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和陶淵明對酒,只怕也不盡興,將軍寂寞古無人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
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
初衣解詞:晚春時節(jié),清明過后
花雖然謝了
在迎送完2月的花事之后
而綠潤青新
“春江水沉沉
所以踏青最美的季節(jié),二月看繁花
1198年,58歲的辛棄疾和年輕時候相比
58歲的辛棄疾
“甚矣吾衰矣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老了,惆悵這一生
“白發(fā)空垂三千丈
雖然白發(fā)三千丈是一個虛寫
辛棄疾的牢騷話發(fā)自肺腑
,是苦悶是自嘲。如今已經(jīng),白發(fā)垂垂,也笑過了世間萬事,那種笑不是快樂,冷笑。問自己這世上有什么能夠令自己歡喜?警句來了“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應(yīng)如是可以說一般的詩人詞人,是沒有如此的轉(zhuǎn)折的魄力的
”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亦如是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情與貌
,略相似。”只有辛棄疾知道自己是忠貞愛國,愛著大宋的青山綠水,魂魄與在,但這樣的氣量和心懷,又有誰是他的知音?“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
,《停云》詩就,此時風(fēng)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滋味?”想陶淵明當(dāng)時寫田園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感覺吧
。那些求取功名利祿,在酒宴上沉醉的人,怎么會知道這樣對山飲酒的真諦實際上辛棄疾也是無可奈何
”回首叫云飛風(fēng)起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這是英雄的寂寞
,只能在歷史中尋找慰藉和安慰。而誠如初衣所言,陶淵明又真的是他知己么?辛棄疾和陶淵明對酒,只怕也不盡興,將軍寂寞古無人。辛棄疾有“詞中之龍”之稱
,這個半路寫詩詞的將軍,居然詞中龍吟虎嘯,成為豪放派的大家。但是設(shè)若他襟懷全開,我可以說歷史沒有如果,他是可以做帝王的人。而且是那種會做的,有內(nèi)容的那么我們該學(xué)習(xí)辛棄疾哪些呢
第一是愛國。能夠一生從頭到尾的愛國
第二是自信
至少你的五六十歲
,在外界的磨礪和打壓下,有如此的發(fā)自肺腑的浪漫和自信嗎?所以踏青不止是要流連花事
,更要欣賞好山好水,開闊胸襟。如果你有辛棄疾這樣的自信,我恭喜你一生都會過的非常有厚度和質(zhì)量。當(dāng)然幾百年后有一個女子
,熱愛這首詩初衣勝雪為了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73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蘇軍最終解除了列寧格勒之圍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