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藝術(shù)家老舍先生寫過一部長篇小說《駱駝祥子》。祥子是一名從農(nóng)村來到城里的人力車夫
在清末民初的北京
顧竹軒
,字如茂,江蘇鹽城人,生于1885年。顧竹軒從小家里就很貧困,連吃飯都成問題,根本沒有可能讀書。1901年,顧竹軒的家鄉(xiāng)發(fā)生罕見災(zāi)荒,饑民遍地。為了活命,16歲的顧竹軒從家鄉(xiāng)逃出來,跟著母親、兄長顧松茂等人駕小船來到上海十六鋪碼頭。上海自1842年成為5個通商口岸之一以來
,逐漸繁榮,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縣城,搖身一變成為中國最大的城市之一。顧竹軒到了上海后,看到車水馬龍的街道,內(nèi)心一定充滿興奮。不過,上海灘的繁華,與一個16歲的鄉(xiāng)下小伙子沒啥關(guān)系。顧竹軒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在上海灘生存下來。好在作為一個大城市,上海灘有更多生存的道路供人選擇
。顧竹軒沒有文化,也沒有本錢,只能靠一身力氣吃飯。于是,顧竹軒成了上海公共租界協(xié)記公司的一名人力車夫,每天拉著黃包車,奔跑在上海灘的大街小巷顧竹軒當然不想一輩子當一名人力車夫。一年后
在上海灘,像顧竹軒這樣的小門徒數(shù)不勝數(shù)
華人巡捕在洋人面前噤若寒蟬,在上海市民面前卻是威風八面
。如果是別人,可能當了華人巡捕后就不愿辭職。顧竹軒卻不這樣想。他認為,當華人巡捕并沒有前途。過了幾年,顧竹軒就在賺了一筆錢后,辭掉華人巡捕職位,買了幾輛黃包車,開起了車行。顧竹軒當過幾年華人巡捕,在租界和華界都有關(guān)系
,因此車行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他不斷買進黃包車,將地盤擴展到整個上海灘。顧竹軒最多時,車行里有幾千輛黃包車。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當時上海灘的黃包車,都歸顧竹軒管。顧竹軒不滿足于做車行生意
顧竹軒不服氣,決心找洋人維護合法權(quán)益
官司從上海的會審公廨
這是上海灘開埠以來
顧竹軒發(fā)跡后,沒有忘記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07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大唐刀65錳鋼彈性極限工藝
下一篇:
蔡元培要留學生莫崇洋媚外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