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國運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從朱元璋到南明最后一個皇帝去世,明朝總共存在近三百年。說起來,明朝還真是一個受上天保佑的王朝,起碼有三次差點死于百萬雄師之下,但是,連續(xù)三次敵人都莫名其妙的死在了半路上。那么,侵略明朝的這些短命鬼都有誰呢?
其實,不管是哪一個攻擊明朝的敵人,實力都不容小覷,只是有時候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這些敵人缺乏的并不是實力,而是運氣。
圖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劇照
明朝的第一個敵人,早在建國以前就存在了,因為第一個敵人來自“前朝”,也就是元朝的王保保。王保保其實是蒙古人,只是因為他的父親喜歡中原文化,所以才給他取了一個中原名字而已。
說到此人,可是朱元璋既得不到又殺不死的人。元朝末期,皇帝和太子之間只顧著爭權奪利,一個還放不下皇帝之位,另一個卻想提前上位,享受一把手握重權的感覺。
在兩人不斷的內(nèi)斗之下,元朝的政權不斷的解體,朝廷的混亂,引起了一大片農(nóng)民起義,朝廷一開始雖然有能力進行武力鎮(zhèn)壓,但是這樣一來卻難免會遭人病垢,說朝廷勝之不武。
圖片:元朝的王保保劇照
后來,朝廷想到了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將權力下放給各個行政階層。還別說,朝廷想到的這個辦法還挺高明的,基本上不會受到起義軍的刁難了。
不過,朝廷好了,地方政權可就不太好了,因為農(nóng)民起義依然存在,地方政權必須在各自的管轄內(nèi)進行鎮(zhèn)壓。有人吃土,自然就有人吃肉,而王保保就是少數(shù)吃肉的人之一。
他先是招兵買馬,當起了一個老大哥,王保保崛起的時候,也是朱元璋崛起的時候,同時也是皇帝和太子爭得最激烈的時候,各軍閥之間也存在有很多矛盾。
在異常混亂的情況下,王保保徹底展現(xiàn)出了他的人格魅力,一邊武力鎮(zhèn)壓起義,一邊排除異己,成功出道。
圖片:王保保成功出道劇照
可笑的是,王保保明明已經(jīng)那么厲害了,站在權力中樞的老家伙們卻還是瞧不起他。那些老家伙們之所以瞧不起一個軍事天才,是因為王保保不屬于當年95戶人家之一。這95戶人家,也就是跟隨祖上打天下的人,這些人手握重權,完全看不起平民出身的人。
對于朝中老臣們的想法,王保保其實非常清楚,但是他的資歷確實比不上人家,只能被對方看扁。不過,與老臣們的態(tài)度相比,王保保更加注重自身實力的發(fā)展,不斷找借機會壯大自己的兵團。
朱元璋向來都注重實力,像王保保這種領軍人物,朱元璋自然欣賞不已。王保保為了保住元朝,還與朱元璋合作一起對抗反軍,甚至讓元朝重新有了生機。
可惜的是,機遇有了,實力也有了,唯獨差了一份運氣,就在打反攻戰(zhàn)的決戰(zhàn)時,王保保竟然才走到一半就病死了。
圖片:王保保領軍劇照
朱棣當政時期,明朝迎來了第二個大敵,也就是來自中亞的帖木兒。帖木兒軍隊的性質(zhì)和起初明軍的性質(zhì)相同,兩者都屬于元朝的反軍。不過這兩股勢力并不在同一個地方,明軍在中原,帖木兒卻在中亞地區(qū)。
古代有一個說法,身體不健全的人不能當皇帝的。帖木兒就是一個殘疾人,他身患腿疾,走起路來都是一高一低。所謂身殘志堅,說的就是帖木兒這樣的人吧,他一直重視自己的缺點,但是他更加重視自己的理想。坡腳的帖木兒一心想要成為最強的男人,并且一直為之努力。
