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從早期甲骨文發(fā)展至現(xiàn)代漢語,經(jīng)歷的可不僅僅是形態(tài)變化,更是文化的積淀。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以漢字為膜拜對象,又有多少附庸風雅之士玩味其中以為樂。歷史上,曾有一種風靡一時的文字游戲,名為“拆字”,自興盛以來,它被廣泛用于作詩、填詞、撰聯(lián),或用于隱語、制謎、酒令等,成為了文化人茶余飯后的樂趣之一。
拆字,又稱“測字”、“破字”、“相字”等,在中國古代是一種推測吉兇的方式,屬于玄學的范疇。南宋文學家周必大在《玉堂雜記》中提到:謝石,善拆字,有士人戲以“乃”字為問,石曰:“字不成,君終身不及第。”隨著拆字文化的發(fā)展,不少人將其作為了一種職業(yè),古代的“測字先生”便是如此,他先讓析疑者隨手寫一字,然后他再根據(jù)字的結構進行拆解,最后就是自由發(fā)揮了。
不過,測字終究只是一種封建迷信的表現(xiàn),和文學扯不上關系,但文人圈中流行的拆字游戲,卻遠不止于此。《后漢書》中記載:獻帝初,童謠云:“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睆倪@條口口相傳的隱語中不難看出,“千里草”即“董”,“十日卜”即“卓”,整首童謠的意思,暗指董卓在朝中弄權,專橫跋扈。
此外,“江郎才盡”典故中的男主角江淹,年輕時也曾參與拆字游戲。一日,江淹與一群文友在江邊閑逛,偶遇一蠶婦,其中一文人張口便說:蠶為天下蟲。他將“蠶”字拆解為“天”和“蟲”,可謂別出心裁,一時之間難倒眾多才子。然而,江淹卻是個心思敏捷之輩,但他看見一群鴻雁飛落江邊時,靈感突然迸發(fā),隨口就是一句“鴻是江邊鳥”。江淹的“江”和“鳥”正好與“天”和“蟲”相對,令眾人無不嘆服。
不過,“蟲二”二字卻著實難倒了不少讀書人,如果不是《巴陵勝狀》一書予以解釋,想必后人仍不得其解。湖南岳陽樓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美譽,乃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而最早出現(xiàn)“蟲二”的地方,便是在這岳陽樓上。唐朝時期的李白,一生曾六登岳陽樓,他沒事就來這里吹吹風,喝喝酒,看看風景,日子過得逍遙快活。
一天,有個過路人在岳陽樓的墻壁上留下了三個字:一、蟲、二。眾人參悟半天也不知什么意思,只有等李白來了再請教他。一會功夫,李白上來了,眾人連忙問李白墻壁上的三個字是什么意思,李白略加思索后答道:這是仙人留下的一副對聯(lián),“一”指的是水天一色;“蟲、二”二字則是風月無邊。
后來,李白取來紙筆,當即寫下“水天一色,風月無邊”八個大字。如今,這副對聯(lián)被人刻成雕屏,懸掛于岳陽樓三樓主門之上。關于西湖的“蟲、二”二字,民間相傳是乾隆下江南期間,夜游西湖時,在湖心亭被西湖美景所迷,于是寫下“蟲二”二字,待其走后,時人便將二字刻成碑文,一直放在那里。不管怎么樣,“蟲二”乃是風月無邊的意思,不知道個中真意的人,絕對不要自稱文化人,否則一定會被笑掉大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78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巫山神女瑤姬
下一篇: 埃塞俄比亞軍隊在馬加里抗擊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