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歷詩風》是我出版的第一部學術著作
大約作者對自己的處女作
1985年初
但文學研究畢竟不同于史學,詩史的橫斷面如何剖析
這一研究思路大體是在綜合當時我了解的各種研究角度的基礎上形成的,有些是現(xiàn)學現(xiàn)賣
,比如對時空觀念的探討,就是受莫礪鋒師兄翻譯的劉若愚《中國詩歌中的時間、空間和自我》(《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4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和周裕鍇學長《試論杜甫詩中的時空觀念》(《江漢論壇》1983年第6期)二文的啟示。但在逐漸深入的研究過程中,不同的角度日益顯露相互間的有機關聯(lián),促使我從整體上更深入地思考大歷詩風的歷史特征及其劃時代意義。比如大歷詩的六個基本主題,起初是各自孤立的概括,但隨著研究的深化,個別揭示的一些藝術表現(xiàn)特點,如長于抒情,工于心理刻劃,注重寫實,擅長白描等,愈益顯現(xiàn)其間的邏輯關系,凸現(xiàn)出大歷詩在藝術表現(xiàn)上由比喻、描寫向象征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
,這部論文的意義大約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
,作為國內第一部綜合研究一個詩史時段的著作,它將歷來不受重視的大歷詩歌視為唐詩史的一個特殊時段,通過與開元、元和兩個時期的比較,揭示了它獨特的審美價值及作為由盛轉中的轉折點在唐詩乃至整個中國詩史上的特殊意義第二
第三
據(jù)周勛初老師回憶
作為博士學位論文,《大歷詩風》在體例方面
從1983年作戴叔倫研究開始
[1]“取向”一般用于對舉的場合
,如倫理取向和審美取向對舉,指采取傾向于道德或審美的立場,是用取向的內容作為定語的,我用“主題取向”指作家在主題選擇上的傾向性,從構詞的角度說是不妥當?shù)摹?/p>原載于《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第3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78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下一篇:
我國與以色列建交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