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砉糯y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日常不可或缺的錢幣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種演變,才變成我們?nèi)缃裢ㄓ玫娜嗣駧?。人民幣輕便易攜帶,數(shù)額的計算也非常簡單,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數(shù)的便利。而在舊時人民幣還未出現(xiàn)時,銀兩才是人們稱量貨幣的主要形式。
銀兩又叫紋銀,始于兩漢,盛于明清,到了清朝還出現(xiàn)了實、虛銀兩之分。我們經(jīng)常在電視劇里看到的白花花的銀兩,其實不是古代銀子真正的樣子。實際上,古代民間常見的銀子不僅不光亮,而且布滿牙印,顏色多呈灰黑色,扔到地上也許你都沒法將它認(rèn)出來。這又是為什么呢?首先得從它的幣值說起。
我們腦海中對銀子的固定印象一般都是船型的銀錠,也就是銀元寶,然而在古代,平民百姓是幾乎不可能用銀元寶進行交易的。銀子在舊時是價值非常大的貨幣,比如唐朝貞觀年間,一兩白銀就相當(dāng)于如今的幾千元;清朝道光初年,一兩銀子可以換一千文錢,鴉片戰(zhàn)爭時漲到了一千六七百文,咸豐時期已經(jīng)達到兩千三百文之高,銀元寶更是價值高得可怕。所以一般電視劇中出現(xiàn)的白白胖胖光潔發(fā)亮的元寶幾乎都是官銀,在市面上很少流通。
那么普通老百姓的交易用的除了銅板,就是碎銀居多了,碎銀不像如今的人民幣有固定的幣值,在市場上流通時如果要找零就必須將其打碎。于是從宋代開始,大概在公元1004-1007年之間,人們就開始使用一種名叫“戥子”的工具,這種工具可以精確地進行稱量,交易的時候稱量出與貨物相等價值的銀子,就可以將其剪成合適的碎塊。
剪成碎塊了,銀子自然就不復(fù)當(dāng)時鑄造出來時候的形狀,反而變得像一顆顆碎石頭。加之交易的過程中銀和空氣以及人體接觸,與空氣和汗液中的硫化物發(fā)生反應(yīng),銀就會變黑。天長日久,銀子自然就變得黑不溜秋的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純銀的硬度是不高的,古代鑄造銀子時有些黑心商人為了牟利,會在銀中摻入鐵塊。這樣銀兩的價格會大大降低,在外表是看不出來的,但硬度會改變。如今我們可以通過水印、花紋等方法識別出假錢幣,但古代就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那就是用牙咬。古人在用銀子交易時,為了辨別真?zhèn)纬3Rб灰种械你y子,咬得動的就是真銀。這樣流通得多了,銀子自然就會坑坑洼洼、布滿牙印了。
這么幾道程序下來,銀子在流通過程中慢慢發(fā)黑、被剪碎、被牙咬,絕大部分就演變成了黑漆漆面目全非的模樣。要說它像銀子,倒不如說更像一塊塊黑石頭,放在現(xiàn)在是絕對沒幾個人能認(rèn)出來的。至于電視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吃一頓飯就扔給店家一大塊銀元寶的情況,更是少之又少,幾乎不可能會發(fā)生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6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