。
兒子上次回來是在農(nóng)歷的十二月二十九,離開的時候正好正月初二,在家里的日子還不到三天,她不怪兒子,知道他壓力大,工作忙。
退休前,羅奶奶是名老師,一直都有寫日記的習慣,退休后,發(fā)現(xiàn)可以寫的東西越來越少,翻開過去一年的日記本,寫得最多的是:“今日無事”。
在孩子過完年,離開后的一個月里,羅奶奶生病了。
終于有一天,她艱難地在上面寫了幾個字:沒什么事,我就先死了。
羅奶奶去世的消息,兒子三天后才知道?!疚⑿殴枺簢鴮W人生】
02
03
王師傅是安徽蚌埠的一名退休工人,60多歲,早年離婚,一個人將兩個女兒撫養(yǎng)長大,一個嫁到了外地,一個在本地。
老人獨自住在一棟居民樓的樓頂,和周圍的人很少來往,也很少說話,鄰居的印象是深居簡出、寡言少語??赡苁呛ε鹿陋?,家里養(yǎng)了近十條狗。
有一天,樓下的馬師傅發(fā)現(xiàn)不對勁,樓上的燈整天整天地亮著,也沒關過,家里的狗一開始還汪汪叫,這幾天卻不叫了。樓下的大媽說,已經(jīng)好幾天沒看王師傅出來買糧、遛狗。
大家覺得可能是出事了,于是報警。民警和老王的女兒都趕過來了,門被反鎖,打不開,只好聯(lián)系開鎖公司。
門一開,就聞到一股異味,還有一屋子竄來竄去的狗,場面一片狼藉。王師傅已經(jīng)死了,大概一周左右,具體時間不知。
有人猜測,王師傅死后,狗開始叫,想叫醒主人,卻發(fā)現(xiàn)主人再沒起來。慢慢的,王師傅的尸體開始腐爛,餓急了的十條狗,就開始分吃王師傅的尸體。
表面上繁華的都市,卻居住著中國一半以上的孤獨老人,沒有陪伴、沒有照顧,甚至連找個說話的朋友都很難。
他們徘徊于公園、行走于河邊,最終在沒有黑暗的城市里,等待死神的到來,悄悄離去,沒人發(fā)現(xiàn)。
04
很多人不知道,年邁的父母是如何生活的。或許,當我們感嘆歲月像把殺豬刀的時候,他們卻扣著手指,度日如年。
又或許,當我們拎著面包牛奶擠進地鐵的時候,他們正拄著拐杖,從公交的起點,坐到終點;又從終點,坐回起點,反反復復。
只為了多說幾句話
小鄭是上海徐匯區(qū)的一名送水工,每隔十天,他都要給小區(qū)的一位老奶奶送水,老人七十歲,唯一的女兒結(jié)婚了,一個月回來看一兩次,多數(shù)情況下,老人獨自在家。
送水的次數(shù)多了,就熟了,每次送水,老人都會找他做點小事,挪一下沙發(fā),搬一下家具,或者替她扔一下垃圾,其實是想把留下來多講幾句話。
小鄭說,我在給她換水桶的時候,她都會抓緊時間跟我說話,家里有些什么人,生活得怎么樣,每天送多少水,等等。每次離開,她都會拿些零食,塞在小鄭的口袋里。
從沒想過,想找個人說話都那么難,哪怕只要幾分鐘。
05
劉爺爺已經(jīng)82歲,躲過了日軍的轟炸機,也捱過了三年自然災害,晚年卻被孤獨捕獲,三個子女,一個出省了,一個出國了,還有一個身體不好,很少過來。
劉爺爺每天基本不著家,去江邊看人下棋,或者在小區(qū)里看野貓打架,一看就是半天。實在沒意思,就隨便找個公交車,從起點坐到終點,又從終點坐到起點。
記者要來采訪他,劉爺爺特意去超市買了“一個里面有一整只蝦仁”的高檔速凍餃子,一定要留記者吃頓飯。飯桌上,劉爺爺喃喃自語:“爺爺其實不餓,就是想桌子對面有個人一起吃飯。”
對他們來說,不缺錢、不缺穿、不缺吃,唯一缺的是,飯桌的對面能有個人一起吃飯。【微信公號:國學人生】
06
李皖園已經(jīng)76歲,一個人住在北京東城區(qū),她身上患有兩種慢性病,兩年前就已經(jīng)行動不便,最大的困難是吃飯。
只能靠女兒每周末過來幫忙做頓飯,或帶來夠吃一周的包子、餃子。女兒已經(jīng)53歲了,身體也不是很好,來一次也不容易。
老人說,為了不拖累女兒,“晚上盡量少喝水、少吃飯,少去衛(wèi)生間”,“也盡可能少洗澡,萬一跌倒、摔傷,就太麻煩了。”
誰又能想到,那個曾經(jīng)扛過世界的母親,到老了竟然連澡都不敢洗。
07
這幾天,微博被一個故事刷屏,貴州大山深處的一位老人,女兒在廣東工作,因為距離遠,只有過年才回家,出去工作了5年,就回了五次家。
母親以為女兒工作忙,好幾次生病,都沒告訴她。所以在女兒的印象里,母親的身體一貫健朗,她不知道母親一直患有心臟病。過完年,女兒又準備去廣東,離別前,母親還對她說:“女兒,放心,媽媽身體很好?!?/p>
在一個平常的深夜里,母親悄悄的去世了,好幾天沒出門,村里的人才破門而入,老人的尸體已經(jīng)冰涼,連具體哪天去世的都不知道。
女兒從廣東匆忙趕回來,看到地上的母親,嚎啕大哭:“我好后悔啊,真的好后悔啊,過完年我不該回廣東。應該留下來陪媽媽?!?/p>
其實,錯的不是女兒。誰都沒資格去責備一個擺脫農(nóng)村、走向城市的兒女,那是不可逆轉(zhuǎn)的滾滾紅塵,那道無法跨的越城鄉(xiāng)差異的鴻溝,最終會將兒女與父母分離開來,可能隔著千山,隔著萬水,最后也隔著陰陽。
就像弋舟說的,我在這世上太孤獨。以至于,連自己死了都沒人知道。
08
劉先生已經(jīng)買好了回家的高鐵,他在廣州工作,老家在河南,隔著千山萬水,幾天前,老父親打來電話,告知他家里一切都好。要是沒時間,清明就別回來了,他一個人能搞定。
兒子笑了笑,告訴老父親,最近不忙,已經(jīng)買好了回去的高鐵,一放假就回家。
其實,不忙是假的,他剛從外地出差回來,整個清明都安排得滿滿的,但他還是多請了兩天的假,加上清明,一共五天,他知道,錢永遠賺不完,再忙也得回一次家。
他曾問過自己,如果和父母分隔兩地,每年能回去幾次?一次幾天?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就算父母超出13歲,活到85歲,算一算,這輩子你到底還能和父母相處多久?”
如果一年就春節(jié)回家一次,一次待七天,除去聚會、應酬,以及睡覺和上街購物,真正能在家里陪父母的時間還不到兩天。
這么一算,在余生剩下的日子里,陪父母的時間竟然不足一個月,算完了,不禁哽咽。
遠離父母,有時候是身不由己,或許我們能做的是,僅僅是趁著父母還健在,趁著我們還年輕,多回家看看。
對年邁的父母來說,這就足夠珍貴了。請您轉(zhuǎn)發(fā)分享,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微信公號:國學人生】
國學人生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59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印度國民大會黨成立
下一篇: 國務院發(fā)明獎勵條例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