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機會穿越時空,
你愿意去到什么朝代?
陳寅恪說: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
造極于趙宋之世。”
馬麟《秉燭夜游圖》
宋朝外患不斷,但內亂不多,
因而“八荒爭湊 市民文化興起 撫琴弈棋 帶雨種竹 …… 王詵《繡櫳曉鏡圖》 他們活得詩意優(yōu)雅,又熱氣騰騰; 他們帶著無限的希望 他們永遠滿腔熱情 他們依心而動 宋人 千年前已活成我們理想中的樣子 馬遠《踏歌圖》 讀書品茶 讀書識字 大宋朝文人輩出, 蘇東坡、陸游、范仲淹 歐陽修 他們飽讀詩書 不再只為出仕、做學問. 讀書 讓自己找到生命的意義 讓自己過得悠閑 文人見面,寒暄后總會互問: “近讀何書 各種聚會,會作詩能寫佳句者 方可進入。 文士們將“掉書袋”作為娛樂活動, 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 每天飯后 互相出題 馬和《豳風圖》 宋人還極愛喝茶 他們喝茶很講究 要“點茶” 宋徽宗就是斗茶高手 當時汴河虹橋附近 有錢人經(jīng)常去那里“斗茶” 贏了的茶館獎勵一壺龍井。 宋徽宗《文會圖》局部 鄰居見面,禮尚往來, 都是獻遺湯茶, 更有提茶瓶之人, 每日鄰里互相支茶,相問動靜。 一卷書,一杯香茗 午后晴窗 甚是自在悠閑 飲酒賦詩,肆意隨性 宋代飲酒之風, 與漢唐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僅文人雅士,高官貴族飲酒, 老百姓也喝, 還有了無酒不成席的風俗。 東坡先生本人就擅釀酒, 在貶官黃州時就自釀“蜜酒”。 酒文化大盛,文人間行酒令, 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寫道: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 起座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劉松年《博古圖》 文人在“斗酒”中“斗才”, 斗來斗去,斗出好詩好詞, 于是有了許多慢詞、小曲等。 還有許多詞牌名, 也在行酒文化里誕生了, 如調笑令、天仙子 荷葉杯 張先《十詠圖》 文人墨客愛飲酒賦詩 詩增添了飲酒之樂趣, 而酒則舒揚了詩的精魂 酒酣復醒,作詞一曲以記之: 一杯濁酒兩篇詩 午醉未醒紅日晚,黃昏簾幕無人卷 直須座上千種酒,澆起胸中萬卷書 …… 撫琴弈棋 宋人的音樂修養(yǎng)極高, 宋詞可唱成曲 而時人也擅撫琴,且頗有感悟 宋代《琴論》云: “攻琴如參禪,歲月磨練 瞥然省悟 縱橫妙用而嘗若有余”。 《深堂琴趣圖》 他們常撫琴于松溪 或臨溪 目送歸鴻 在樂音里感悟自然和生命的玄奧 最著名的《聽琴圖》, 一覽 時而細微悠長 時如人心之緒 《聽琴圖》局部 宋人弈棋,睿智通達, 政治家王安石對下棋就很有心得: 莫將戲事擾真情, 且可隨緣道我贏 戰(zhàn)罷兩奩分白黑 一枰何處有虧成 黃庭堅也喜歡下棋 一首《弈棋二首呈任公漸》很生動: 偶無公事客休時 心似蛛絲游碧落 湘東一目誠甘死 誰謂吾徒猶愛日,參橫月落不曾知。 最喜歡的還是趙師秀的這句: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劉松年《十八學士圖》 撫琴怡情,弈棋明智, 宋人的業(yè)余生活,豐富高雅。 簪花游賞,寄情山水 宋人熱愛山水,親近自然, 一年四季,順時游賞 春日萬花爛漫 他們隨風而動,踏春宴飲, 炎夏則去往風亭水榭, 吃著浮瓜沉李,賞新荷嫩綠。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 宋人極愛花,賞不夠, 還要插花,不僅插在花瓶, 頭上還得簪花,且不分男女, 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說: “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 雖負擔者亦然 《盥手觀花圖》 皇帝會給寵愛的大臣親自戴花, 宋徽宗每次出游都 “御裹小帽 前後從駕臣寮 前前后后的從駕臣僚侍衛(wèi) 也一律戴花。 《妝靚仕女圖》 宋人如此惜花愛花, 對山水萬物天然有好感, 他們將自身融入自然, 與天地共呼吸。 街巷阡陌,百藝盛興 宋人的生活,不單只有文雅 還有很多接地氣的活動 喜歡運動的小伙子們玩蹴鞠 踢得好的還可以做官 譬如《水滸傳》里的大反派高俅 當時還出現(xiàn)了 類似足球俱樂部的蹴鞠組織 其中最著名的是“齊云社” 民間又稱之為“圓社” 如今日本的相撲運動, 在大宋朝就有了 這項運動,所有人都喜歡看 朝廷會辦 皇帝都曾跑去瓦肆看相撲。 最受歡迎的是正式比賽前的女子相撲, 和如今的啦啦隊差不多 主要是熱場 宋仁宗因為對此過分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