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頋h武帝的是非功過,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漢武帝劉徹之所以被冠以漢武大帝之名,跟其豐功偉績不無關系,但是鑒于他耗光了文景之治的家底因此歷來對他的評價也多有爭議,那綜合各種考量,我們應該如何去評價這位人物呢?
這里先簡單說下劉徹是如何當上皇帝的,作為漢景帝的第十子,他原本是與皇位沒有太多關系的,但由于當時著名的金屋藏嬌事件,也就是劉徹說以后要娶自己姑姑的女兒,這讓當時的長公主劉嫖看到了女兒可能有成為皇后的可能,但前提是自己弟弟的這個第十子必須成為皇位的第一繼承人,最后在其奔走下,這位因其母親夢見太陽入懷的皇子就成為了太子并在后來的公元前141年登基稱帝,是為漢武帝。
要想評價一個人,最主要的還是要看這個人做過什么,下面就看一下這位在位時間達到五十四年之久的皇帝到底都折騰了什么以至于后來對他的爭議如此之大。
思想的大融合,這里演講的是漢武帝接見隱居許久的大儒董仲舒,最終聽取了他的天人三策,完成了漢初各派思想雜合到漢武帝是獨尊儒術的情形,關于大一統(tǒng)的國家難道就一定要有一個主流意識形態(tài)其實是有爭議的,雖然這對后來設五經(jīng)博士,立太學,選拔人才是有很大幫助,但這卻嚴重削弱了其它學說人才進入仕途的機會,朝廷里賈誼,晁錯這樣的人是多了,但卻很難見到張良蕭何這一類的人物了,這不但導致了思想文化的禁錮與單一,也標志著未來的大一統(tǒng)王朝勢必要沿著獨尊儒術這條狹窄的純世俗功利的道路走下去。
在選拔人才上,漢武帝可以直接提拔平民出身的主父偃,最后弄出個推恩令,解決了積弊已久的郡國問題,但遺憾的是在用人上,他還是犯了很嚴重的問題,仔細觀察其一生,他殺的賢臣不在少數(shù),而且到晚年,為了使得皇權用起來方便,更是濫用酷吏,這也直接導致了后來皇后太子慘死的巫蠱之禍,這一人為災難歸根結底還是皇權過于膨脹導致用人失當,最終小人大行于朝廷導致的。
開疆擴土這里漢武帝可以看成是大有作為,其一在于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天山南北,也大概是從這里,遙遠的新疆地區(qū)開始成了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時其對外征伐方面也是勝多敗少,或許也只有在漢武帝時期,才能使李廣,衛(wèi)青,霍去病等人出現(xiàn)在一個歷史舞臺上,也正是因為漢武帝對外的強硬,才使得后來的漢朝軍事在對外征伐上能如此硬氣,在外族入侵中不至于向后來的晉,宋,明這些朝代那樣如此狼狽,甚至在南渡后也不能確保漢家天子統(tǒng)一華夏。
在經(jīng)濟方面或許又不得不揭漢武帝的短了,其壟斷鹽鐵同時對商業(yè)進行很大的打壓,不僅徹底催垮了文景之治開創(chuàng)的藏富于民,同時又因其窮兵黷武,更是不斷地對整個國民財富進行大抽血,而且漢武帝各式各樣的祭祖和迷信鬼神活動又是對百姓生活的一種討擾,因此如果你回到漢武帝時期問看似強大,卻一窮二白的百姓他們幸福嗎?我想他們的回答多會是否定的。
關于漢武帝的評價,司馬遷,班固,司馬光等人的看法肯定是更為透徹,但今天用很短的篇幅僅僅從四個方面總結了一下漢武帝一生,大概得出了一個結論,漢武帝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奪走了那個時代百姓的幸福,但鑒于他打出了漢民族的硬氣和晚年輪臺罪己及時懸崖勒馬,因此其一生功過相抵。
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CCTV播出的《漢武大帝》片頭是這么評價漢武帝的:
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
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
這樣高的評價在中國的歷史劇中是很少見的.
