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閱讀,好像就是閱讀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必然命運。不可證偽的閱讀,可能才是更需要反思的“碎片”。
作者寫作是一個自圓其說的過程,如果我們?nèi)狈χR體系很容易讀誰就覺得誰對,而即便博覽群書,也會受知識體系影響,如果只讀一種觀點的書或只從書里挑選與此相符合的句段,所獲得知識同樣“無比正確”。
一個人接受知識的過程,也因此就是學習社會習慣和規(guī)則的過程,俗稱 “社會化 ”。 接受知識越多,社會化越深,越能融入社會。然而很遺憾,這些社會習慣和規(guī)則,同時也是一副“枷鎖”。而人也無法徹底被社會化,在最私人的部分還保留著個性、狂野。沒有人會被枷鎖徹底限制,也沒有人卸下枷鎖后還能生活。
人類的全部知識尚且如此,而只是被書寫出來的那部分知識又何嘗不是呢?不閱讀不行,閱讀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而不可證偽的閱讀,甚至不知知識有“枷鎖”。
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單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99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日軍再次發(fā)起猛攻第十九路軍撤退淞滬戰(zhàn)···
下一篇: 諾丁漢大學2020年語言課程信息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