1389年,帖木兒還真得到了一大片江山。不過,此人并不是容易滿足的人,當他的勢力成為中亞頭號勢力之后,兩手一揮,帶著自己的兄弟們準備向中原進軍,取代明朝。
圖片:中亞的帖木兒劇照
1404年,已經(jīng)做足了準備的帖木兒,帶著20多萬兵力沖向中原,他甚至已經(jīng)想象到朱棣痛哭流涕求他的情景了。
不過,現(xiàn)實畢竟沒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帖木兒帶兵攻打明朝的時候已經(jīng)68歲了,就算他的身體再強壯,同樣不再適合長途跋涉。所以,這位中亞英雄連明朝的邊境都沒有進入,就直接掛掉了。
如果放在現(xiàn)代,68歲可以說還不算特別老,但是在平均年齡低下的古代,這個年齡已經(jīng)算非常老了。再加上他常年征戰(zhàn)難免落下各種疾病,又得不到良好的調(diào)養(yǎng),病死在半路倒不算冤枉他。
圖片:重病的帖木兒劇照
明神宗時期,明朝迎來了第三個短命鬼。此人名叫豐臣秀吉,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他是日本人了。很多日本人從古到今對中國都不懷好意,在很早以前就已經(jīng)有不臣之心了。
不過中國古代的實力比日本更強,所以才沒有鬧出那么多蛾子。豐臣秀吉也是一個狠角色,同樣時刻揪著明朝不放。日本曾向朝鮮下手,其實真正的目的并不是朝鮮,而是為了吞掉明朝。
當時帶兵攻打朝鮮的正是這位豐臣秀吉,從他打朝鮮時所顯露的實力來看,一旦讓他踏入明朝界限,明朝同樣會被攪得不得安生。
朝鮮作為明朝的鄰國,明神宗眼看著朝鮮被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徹底看清了敵人的本意,于是趕緊派兵增援朝鮮。
圖片:豐臣秀吉劇照
豐臣秀吉的實力還真不是普通的強,朝鮮和明朝合作,還費了很大勁才將他趕回老家。吃了一次敗仗的豐臣秀吉并不甘愿,總想著卷土重來,徹底稱霸中原,可是,就在他臨近出發(fā)的時候,卻突然間掛掉了。
關于此人的死因,人們一直都搞不明白。民間一直流傳著一種傳說:豐臣秀吉是被明朝的外交官用丹藥毒死的。按照正確的使用方法,豐臣秀吉所吃的丹藥該分為陰、陽兩副才對,外交官卻只給了他一副,豐臣秀吉把丹藥服下后不久就掛了。
看來,對付敵人不能一味的靠武力解決,智力才是決勝的關鍵。
圖片:明朝外交官見豐臣秀吉劇照
豐臣秀吉一死,日本入侵中原的心思倒是暫時歇了??上В咸毂S恿嗣鞒?,卻不能保住明朝永盛不衰,最終依舊被關外的清朝取代了。
明朝堪稱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個性的朝代。老百姓非常有個性,動不動就把當官的綁扭送朝廷。大臣們非常有個性,他們許多找死而不得,做死而不死。皇帝非常個性。有些皇帝除了不適合當皇帝其他都挺好。大明276年間一共出現(xiàn)了16位皇帝,如果說那個皇帝在位期間老百姓的日子最好過,我覺得應該是明孝宗在位期間。
評判老百姓日子好不好過的標準其實就是四個字:“安居樂業(yè)”。首先,國家應該處于安定繁榮穩(wěn)定發(fā)展中;其次,國家也周邊國家關系和睦,極少出現(xiàn)戰(zhàn)爭局面;第三,老百姓有一定經(jīng)濟來源,有一定經(jīng)濟收入生活相對富足;第四,老百姓的精神生活相對豐富;第五,老百姓幸福感相對較高;第六,稅賦傜役負擔較輕;第七,其他方面。這些是我們判斷老百姓日子好不好過的具體依據(jù)。
明朝和大部分朝代一樣,276年間經(jīng)歷了創(chuàng)建、發(fā)展、繁榮、衰敗、滅亡等幾個階段。
首先、生活在明光宗、明熹宗和明思宗(崇禎皇帝)時期的老百姓不可能幸福,這三朝處于明朝滅亡階段。明朝外有滿族大兵壓境內(nèi)有農(nóng)民起義,朝廷政治腐敗,貪官污吏橫行。為了應對國內(nèi)外的政治危機,明末統(tǒng)治者在原有繁重的稅賦基礎上又增加了了讓老百姓難以承受的三餉加派,老百姓的稅賦負擔更重。