漢武帝是第一個用“罪己詔”進行自我批評的皇帝.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漢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給百姓造成了痛苦,從此不再窮兵黷武、勞民傷財,甚至表白內(nèi)心悔意.這就是《輪臺罪己詔》.這份詔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詔.敢于罪己,置自己過失于天下輿論中心,漢武帝無疑是第一人!至此,后代皇帝犯了大錯,也會下“罪己詔”,公開認錯,展示明君姿態(tài).
直言敢諫的汲黯曾批評漢武帝:皇上殺人太多,即使平日信任的人,也不予寬恕,這樣搞下去,天下人才早晚都會被殺光.漢武帝不為所動,漠然一笑:何世無才,只是人主沒有識得人才的慧眼,如果能夠辨明人才,何必擔心天下無才?(上招延士大夫,常如不足.然性嚴峻,群臣雖素所愛信者,或小有犯法,或欺罔,輒按誅之,無所寬假.汲黯諫曰:陛下求賢甚勞,未盡其用,輒已殺之.以有限之士,恣無已之誅,臣恐天下賢才將盡,陛下誰與共為治乎?黯言之甚怒.上笑而諭之曰:何世無才?患人不能識之耳.茍能識之,何患無人?夫所謂才者,猶有用之器也,有才而不肯盡用.與無才同,不殺何施?)
就是這樣一位視人才如草芥的漢武帝,一方面又極端地愛才、惜才.
封建專制體制下,人才使用有兩大陋習:一是任人唯親,只用自己熟悉親信的人;二是論資排輩,必須按“三十九級臺階”,一級一級往上爬,不能“亂”了規(guī)矩.而漢武帝一不會因言廢人:只要有才華,主父偃持不同政見,漢武帝照樣求賢若渴;二是敢于破格提拔:因為有能力,衛(wèi)青家奴出身,漢武帝竟然破格提拔.
不僅如此,漢武帝甚至擯棄正統(tǒng),容納異類,慧眼發(fā)現(xiàn)東方朔,將莊嚴的朝堂變成一個充滿溫情和快樂的休息室,君臣之間宛如玩伴;同時,他不以狎褻而喪失原則,對東方朔的諍言擊節(jié)贊嘆,言聽計從.
他初讀《子虛賦》,即大為傾慕;得見作者司馬相如,如獲至寶,讓他享受與自己同等的寫作待遇.能識人、能容人、能用人,漢武帝千古無二.秦始皇、漢高祖視文人為腐儒,唐太宗、清高宗或能知人,終究雅量闕如.
漢武帝備受誤解和爭議的,就是閹割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史家——司馬遷.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他褒有貶,班固的《漢書·武帝紀》對他的文治大加贊揚:
班固贊曰: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jīng),遂疇咨海內(nèi),舉其俊茂,與之立功.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歷數(shù),協(xié)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紹周后,號令文章,煥然可述,后嗣得遵洪業(yè),而有三代之風.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班固絕口不提漢武帝的武功,表明對漢武帝的武功是有保留的.
到了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也是表揚、批評兼而有之:
臣光曰: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nèi)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于秦始皇者無幾矣.然秦以之亡,漢以之興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統(tǒng)守,受忠直之言.惡人欺蔽,好賢不倦,誅賞嚴明.晚而改過,顧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
但在晚年,劉徹卻因巫蠱之禍濫殺大臣王子,引得后世非議.相較于一生從未濫殺一位大臣的秦始皇,這無疑是劉徹的不及.
