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7年前的今天,1914年1月10日,袁世凱宣布解散國會。
袁世凱用武力彈壓了2次革命,但北京卻還存在著國民黨占多數(shù)的國會。為了讓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tǒng),聲言要尊重議員的權利。這些國民黨議員與進步黨議員合作成立憲法起草委員會。
袁世凱為了進一步拉攏進步黨,于1913年7月任命該黨熊希齡為國務總理。進步黨人宣稱要組成第一流通人材和第一流經驗的名流內閣。9月,內閣組成,只有司法、教育、交通、農工商各總長之職由進步黨人梁啟超、汪大燮、周自齊、張謇分別擔負,財政由熊希齡兼理,而外交、內務、海軍、陸軍等重要部門則牢牢控制在孫寶琦、朱啟鈴、劉冠雄、段祺瑞這些袁世凱的嫡系軍閥、官僚手中。
憲法還來不及制定,袁世凱對國會施加壓力,于1913年10月當上正式總統(tǒng)。其后,他決心把政黨和國會1腳踢開,前后解散了國民黨和國會。
袁世凱以大總統(tǒng)身份,于1913年11月4日以京師大學堂戒嚴處查獲李烈鈞與國民黨議員數(shù)10封來往密電為由,借口國民黨參與叛亂,下令解散國民黨。下午,北洋軍警即查封國民黨本部。5日又包圍國會,收繳國民黨籍議員的證書、證章。2天以內被收繳證書、證章的議員達430余人,超過國會半數(shù),導致國會因不足法定人數(shù)而停閉。10日,憲法起草委員會自行解散。12日,袁世凱政府下令,取消各省議會中國民黨議員的資歷。14日,參議院議長王家襄、會議院議長湯化龍聯(lián)合發(fā)表聲明,宣布國會停會。26日,袁世凱組織御用的政治會議,以奪取國會的職權。1914年1月10日,袁世凱宣布解散國會,將議員資遣回籍。2月28日,袁世凱又下令解散各省議會。
評論:國會成為袁世凱的政治工具,被其玩弄于股掌之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66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