由于連年戰(zhàn)爭不斷老百姓的傜役、兵役負擔也非常沉重。由于國內(nèi)外戰(zhàn)爭不斷加上氣候處于小冰期,大量農(nóng)民和其他手工業(yè)者破產(chǎn),農(nóng)民失去了重要經(jīng)濟來源,生活難以為繼。還是由于戰(zhàn)爭問題,老百姓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何談幸福感??傊髂┨幱诟某瘬Q代戰(zhàn)爭狀態(tài)老百姓的日子最苦。
其次、我們看一下處于明朝衰落的明武宗、明世宗、明穆宗和明神宗時期。這四朝的時間長達一百多年,老百姓日子相對好過一點也就是二十年左右的時間。首先來看一下明武宗,這位皇帝的老爸明孝宗很厲害,這位明武宗也很厲害。不過他的厲害僅僅局限于一個“玩”上面。他的全部皇帝生涯都在為了玩而活哪管老百姓死活。
明世宗在位期間權臣嚴嵩父子專權,老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而這位皇帝卻把心思用在了研究道教和長生不老之術上,我們也許不知道老百姓到底有多苦,我們只知道這位皇帝能把把宮女逼到謀殺皇帝的地步,后來這哥們干脆二十多年不上朝。明穆宗還是不錯的,可惜當皇帝的時間太短,自身也存一些不可告人的缺點。明神宗在位期間老百姓過了幾年好日子,可惜這都是人家張居正的功勞。張居正死后,這位明神宗就神了起來,一樣幾十年不上朝,朝廷內(nèi)外一片烏煙瘴氣。所以這幾朝老百姓的日子不能說最差也覺得不幸福。
第三、我們看一下初創(chuàng)時期的明太祖、建文帝和明成祖時期。這三朝的皇帝沒有任何問題,都是非常有能力君主。有這樣的君主在老百姓的的日子自然不會太差,老百姓跟著他們也一定可以過上好日子??墒沁@一時期的老百姓未必是最幸福的。首先這三朝處于王朝的初創(chuàng)時期,國家的根基前、底子薄、積蓄少,老百姓和國家一樣都處于積蓄階段日子也只能算安定,絕對談不上富足。其次這三朝國內(nèi)外戰(zhàn)爭不斷。這就極大影響了老百姓的老日子。
明太祖建明之后國內(nèi)要掃除元朝余孽和其他農(nóng)民軍,國外要繼續(xù)打擊北元。建文帝時期更了不得,發(fā)生著名靖難之役??梢哉f從建文帝登基到下臺整個國家都在打內(nèi)戰(zhàn),最后建文帝也被打沒了。明成祖時期對內(nèi)打擊同姓王,對外戰(zhàn)爭規(guī)模更是達到明朝的最高值。明成祖在位期間的二十多年幾乎年年在打仗。無論對內(nèi)戰(zhàn)爭還是對外戰(zhàn)爭,老百姓的日子都不好過。打仗就要死人,死的肯定是普通老百姓。打仗打的是錢,錢從哪里來,老百姓身上來唄。打仗需要有配套傜役和兵役這些哪里來老百姓那里唄。所以這三朝老百姓也不會太幸福。
第四、我們來看看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和明代宗幾朝。這是明朝的發(fā)展和繁榮時期。在明仁宗和和明宣宗時期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還是非常不錯的。明仁宗覺得是一個仁明的君主,老百姓跟著他一定能過上好日子。可惜的是他只當了十個月的皇帝。我認為除了明孝宗生活在明宣宗時期的老百姓日子最好過。明宣宗在位十年加強中央集權、廉政愛民、減輕百姓負擔、重視發(fā)展文化、發(fā)展和他國友好關系,明朝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如果不是有孝宗時期存在這個時期絕對是老百姓最幸福的時期。這一時期明朝和老百姓正處于一個穩(wěn)定的發(fā)展時期,老百姓生活是不錯但是還沒有沒有達到積累一定的程度,老百姓還沒有真正到達幸福美滿。如果沒有宣宗皇帝的積累就不會有后來明朝富足。明英宗為政能力一般當了兩次皇帝都沒有當太明白,一場土木堡之變險些葬送了明朝幾十年的積蓄。明代宗臨危受命打破了蒙古對北京的威脅,代宗把太多精力用于對外戰(zhàn)爭和對付哥哥。
