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初經(jīng)》云:“ 自業(yè)自得果,眾生皆如是?!?
佛教文化認為我們人生中的福禍,都是自己的修行,行善積福,作惡得禍,一個人經(jīng)歷什么,全都在于這個人種下什么,善因結善果,惡因得惡報,都是這個道理。
我們的人生其實掌握在自己手里,古德有言:“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無論福還是禍,其實都是人的行為招來的。生活中總有人不順,經(jīng)歷坎坷,其實也是因為自己曾種下了惡因。要想獲得福報,必然要修行善法。
佛曰,禍事來臨前,往往有兩大征兆,千萬要萬分警覺,防患于未然!
人的境界,說到底是心靈的境界,心靈境界越高,眼界也便越廣,格局也就越大,那我們走的路自然也會順暢。但是心的境界怎么修行,往往難住了很多人。
佛教認為貪、嗔、癡為三毒,這也正是我們心神不寧不清凈的表現(xiàn)。
想得到的太多,想付出的很少,欲望很多,貪念很多,但踏實進取的心很少;
想快速有收獲,但是又無法靜下心來鉆研,反而心煩意亂生脾氣;
想立馬看到成效,但是卻很少有耐心等待,最終不辨是非亂了心緒。
無法做到心神清凈,便很難將事情做好,佛家講究:世 上沒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生活里我們遇到的不順,其實都來源于內心的不平。
心不滿足,則覺煩憂,煩憂擾身,更覺心亂,反反復復,注定禍患來臨。
有一則很有寓意的故事講到,一個國王在一個花園里看到奇怪的景象,花園里的植物都枯萎而死,唯有不起眼的小草在頑強生長?;臎龅幕▓@,讓人心傷,之后國王才知道這背后的真相。
橡樹覺得自己不如松樹高大挺拔,于是憂愁枯萎;
松樹認為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樣碩果累累,也枯死了;
葡萄哀嘆自己開不出美麗的花,慢慢地也死了;
原本應該美麗的花園,卻變得荒涼不堪。
這就告訴我們,一味地與他人比較,總是想要獲得更多,不滿足不安心,最終只會讓自己煩惱,招致禍害?;厥走^往,因為誘惑攀比,無節(jié)制的欲望而禍害自身的例子不在少數(shù),心不安,則不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04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完畢
下一篇: 聶衛(wèi)平被授予棋圣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