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書局1912(zhonghuashuju1912)
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 夜晚給白晝按下了暫停鍵。漫漫長夜,古人作何消遣?失眠的時候,古人又在想些什么?古人夜晚的消遣和所思,何嘗不能照鑒我們自己呢?
夜感自遣
孟郊
夜學(xué)曉未休,苦吟鬼神愁。
如何不自閑,心與身為仇。
死辱片時痛,生辱長年羞。
清桂無直枝,碧江思舊游。
“白鶴未輕舉,眾鳥爭浮沉。因茲掛帆去,遂作歸山吟”(《湖州取解述情》),孟郊四十一歲時去長安應(yīng)試,自以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結(jié)果卻鎩羽而歸,第二年卷土重來,卻仍然名落孫山,蟾宮折桂的愿景化為泡影。感到“生辱”更過“死辱”的他,賦《落第》詩之后又賦《再下第》之詩。上述《夜感自遣》,也是他科場失意之后苦悶與憤懣的宣泄。
孟郊
“本望文字達,今因文字窮”,孟郊在《嘆命》一詩中曾經(jīng)這樣悲嘆過。此詩的前四句除了述說自己讀書與吟詩之苦,本意還在于抒寫自己的懷才不遇,但今日傳為美談的,卻是他對于詩的宗教般的虔誠與嚴(yán)肅認真至極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蘇軾將其與賈島并稱,稱為“郊寒島瘦”。賈島也曾自白:“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保ā额}詩后》)這一對名標(biāo)詩史的苦吟詩人,真可以說是為詩殉難的難兄難弟。
時至今日,時髦之說是“享受人生”,當(dāng)然不必“心與身為仇”地自己與自己過不去。“苦吟”之類在“玩詩”“玩文學(xué)”的某些作者眼中,已經(jīng)是不屑一提的落后與陳腐的代名詞了。殊不知對漢字的敬畏與熱愛,是每一個華人應(yīng)有的態(tài)度,更是每一個有成就的作家包括詩人必具的精神品質(zhì)。例如杜甫,他就是將語言文字與個人生命放在同一天平之上的,“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他不早就曾經(jīng)如此自白并警示他人嗎?
夜 箏
白居易
紫袖紅弦明月中,
自彈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聲停處,
別有深情一萬重。
白居易善飲,有《問劉十九》等詩為證。白居易喜音樂,至少有《琵琶行》《小童薛陽陶吹觱篥歌》與《夜箏》等篇為證。白居易有《夜雨》詩:“早蛩啼復(fù)歇,殘燈滅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庇钟小兑寡吩姡骸耙延狋勒砝?,復(fù)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痹娋颇耆A,詩樂華年,曾經(jīng)指斥權(quán)貴為民請命的詩人,也有他的名士風(fēng)情雅人逸致,例如同是以“夜”冠之的《夜箏》。
《琵琶行》對演奏琵琶的描寫可謂出神入化,精彩絕倫?!扒镌隆痹诖嗽娭星昂蟪鰣鋈危饔衅涿??!兑构~》唯一的環(huán)境背景也是明月當(dāng)空,月色滿地,推向前臺的人物就是那位彈箏女子?!白闲洹?,指彈箏之人?!凹t弦”,指所彈之箏?!白詮椬愿小?,形容樂伎彈琴時人琴合一的情態(tài)?!暗腿荨?,低頭而羞,有所思之狀。以“紫”與“紅”形容人與物,不僅色彩鮮明,對比有度,而且象征青春與華美,與彈者自彈自感暗自低眉若有所思的情態(tài),構(gòu)成了對照與跌宕?!跋夷秆省迸c“別有深情”,令人想起《琵琶行》中的“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繪畫中有“留白”,音樂中有“停頓”,詩歌中有“弦外之音”,一切藝術(shù)都不能太實太滿,都應(yīng)該以不了了之,以不盡見無盡?!兑构~》也是如此,那“別有”的“深情一萬重”的具體指涉是什么呢?只有讓讀者的聯(lián)想與想象去補充和豐富了。
