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國儒學的奠基人,在中國歷史上,孔子擁有超然的地位,古代士大夫皆稱孔子為“至圣先師”,全國各地也有許多文廟、孔廟,以紀念這位先哲。本文筆者通過馮夢龍的《智慧全集》,來分享孔子索馬的故事,雖是小故事,卻蘊含著大道理。
春秋時期,孔子創(chuàng)立儒家學派,他主張“仁”為核心的社會制度。需要說明的是,孔子本身是一個思想十分開明的人,他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較為靈活,對教育更是有教無類。只是,儒學經過之后的發(fā)展,特別是在宋朝之后,愈加束縛人們的思維,因此,在很多現(xiàn)代人看來,儒學雖然偉大,但有其封建、迂腐的一面。其實,這樣的儒學,和孔子時期已經不同,因為孔子本身并不是一個迂腐、守舊之人,他也不倡導這樣的思維。
孔子是宋襄公的后代,出生在魯國陬邑(曲阜),3歲喪父,他雖然貧窮,但卻一直以貴族自居。孔子的前半生一直想在仕途上有所建樹,然而,當他去參加魯國貴族的聚會時,卻被拒之門外。這對孔子的打擊很大,這也促成了他做學問的決心。
孔子開辦私人學堂,廣招門徒,后來,他帶著自己的弟子們先后在魯國、齊國、晉國等周游,向各國貴族闡述自己的儒家思想。在孔子周游列國期間,發(fā)生了許多趣事。
有一天,孔子帶著弟子們行走一天,十分勞累,便在田野旁邊休息,拉車的馬因為饑餓,誤吃了農民的莊稼。農民見莊稼被毀,大怒不已,強行將孔子的馬兒扣留下來。
沒有馬,孔子等人便無法趕路,所以,眼下最要緊的事情,就是和農民溝通,把馬兒索要回來。
最先出場的人便是子貢,子貢又名端木賜,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之一,位列“孔門十哲”之一,同時,他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善于雄辯?!妒酚洝吩u價子貢:
子貢利口巧辭,孔子常黜其辯。
在孔子的諸多弟子中,子貢的口才是最好的,他以為只要自己和農民講講道理,農民肯定會把馬兒還給自己,于是主動請纓,去找農民交涉。
結果,子貢放下架子和農民掰扯半天,好賴話說盡,把《詩經》和《尚書》中的大道理都說了一遍,農民根本不為所動。子貢深受打擊,他本以為自己辯才無雙,沒想到卻連一個農夫都不能說服??吹阶迂暣诡^喪氣地歸來,孔子搖搖頭說:“你用別人聽不懂的話來說服他,就好比用野獸來祭祀太牢,讓飛鳥來聆聽音樂,你說的道理他根本不懂,怎么會有效果呢?”
子貢不服氣地看著孔子,孔子對子貢說:要不你讓馬夫去試試?
馬夫聽聞孔子要自己出場,興奮得不得了,難得他有一次表現(xiàn)的機會,于是,馬夫找到那個農民,只對他說了3句話:
子不耕于東海,予不游西海也,吾馬安得不犯子之稼?(馮夢龍《智慧全集》)
馬夫的這3句話意思是說:你沒有去過東海邊去種地,我以前也沒來過西海這里趕車,但東海和西海的莊稼長得都一樣,我們的馬兒怎么知道它吃的是你的莊稼呢?所以,這不能怪馬兒,因為馬兒認為它吃的是自己主人的莊稼。
農民聽了馬夫的話,覺得非常有道理,便讓馬夫把馬牽了回來。子貢聽聞后,深受啟發(fā),而孔子則笑而不語。
馮夢龍評價這個故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農夫大字不識一個,子貢在他面前大談《詩經》和《尚書》中的道理,這便是不知變通。而馬夫雖然沒讀過什么書,但他和農民的學識、修養(yǎng)差不多,他和農民的心理距離較近,因此,他能用淺顯的道理說服農民。孔子之所以沒有讓馬夫先去,是因為他知道子貢肯定不服氣。這就叫:
“圣人達人之情,故能盡人之用?!?/strong>
本文通過引用《智囊全集》來講述孔子索馬故事,您讀完是否深有啟發(fā)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15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清朝3噸重龍床在福建現(xiàn)世專家建議上交···
下一篇: 七絕 斷腸人寫斷腸文 作者/了心