漢武帝劉徹 (2006-12-05 10:13:39) 西漢王朝是中國封建王朝史上第一個黃金時代,歷時210年,而漢武帝一人就獨占了55年,他統(tǒng)治的時段又是西漢王朝的黃金時代。放眼中國周邊地區(qū),此時仍是一片蠻荒,而漢武帝的中國,已是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十分成熟的國家。任何一個在位時間超過半個世紀的帝王一定會在歷史上留下自己深刻的烙印,而漢武帝更以其多血質(zhì)創(chuàng)造型的性格,讓他的55年成為歷史上漫長而不乏精彩的一段。 漢武帝,名劉徹,小命劉彘,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作為帝王,他是一個幸運兒。他本非嫡子,但因其母王志在宮闈斗爭中擊敗其它后宮佳麗取得皇后寶座,遂子憑母貴,成為太子。他的曾祖父漢高祖為他打下了北達長城,南抵南嶺,東到大海,西至川隴的大好河山,他的祖父漢文帝和父親漢景帝實行休養(yǎng)生息,半個世紀的積累使得“錢累巨萬”、“太倉之粟充溢露積”,正是在這種背景下,15歲的劉徹繼承了漢朝帝位。但漢武帝在位前6年,在他祖母竇太皇太后為首的崇尚黃老無為而治的集團束縛下,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抱負,直至公元前135年才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 匈奴從西漢立國初年便已成為中原的心腹之患,抗擊匈奴一直是漢武帝時代的基本國策之一。漢武帝總共組織了多達16次的對匈奴戰(zhàn)爭,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戰(zhàn)奪取了河套平原,使長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脅,前121年的河西之戰(zhàn)奪取了從今甘肅蘭州直至新疆羅布泊的大片土地,使?jié)h人的勢力范圍伸入到西域,前119年的漠北之戰(zhàn)以傾國之力出擊,直插匈奴心臟,封狼居胥,從此“漠南無王庭”。在這個英雄年代成長出了衛(wèi)青、霍去病等出身卑微的杰出將領,他們成為“漢朝精神”的象征。文化發(fā)達的漢朝對落后的游牧民族匈奴的勝利,也是人類文明的勝利,使得文明能夠更好地發(fā)展和傳播。 漢武帝的武功絕不止于對匈奴的戰(zhàn)爭。在南方,他先后消滅了閩越、甌越、南越三個國家,將東南越族地區(qū)納入漢朝版圖。在西南,他派司馬相如等以招撫兼武力脅迫的手段,征服了當?shù)匚撮_化的夜郎等民族。在東北,他征服了古朝鮮國。但意義更大的是鑿通西域。為斬斷匈奴右臂,他派張騫出使西域,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探險家經(jīng)過兩次難以想像的艱難跋涉,終于打通了中亞文明同東亞漢族文明之間的通道,這也成為絲綢之路的東段。這條大道在此后的一千多年時間里一直是中國同西亞乃至歐洲等文明交流的主干道,佛教由這條大道傳入,而造紙術、指南針等也由這條通道傳出(雖有“海上絲綢之路”,但其作用難以跟陸上絲路相比),僅僅憑借這一點,漢武帝已足以排進世界有重要影響的帝王名單中矣。其后,漢武帝通過招撫為主兼用武力的手段逐漸使西域成為漢朝的勢力范圍,但其中對大宛國的戰(zhàn)爭沾滿了漢宛兩國人民的鮮血, 漢武帝雖謚為武,但他在文治方面方面的成就絕不遜色。他即位初年,便采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盡管儒家在他在位期間并未真正成為一尊,但在他的后繼者們的不斷強化之下,終于成為壓倒一切的思想體系,深入到每個中國人的骨髓中,并壓制了其它思想的發(fā)展。他建立太學,這是中國歷史上官方辦學的開始。他建立樂府,這種詩歌形式是中國文學的一個重要發(fā)展階段。他還派鄧平等人制定了太初歷。 漢武帝對中國歷史的影響,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中央集權。他的一個重要政策是削藩,他采納了主父偃的主張,推行“推恩令”,使諸侯的領地越分越小,弱小的諸侯不再具有與中央抗衡的能力。他下令統(tǒng)一五銖錢,將鑄幣大權收歸中央,又將鹽鐵的專賣權收歸國有,還采納桑弘羊的主張,設立平準官,由政府控制物價,經(jīng)營貿(mào)易(當然,這明顯違反經(jīng)濟規(guī)律的措施,是在連年用兵、府庫虧空時的權宜之計)。漢武帝將皇帝個人的權威發(fā)展到極致,對臣民擁有生殺予奪之權。 