[明]郭詡《琵琶行圖》(局部)
觀 棋
杜荀鶴
對面不相見,用心如用兵。
算人常欲殺,顧己自貪生。
得勢侵吞遠,乘危打劫贏。
有時逢敵手,當(dāng)局到深更。
圍棋在我國源遠流長,具有豐富而深邃的文化積淀。然而,它畢竟是一種雙方分別以黑白棋子圍攻爭勝的棋種,歷來被稱為“兵家之戲”。東漢寫過著名的《長笛賦》的馬融,在《圍棋賦》中也曾描繪過那紋枰之上的戰(zhàn)火與硝煙:“略觀圍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為戰(zhàn)斗場?!碧迫伺嵴f的《棋》詩,也曾說“十九條平路,言平又崄巇。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勢迥流星遠,聲干下雹遲。臨軒才一局,寒日又西垂?!蔽宕筇迫烁咻偞嬖娨皇?,詩題為《棋》:“野客圍棋坐,支頤向暮秋。不言如守默,設(shè)計似平讎。決勝雖關(guān)勇,防危亦合憂??此K一局,白卻少年頭?!?/p>
[五代]周文矩《重屏?xí)鍒D》(局部)
杜荀鶴的《觀棋》,就是從旁觀這一特殊的視角,繪聲繪色而且狀物傳神地觀賞描繪了一場棋戰(zhàn)。將此詩再三誦讀可以體會:圍棋的人生,是發(fā)揮生存競爭的智慧并且爭取勝利的人生。
杜荀鶴是晚唐人,其實,早在上元元年(760)夏,四處漂泊的杜甫在成都草堂生活粗安后就寫過圍棋了,見之于《江村》一詩:“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敝皇遣恢逅嚾绾危恳院笠膊灰娪性娒枋?。在杜牧、張喬與杜荀鶴之前,白居易就曾作有《劉十九同宿時淮寇初破》:“紅旗破賊非吾事,黃紙除書無我名。唯共嵩陽劉處士,圍棋賭酒到天明?!?/p>
非 酒
雍陶
人人漫說酒消憂,
我道翻為引恨由。
一夜醒來燈火暗,
不應(yīng)愁事亦成愁。
酒,在中國可謂源遠流長,據(jù)考古學(xué)家考證,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jīng)酒香彌漫了。酒與詩的良緣,在中國同樣是流長源遠,“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聹靾觯缶扑桂?,曰殺羔羊”(《國風(fēng) · 豳風(fēng) · 七月》)。世道多艱,人生多愁,我們早已有了“借酒澆愁”的成語。一代英雄與詩雄的曹操,認為酒是唯一的消愁散與解憂方,他在《短歌行》中高吟低詠:“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dāng)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p>
佚名《柳蔭高士圖》
大約是因為曹孟德非等閑人物吧,唐詩人對他的詠嘆多表示贊同。雍陶的《非酒》唱的卻是反調(diào),“非”,責(zé)怪、非難?!奥f”,都說之意。他對酒的問罪之辭是:人人都說美酒可以銷憂,我卻說它是引發(fā)苦悶的源頭,酒醒之后面對昏昏燈火,本不憂愁之事都變成了憂愁。人生的許多憂愁,豈是麻醉一時的酒所能解脫的嗎?此詩是戲言,也是正說,別具陳說翻新的詩趣,是李白“舉杯銷愁愁更愁”的遙遠的回聲。
清代小品名家張潮在《幽夢影》中說:“春風(fēng)如酒,夏風(fēng)如茗?!笨梢娦锞茷E飲是俗子鄙夫酒囊飯袋所為,品酒則是穆如春風(fēng)的藝術(shù)。他又說:“有青山方有綠水,水惟借色于山;有美酒便有佳詩,詩亦乞靈于酒。”詩與酒互為藝術(shù)而酒神與詩神相得益彰矣。
節(jié)選自《唐詩分類品賞》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排版:郭磊峰
○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01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五千年來最美的10首古詩詞美到極致
下一篇: 全國勞動榜樣陳永康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