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功八哥創(chuàng)作的世界名曲(外一篇)
作者:潘志遠
聽完莫扎特G大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請允許我提一個比較“二”的問題,功勞歸誰?
想也不用想,便可得出答案。可我卻推崇八哥,將功勞的桂冠,戴到八哥頭上。說來話長,但也不長。
且聽我慢述。1784年,莫扎特在維也納逛寵物店,意外發(fā)現(xiàn)一只會唱流行曲的八哥。也許出于好奇,也許是冥冥之中,命運之神精心的安排,莫扎特想挑戰(zhàn)八哥,便拋過去一個“彩球”。他用口哨吹了一遍自己創(chuàng)作的曲子,不料八哥竟重復(fù)了一遍,一個音符也不少。莫扎特一陣沖動,便掏錢買下了這只八哥。也為那首G大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誕生,埋下了伏筆。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此后,八哥一直伴隨在莫扎特身邊,也時常模仿他創(chuàng)作的曲子。可每次八哥都有致命的缺陷,總有一兩個音符的音高不雅。當(dāng)故事進行到此,有兩點至為關(guān)鍵:一是莫扎特漠視八哥的模仿,僅僅將它當(dāng)作寵物,只圖好玩,只圖它是自己的第一“知音”。二是恃才傲物,憎惡它玷污了自己的曲子,遷怒于八哥,一氣之下,將八哥賣于他人,或置之死地而后快。以上兩種結(jié)果,都合情合理,但不會產(chǎn)生奇跡,那首世界名曲將胎死腹中。
好在莫扎特就是莫扎特,對八哥仍一往情深,而且對它的模仿,還十分上心,這似乎注定了一首世界名曲,將如東方旭日,噴薄而升。
不久,莫扎特又創(chuàng)作了一支新曲,升G調(diào),結(jié)果被那只八哥唱成了G自然大調(diào),還丟了幾個音符。莫扎特靈機一動,根據(jù)八哥演唱的調(diào)值把樂曲改了一遍,這便是后來拿手為世人熟知的名曲:G大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
至此,那些頭腦一根筋的人,仍會認為是莫扎特創(chuàng)作,可我卻大唱反調(diào)。試想,如果沒有八哥的模仿,把八哥的篡改,這首曲子多半就是一首普通的曲子,默默無聞,不傳后世。至此,似可打住,可我的思考仍在奔馳。
我在想:大凡一支名曲、一幅名畫、一首名詩的誕生,必有它物的參與。參與者可能是一場風(fēng)、一陣雨、一縷月光,或某個植物,某個動物,更可能是某個不相干人物的闖入。作為原創(chuàng)者應(yīng)最大限度制造這種闖入的機會,虛心接納這種闖入,并及時修改自己的靈感、自己的作品,這常常是偉大作品產(chǎn)生的前提。
我又在想:大凡不朽作品,都應(yīng)傾向于自然,不強力而為,不著意拔高,更不可強行塞入某種主題。不朽作品常常不朽在它的本色。
我還要想:無論人、作品,都不可太完美。完美無人,完美無畫,完美無曲,完美無詩。這個道理,并不深奧,卻常常被人忽視。
我仍要想……,還是留給別人去想吧。想入非非,于己有害,于別人也不一定有利,還是節(jié)省點精力,也少死幾個腦細胞,這對我才是最重要的。
做一個被故事啟迪的人
喜歡吃涮羊肉的人很多,知道它來歷的人甚少。沒有關(guān)系,姑且聽人一說,或閱讀一段文字,便都了然。
譬如涮羊肉的故事,無非是說忽必烈征戰(zhàn)勝利后,為犒賞大軍,決定讓廚師烤羊肉。偏不巧,探馬來報,敵軍正在逼近,而烤羊肉需要很長時間,總不能讓將士們餓著肚子上陣吧。情急之下,一年輕廚師將羊肉切成片在鍋里煮了一下,變色后便撈起來,撒上鹽和些許作料。戰(zhàn)事在即,將士們無暇抱怨,倒也吃的很香。等凱旋歸來,忽必烈下令廚師如法炮制,味道鮮美如初,忽必烈將這道菜命名為涮羊肉。迄今已有七百多年,涮羊肉不僅沒有淘汰,反而愈加風(fēng)靡。
故事就這么簡單,很容易了然,關(guān)鍵在了然之后;否則,故事之于你還只是故事,或永遠只是故事,這便失去了意義。
故事的意義和價值不在于敘述,簡單也罷,精彩也罷。故事的本質(zhì)在于它對一個人的啟迪。啟迪越大越多,也就越有意義,越見價值。正是基于這一點,我愿意做一個被故事啟迪的人。
說到此,我似乎可以進入正題,說說涮羊肉故事給我的零星啟迪了。
我首先想說,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需要經(jīng)過精心制作,才能成為佳肴,成為美味。有時,最簡單、最原始的制作,恰恰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美味的制作上,乃至在許多事情上,都需要大膽創(chuàng)新,刪繁就簡,返璞歸真。任何刻意的模仿,僵化的思維和模式,都是無益的。做菜如此,做事做人更如此。
漢語詞匯里,有一舉成名、一演成名、一脫成名、一秀成名等。這里的“舉、演、脫、秀”,都必須是大膽的、創(chuàng)新的,至少是不俗的。當(dāng)然,若想持久,必須是自然的、本真的。一個人的處女作,常常不夠成熟,不夠完美,但給人印象最深,也深受讀者喜愛。究其原因,還是在于它的本真。
最后,我還是回到涮羊肉上來。涮羊肉就是在本真的基礎(chǔ)上,用簡單炮制出來的美味。而這比故意為之,復(fù)雜為之,不知要好多少倍。
所以,傾向于本真之美,簡單之美,向來是我為人處事的首選原則。
做一個被故事啟迪的人,這是我對自己的勸慰,也是對他人的提醒。前者無可非議,后者有點強人所難。強人所難強就強人所難吧,只要不招人反感和討厭,我還是樂意而為。
作者簡介
潘志遠,安徽宣城人。作品散見《文苑》《青春美文》《作家村》《遼河》等,收入《被照亮的世界》《中國網(wǎng)絡(luò)文學(xué)精品年選》《中國人文地理散文精選集》,獲行走天下全國美文大賽三等獎,出版詩文集《鳥鳴是一種修辭》《心靈的風(fēng)景》《槐花正和衣而眠》。參加第十四屆全國散文詩筆會,中國好散文詩主持人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90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郭子興起義攻克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