多血質(zhì)創(chuàng)造型的漢武帝一生功業(yè)累累,但他的一次次征戰(zhàn)和大興土木也耗盡了漢初幾代人的積儲,盡管有善于斂財?shù)纳:胙虻扔嫵?,但仍陷入巨大的財政虧空中。到晚年,他的猜疑和暴虐終于釀成巫蠱之禍,京城一片血腥,包括皇后、太子、公主、丞相在內(nèi)的很多人均懷著對他的憤恨而含冤死去,這促使他晚年下了罪己詔,承認了自己的過錯,表示不再主動用兵,將重心放在民生上。 漢武帝同秦始皇一樣,是個影響遠超一朝一代的帝王,對中國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疆域的影響延續(xù)了兩千年。將他與秦始皇作比較是十分有意思的,兩人有太多共同點,都好征伐、好巡游、好猜疑、好誅殺、好土木、好神仙。秦始皇統(tǒng)一了中原,但短時間之后重新陷于分裂,漢初雖重歸一統(tǒng),但諸侯國的力量很大,分裂隱患不小,是漢武帝最終確立了中央集權,并將秦始皇時取得但已脫幅離去的,甚至一些從未取得的地區(qū)均納入中國版圖;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漢武帝則試圖在文化思想上統(tǒng)一中國。從這些角度來看,漢武帝是秦始皇事業(yè)的繼承者和發(fā)揚光大者,漢武帝比秦始皇走得更遠
滿意請采納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武帝,有哪些功與過?根據(jù)史料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漢武帝的功與過還是很分明的。先說他的功勞:首先,據(jù)史料記載,他在地方上實行刺史制度,利于對地方的管轄,同時又加強了中央集權,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其次,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進一步削弱王國勢力,鞏固了國家的統(tǒng)一。第三,他推行察舉制,利于選拔人才,擴大統(tǒng)治基礎。
還有,在經(jīng)濟方面,漢武帝把地方的鹽鐵經(jīng)營權和鑄幣權收歸中央,統(tǒng)一發(fā)五銖錢,同時又平定物價、征收工商者的營業(yè)稅和財產(chǎn)稅,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還有,他重視興修水利,治理黃河,為漢朝的富強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在思想方面,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倍?,他還在長安創(chuàng)辦中央太學和地方郡國學兩級官學。這些措施都極大地提高了儒學的地位,使儒家從此成為封建統(tǒng)治的正統(tǒng)思想。
當然,說到漢武帝的功勞,咱就不得不提他在軍事外交方面的那些措施:據(jù)史料記載,漢武帝曾派衛(wèi)青、霍去病率兵與匈奴進行3次大戰(zhàn),重創(chuàng)匈奴。同時,他又派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前所未聞的西域資料,密切了和西域的關系,促進了西域社會的進步,豐富了中原的物質(zhì)生活,為后來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基礎。然后,漢武帝先后在西南夷地區(qū)設郡,加強對西南夷邊疆地區(qū)的管轄;在南越(兩廣地區(qū))設南海等九郡,進行有效的管轄。
綜上所述,漢武帝可謂居功至偉。但不可否認,他也有很多的弊端:在用人方面,他不求無功,絕不能有過(李廣乃最大的受害者)而且窮兵黷武,好大喜功,獨斷專行,雖然強漢之名遠揚,但把文景二帝的家底也耗得差不多了。最后,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雖然對封建統(tǒng)治的穩(wěn)定起到積極作用,但對整個中國歷史而言,是有爭議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齊放,是中國思想和文化大躍進時期,后來再也沒有這么燦爛的文化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7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