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6年前的今天,1975年2月27日,著名戲劇家焦菊隱受四人幫迫害致死。
1958年話劇《茶社》彩排時,編劇老舍與導演、演員座談。前排右起為焦菊隱、老舍。
1975年2月28日,中國著名戲劇家、導演焦菊隱受四人幫迫害致死。
焦菊隱(1905⑴975)中國戲劇家、導演。原名焦承志,曾用名菊影,天津人。1928年畢業(yè)于燕京大學。1930年創(chuàng)辦中華戲曲學校,任校長。1935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獲博士學位。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回國,前后在四川、北平(今北京)等地從事戲劇教育、編導和譯著,并創(chuàng)辦北平藝術館。翻譯出版聶米羅維奇-丹欽柯的《文藝.戲劇.生活》和《契訶夫戲劇集》等。建國后,歷任北京師范學院文學院院長、中國劇協(xié)藝術委員會主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兼總導演等職。
焦菊隱前后導演了《龍須溝》、《明朗的天》、《耶戈爾.布雷喬夫》、《茶社》、《虎符》、《蔡文姬》、《武則天》、《膽劍篇》等。在導演藝術上勇于探索,創(chuàng)造性地吸取和動用戲曲藝術的良好傳統(tǒng),構成了具有鮮明民族色采的獨特風格。著有《導演、作家、作品》、《豹頭、熊腰、鳳尾》、《守格、破格、創(chuàng)格》、《導演的藝術創(chuàng)造》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98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