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讀經和聽經的好處,以及它們的分別。
在佛門中,無論修習哪個宗派,講究的都是戒、定、慧三學。受持戒律是修定,讀經也是。因為在讀經的過程中,我們的心必須定下來,必須專注,否則就讀不下去了,你只要一走神,一想其他事情,就很容易讀錯行,不知道該讀哪里了。
有的人可能會說不理解經文的意思,那其實沒有關系,如果讀一遍就能讀懂了,那就不叫佛經了。別說佛經了,就連民間的小說,比如四大名著,你讀上幾遍、幾十遍,甚至上百遍,也未必能夠完全讀懂。佛經是誰說的?是佛說的呀,佛是大徹大悟的人,他講的經典,都是含有無量妙義的,其深沒有底,其量沒有邊。我們作為一介凡夫,是不可能究竟領悟佛經深意的,什么時候能究竟領悟?明心見性了就可以了。
古人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為什么能“自見”?就是因為你讀了遍數多了,心就定下來了,定功有了,智慧就開了。所以古代教育小孩子,都是從讀經開始,你不用理解經文的意思,天天讀誦就行,時間久了,自然就明白了。學佛也是一樣,讀經就是修行,就是為了開智慧,明心見性。
那有人說了,讀經是好,但讀不下去呀,讀幾遍就不想讀了,怎么辦?
這就需要聽經了。為什么?讀不下,是因為信心不夠,對佛沒有信心,對佛經沒有信心,半信半疑,又信又不全信。學佛修行,講究“信、解、行、證”,“信”是學佛的第一步,佛門常講“信為道德功源母”,沒有“信”,就進不了佛門。
所以要聽法師講經,講經就是講道理,把佛經的含義給你講出來,你聽明白了,徹底相信了,你才肯踏踏實實去修行,去落實佛的教導。聽經的目的,就是為了生信,這個要知道。
所以說讀經比聽經更重要,讀經屬于修行,讀經是為了讓我們修定,是為了讓我們把一切污染放下,把一切貪嗔癡慢放下,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就像《金剛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等把經讀透了,我們的心定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開了,小悟變大悟,大悟變大徹大悟。
讀經雖然是最重要的,但聽經也不是沒用。聽經是接引初機,相當于招生廣告,讓初學的人對佛法產生信心。把學生招上來之后,就該進教室上課了,就不用再看那些廣告了。這些分別,我們不能不知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96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黛影兒 我的小自然
下一篇: 衛(wèi)溫率船隊赴溫洲即今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