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皇太極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女真人、蒙古人有早婚的習(xí)俗。天聰九年三月庚申,皇太極發(fā)出最高指示:“凡女子十二歲以上者許嫁,未及十二歲而嫁者罪之?!?《清太宗實錄》卷二十三)這一道命令,有糾偏努爾哈赤賦予女兒早婚使命的嫌疑。明萬歷十六年,棟鄂部首領(lǐng)、二十八歲已婚男何和禮前來歸附,努爾哈赤特將年僅十一歲的東果格格嫁之。
皇太極不好歸罪乃父,但對努爾哈赤曾責令他將側(cè)妃葉赫納喇氏休棄,未必不耿耿于懷。納喇氏見努爾哈赤及阿濟格不下轎,被努爾哈赤視為侮慢,勒令休棄。
這是努爾哈赤在世的事情,皇太極即便再有不舍,也只能舍得。滿人入關(guān)前,兒子為了取悅父親,不但可以休妻,而且有人像豪格那樣主動殺妻,極其野蠻。他們沒有漢族王朝采選后妃唯處女是選的觀念,努爾哈赤的繼妃富察氏原是其堂兄的老婆?;侍珮O的崇德五妃中有三人曾為他人妻:關(guān)雎宮宸妃嫁與皇太極時已二十六歲,麟趾宮貴妃和衍慶宮淑妃是皇太極大勝察哈爾后娶的林丹汗兩遺孀。
天聰汗多次將己妻改嫁他人或適他人妻為妻,反映了女真?zhèn)鹘y(tǒng)婚姻習(xí)俗和價值觀。他們犧牲女人作政治交易品,以達到部落聯(lián)盟或君臣齊心的政治目的。
皇太極喜歡娶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的女人,崇德五妃都來自這個姓氏。但另一個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氏,命運卻是不幸的。
她是天聰六年二月嫁給皇太極的,初封東宮福晉,至天聰九年十月被責令改嫁大臣。三年零七個月,她給皇太極先后生下第六女、第九女,是這一時期生育次數(shù)最多的(正宮皇后、永福宮莊妃各生一女,其他后妃概無生育),可見皇太極對她一度寵愛有加。
天聰九年十月初七,皇太極突然以東宮福晉“不遂汗意,改適葉赫部德勒格爾臺吉之子南褚”(《天聰九年檔》)。這位博爾濟吉特氏剛生下第九女僅十一天。
2
南褚之父德勒格爾,為皇太極母舅金臺吉長子。皇太極對表侄很器重,天聰九年正月免除諸功臣丁役,南褚排名前三,且受命專管正黃旗兩牛錄。當年五月征討察哈爾,南褚再立殊功,皇太極將東宮福晉作為特殊的禮物獎給了表侄。
后金與察哈爾的敵對,源于努爾哈赤起兵壯大之時。明朝圍剿努爾哈赤,不斷增兵遼東的同時,邀約駐牧宣化、張家口一帶的察哈爾部林丹汗共同抗御努爾哈赤。
天命元年,努爾哈赤建國稱汗,林丹汗進攻科爾沁、扎魯牧蒙古諸部。由于有后金的重兵援助,林丹汗失敗。林丹汗被迫西移,至宣化府長城外以西以北地域,并把土默特、鄂爾多斯等部控制在手中。
為了爭奪蒙古統(tǒng)治權(quán),天命五年正月,努爾哈赤派人給林丹汗送書信,斥責他的傲慢。林丹汗將使臣關(guān)押。天命汗大怒,殺了林丹汗的使臣。
皇太極即位后,決意先征服漠南的察哈爾。天聰八年,林丹汗被逼西走大板申過黃河,后入青海,病死。
第二年二月,皇太極命多爾袞等率精兵萬人,前往招撫察哈爾部眾。五月,多爾袞的大軍抵達林丹汗長子額哲駐地附近,“恐驚其部,乃停止不前”(《清初內(nèi)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上冊),命南褚率其族人前去談判,宣讀皇太極的諭旨,通知滿洲諸貝勒率大軍前來受降,秋毫不犯。
額哲為林丹汗八大福晉之三福晉蘇泰太后所生。蘇泰,德勒格爾之女,南褚胞姐。