最后、到了明憲宗和明孝宗時期。明憲宗為政能力非常一般我們能記住他的只有他的姐弟戀。明孝宗時期則是明朝老百姓最幸福的時期。促成最幸福時期到了主要有兩點原因。
一是明孝宗及大臣們的人為努力,二是明朝上百年的時間積累。政治上面明孝宗清除朝廷奸佞、重用賢臣、待臣寬厚、限制太監(jiān)、廢除嚴厲苛法任用執(zhí)法嚴明之人。經(jīng)濟上輕徭薄賦減輕老百姓的稅賦傜役負擔;興修水利工程發(fā)展農(nóng)業(yè)繁榮經(jīng)濟;以身作則厲行節(jié)儉,減少土木建設。軍事上堅決維護國家統(tǒng)一;愛惜武將;盡可能減少對外戰(zhàn)爭,發(fā)展同周邊國家睦鄰友好關系。
明朝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國家積累也已經(jīng)相當雄厚,東南一帶甚至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市民階層崛起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也非常豐富,各種小說、話本、戲劇藝術、繪畫等出現(xiàn)。明孝宗時期,國家財政收入是明朝開國以來最高值,達到二千七百多擔,人口也在穩(wěn)步增加。經(jīng)過明孝宗的努力,明朝出現(xiàn)了歷史上有名的“弘治之治”。
所以我覺得生活在明孝宗時期的老百姓日子過得最好。
要說運氣最好的人我覺得是劉邦,因為當你運氣足夠好,或許可以打敗你從前只能仰望的人物,甚至能夠當上皇帝。說的就是劉邦。
劉邦,就是一個村官出生,五十歲才正式出道,起點低,最后能夠滅掉強大的秦國,誅殺可以說是歷史第一名將的西楚霸王。創(chuàng)造了中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封建王朝。
光是可能他的簡介就可以看出他的運氣是好到了逆天了。
細想劉邦的成功,除了自己身上少許的政治能力和戰(zhàn)略外,其實很大程度上還是靠著所謂的天意的加持,也就是運氣好。
正如項羽臨死前說:“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就連西楚霸王項羽都承認自己的失敗并非是打不過,這是這是天意,他的對手劉邦的運氣太好了。
還就像韓信曾經(jīng)對劉邦說:”陛下不能用兵,然善將將,此信之所以為陛下擒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斑B號稱天下第一帥的韓信都承認了劉邦得天下是天意,劉邦的運氣是在是逆天按,他不當皇帝誰當?
由此看見,就算當時的人都普遍認為,劉邦吃定韓信,項羽兩大戰(zhàn)神的原因就是所謂的天意,所謂的天命。這也可以看出劉邦確實是運氣好,好到了天下都能拱手而來一般。
而且,劉邦于項羽作戰(zhàn)指示也不是沒有打過敗仗,但總能夠化險為夷,總能夠逃出生天。到了最后項羽都拿劉邦沒了辦法,可能最后死不過江東就是認命了,相信自己是打不過這運氣太好的劉邦的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0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