蘇泰聽到來使是葉赫人時,很是震驚。當聽說首席談判為乃弟南褚,她驚喜而泣,趕緊親迎,并命兒子額哲率眾前往后金大營迎接滿洲諸貝勒,并向多爾袞奉上了元朝遺留的傳國玉璽。
皇太極得到了察哈爾的玉璽和臣服,也得到了林丹汗的囊囊太后和竇土門福晉(即后來的麟趾宮貴妃與衍慶宮淑妃)。出于對表妹蘇泰的客氣,皇太極將她改嫁給心腹大臣濟爾哈朗做第三任嫡福晉。濟爾哈朗本是蘇泰的姐夫,正好亡妻。
對于建有大功的南褚,皇太極自然少不了要獎勵,于是干脆將自己的女人送過去。
叔的老婆上了侄的臥榻。汗的妃子成了臣的妻子。
3
讓人疑慮的是,這位不幸的女人,在剛剛生產(chǎn)不久便被作為獎品送給大臣,一定事出有因。
此事發(fā)生的前一月,后金宗室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王先謙《東華錄》記載,皇太極同父異母的姐姐莽古濟路過大貝勒代善營帳,被代善邀入款待、饋贈。
兄妹之禮節(jié)性往來,惹怒了防患的太宗。
代善雖對皇太極有擁立、讓賢之功,但二人也有權(quán)力之爭。
三年前,皇太極借重多爾袞等少壯派崛起的第三股勢力,廢除了“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舊制,自己終于成為了南面獨坐的汗。獨尊的他,先后將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處罰出局,又借題發(fā)揮對代善大加撻伐,將莽古濟削除封號為民,并禁止其與親戚往來。
莽古濟為太祖繼妃富察氏所生,也是努爾哈赤、皇太極政治聯(lián)姻的犧牲品。其第一任丈夫哈達首領(lǐng)吳爾古代死后不久,蒙古敖漢部首領(lǐng)瑣諾木杜棱不堪察哈爾欺凌前來歸附,皇太極強將孤寡的她嫁給早已妻妾成群的瑣諾木杜棱。
莽古濟的胞兄莽古爾泰,也是皇太極的異母兄,四大貝勒的三貝勒,擁立皇太極有功,但他也對汗位虎視眈眈,與太宗不時沖突。天聰五年,莽古爾泰跟從大軍圍攻大凌河,向太宗上奏所率正藍旗部隊被明軍重創(chuàng),兩人發(fā)生了言語沖突。莽古爾泰手握佩刀,數(shù)次怒視皇太極。他的胞弟、貝勒德格類怒斥莽古爾泰犯了悖逆之罪,并用拳頭打他。莽古爾泰更加憤怒,將佩刀抽出刀鞘?;侍珮O怒罵莽古爾泰親手弒母邀寵的事情。其后諸貝勒商議莽古爾泰“謀上”之罪,奪去和碩貝勒爵位,降為多羅貝勒,削五牛錄,罰銀萬及甲胄、雕鞍馬十、素鞍馬二。一年后,莽古爾泰氣憤暴卒,年四十六。
胞兄之死,讓莽古濟心中對皇太極充滿憤懣。三年后,莽古濟的胞弟德格類病逝。
莽古濟的家奴冷僧機,出身貧寒,但圓滑狡黠,善于鉆營取巧,在莽古爾泰、德格類相繼死后,告發(fā)莽古爾泰、德格類和莽古濟等曾跪焚誓詞,密謀篡位。冷僧機本參與密謀,眾議以自首免坐,亦無功,但太宗一反常態(tài),力排眾議,嘉獎冷僧機世襲三等梅勒章京。
不論莽古濟是否真有心密謀,但使皇太極心生芥蒂。
天聰九年,太宗將林丹汗的伯奇福晉賜予兒子豪格為側(cè)福晉,引起又是豪格岳母的莽古濟極為不滿,流露怨言:“吾女尚在,何得又與豪格貝勒一妻也?”豪格的嫡福晉,為莽古濟與吳爾古代之女。莽古濟的報怨,是直指皇太極的。
皇家的恩怨情仇,是寡情冷酷的。莽古濟與皇太極宿怨日多,太宗對莽古濟恨之入骨,找了一個理由將其處死,削了宗籍,使之成為了清朝唯一被處死的公主。
皇太極無情不免遭人非議。倘若東宮福晉與莽古濟有過接觸,抱有同情,恃寵相勸,勢必讓皇太極惱羞成怒。不然,她或能入列崇德五妃,或有崇德六妃之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9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